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5958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重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何谓ICU?ICU的基本功能?ICU救治要遵循那两个基本原则? 答:ICU是重症监护病房的英文缩写。有心肺复苏能力;有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有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能力;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能力;有对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有对各脏器功能长时间的支持能力;有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操作技术;转送病人有生命支持的能力。ICU救治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黄金时段的救治;第二是由接受过完整复苏及各项生命支持技术训练的专门医师及危症监护医师从事救治。ICU的收治对象有哪些?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经过集中强化治疗和护理,能度过危险期而有

2、望恢复的各类患者。2、对ICU病人进行肾功能监护时,对尿量的改变如何判断? 答:尿量的变化是肾功能改变的最直接的指标,对于ICU病人来说,临床通常要记录每小时及24小时尿量。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平均为1500毫升,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当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时,为肾血流灌注不足,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不足。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时称为少尿,表示有一定程度肾功能损伤。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为无尿,是肾衰竭的基础诊断依据。急诊科一般需要设置哪些诊室?1、预检分诊处。2、急诊专科诊室。3、急诊抢救室。4、急诊监护室。5、急症观察室。6急诊手术室。7、注射室。8、处置室

3、、9、隔离室。10、辅助科室。3、休克病人临床常见病因? 答:1.血容量不足2.创伤、感染3.过敏4.心源性因素5.神经源性因素6.其他,如内分泌紊乱、血流阻塞等4、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答:1.立即终止与毒物的接触 2.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4.应用特殊解毒药物 5.对症与支持治疗5、院前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答:1.先救治后运送 2.急救与呼救并重 3.先复苏后固定 4.先止血后包扎 5.先重伤后轻伤 6.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院前急救护理要点包括哪些内容? 常规的院前急救要点包括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系统功能、维持循环系统的功能、建立有效的就静

4、脉通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病情监测等。6、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心音消失 2.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槒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停止。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青紫 7心电图改7、简述中心静脉压穿刺置管术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答:适应症:1、各类大中型手术。特别是心血管、颅脑和胸部大而复杂的手术。2、各种类型的休克。3、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4、右心功能不全。5、大量静脉输液、输血。并发症:1、感染;2、出血及血肿;3、气胸、血胸、气栓和血栓等。8、简述固定伤口时注意事项?答:1、固定骨折部位前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再固定。如有

5、休克应先抗休克。2、开放性骨折有骨折断端刺出皮肤,不可将其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夹板长度须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及上、下两个关节均要固定牢固。3、夹板与皮肤之间应加棉垫,使各部位受压均匀且易固定。4、肢体骨折固定时,须将指(趾)端露出,以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如发现血运不良应重新固定。5、固定中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不可强制伤员进行各种活动。9、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及复苏给药的主要途径和区别?答: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有1.颈动脉波动触及。2.面色由紫绀变红润;3.神志恢复;4.瞳孔由大变小;5.出现自主呼吸。主要给药途径:首选静脉给药,最好经肘静脉;其次选用气管内给药,但须较大剂量;第三

6、种为心内注射,目前临床一般不用。10中暑病人正确执行降温措施时应注意什么?答:冰水酒精敷擦时注意冰袋位置放置准确,及时更换,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直接接触,以免冻伤。擦拭顺动脉方向进行,大动脉处适当延长时间,提高降温效果。酒精全身擦浴手法使用拍打式,不用摩擦式手法。擦浴前头部放冰袋,减轻头部充血,足底放热水袋增加擦浴效果。禁擦胸部、腹部及阴囊处。冰水擦浴及冰水浴者,降温过程中,必须用力摩擦病人四肢及躯干,防止周围血管收缩。老年人、新生儿、昏迷、休克、心力衰竭、体弱者不能耐受4冰浴,应禁用。应用冰帽、冰槽行头部降温时,应及时放水和添加冰块。论述题1、简述休克病人进行输液时的护理措施? 答:1.休克病

7、人有效循环血量少,易发生血管萎陷,宜尽早静脉穿刺,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置管。2.要同时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3.要选用粗针头快速输液。4.针头固定防滑脱,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方便固定。5.两条静脉通道中深静脉适宜快速输液,浅静脉适宜均匀而缓慢输入需控制药物。6.输液前应常规采集血标本进行有关化验检查,避免在大量输液后在同一通道采血标本。7.输液滴速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一般成人60-80滴/分,低血容量性休克且无心脏疾患病人,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老年人和心脏疾患患者速度避免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8.抗休克通常首先采用晶体液,后输入胶体液。9.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用药后记录并核对。10.输液

8、瓶上应写出床号、姓名及剂量等。2、试述重症中暑病人的救护原则及方法? 答:救护原则: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1、降温,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左右。降温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物理降温:(1)环境降温:迅速将病人安置在通风的地方,使用电风扇或空调。(2)体表降温:使用冰水乙醇擦拭全身皮肤增加散热;在身体大血管处放置冰袋降温;使用冰水浸浴降温。通过体表降温,使患者肛温维持在38左右。(3)体内降温:使用4-10的10%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经股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或注入病人胃内或给病人灌肠。药物降

9、温: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首选降温药物为氯丙嗪,其次为山莨菪碱。2、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发生。3、防治急性肾功衰,早期快速注射20%甘露醇250ml及静脉注射速尿20mg。3、你作为急诊科预诊分诊护士如何安排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 答:一般急诊应按轻重缓急,根据病情程度,送相关科室。危重病人应立即送抢救室抢救后补办手续。对传染病患者或疑是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遇成批伤员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组织人员抢救及会诊。根据病情等级,分清病人的轻、重、缓、急,决定就诊次序。一般分诊时将病人分为4级。1级:危重级,如不立即救治会导致生命危险,如心跳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

10、度创伤大出血等。此类病人需安排立即抢救。2级:危重级,有潜在危机生命可能,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突发剧烈头痛、开放性创伤等。此类病人应在处理完危重症后马上进行救治。3级:亚紧急症,一般急诊急性症状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等。此类病人在6小时内必须救治。4级:非紧急症,科等候,如轻、中度发热、皮疹等。此类病人可按常规救治。通过初步病情判断,立即安排病人到诊室就诊。4、如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 答: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方法有:1、及时、准确静脉给药,并观察用药反应。2、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面色、皮肤、尿量、

1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呼吸道分泌物、肺啰音变化,防止阿托品使用过量,发现中毒及时减量。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保证液体供应,防止脱水剂电解质紊乱。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功能不全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呼衰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5、中、重度中毒昏迷版抽槒时,按昏迷常规护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窒息。加强安全保护防止坠床。根据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如脑水肿患者头部放置冰帽等。6、对反复洗胃患者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7、严格交接班制度,注意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现象。8、对于自杀服毒者,应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加强防护,以防意外。5、腹部创伤病人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答:腹部创伤病人救治原

12、则:较短时间内争取手术探查,处理破裂的内脏出血、修补损伤的脏器、引流腹腔控制感染等。对伤后24-48小时就诊、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象或内脏损伤症状,或原有腹膜炎趋于局限者,应在严密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并做好急救处理和术前准备。 腹部手术病人护理措施包括:(1)体位:半卧位。有利于改善呼吸、循环,减轻腹痛、腹胀,有利腹腔渗液流入盆腔,便于局限、吸收、引流、控制感染。(2)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即量脉搏、呼吸、血压1次,过后定时观察,直至麻醉作用消失或病情稳定。(3)观察出血、肠瘘、胆瘘情况:观察伤口及各种引流管有无出血及瘘现象。伤口氟敷料浸湿及时更换,如持续多量出血,应考虑手术原因造成出血并发症,及时

13、处理。(4)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术后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5)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要求调解速度,记录进出量。(6)引流的监护:术后各种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量、性质、颜色,及时记录;保持引流伤口清洁,注意无菌操作;术后持续胃肠减压3-4天,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胃管;其他单纯腹腔引流管24-48小时拔除;各种造瘘引流管根据具体情况拔除。(7)镇静止痛:适当使用止痛药;(8)预防感染。协助翻身、扣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压疮发生。(9)密切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预防并发症。6、对

14、疑为休克的病人,如何进行临床观察? 答:休克病人关键是早期发现。对疑有休克病人,应重点观察以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精神状态:休克早期发现病人烦躁不安、焦虑激动,病情加重表情转淡漠、反应迟钝、意识障碍或昏迷。(2)皮肤粘膜:病人皮肤粘膜苍白,重度休克皮肤发绀、四肢厥冷。(3)脉搏:休克时脉搏变弱、变快。休克晚期脉搏变缓变细。(4)血压:收缩压小于90mmHg,脉压小于20 mmHg提示休克存在。(5)尿量:尿量少于17ml/h,警惕急性肾功衰的发生。尿量维持在30 ml/h以上时,提示休克已纠正。(6)呼吸:休克早期呼吸浅而快,休克晚期出现呼吸困难或潮式呼吸。(7)体温:感染性休克可出

15、现寒战、高温、多汗临床观察中,应特别注意休克早期表现:如出汗、兴奋、心率加快、脉压差缩小及尿少等,出现症状,及时处理。11、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使用机械通气时的护理要点?(P120) 记录上机时间、设置的参数,观察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及病人的情况,如气道压、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音等,防止人机对抗、气压伤(如气胸、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人工气道的管理。进行机械通气时需建立人工气道,注意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如湿化、吸痰、换药、气囊的充放气等。 注意吸痰的无菌操作,吸痰前后检查肺部的体征,以判断吸痰的效果。 注意气管套管的固定,避免脱管。 心理护理。 12、对肠内营养支持喂养管置管患者的监护内容包括哪些方面?(P184) 喂养开始前,必须确定导管的位置。 保持喂养管固定可靠,防止脱落。 保持喂养管通畅,在每次喂养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冲洗液量至少为50ml. 每天检查鼻、口腔、咽喉部有无不适及疼痛,防止喂养位置不当或长期置管引起的并发症。 13、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甲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