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59543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一、 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一单云以战争为主题,几篇全是叙事性作品。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2. 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

2、,及时等特点;3. 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课堂教学,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出示一则新闻,让学生判断它的文体,引出新

3、闻以及新闻的相关文学常识。然后进入本课。接着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本则新闻的五结构。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调拨动力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二) 重点研读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军抵抗程度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军队 渡江区域 渡江时间 兵 力 敌军抵抗程度 (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 (三) 交流对话 1 教师与学生对话:课文为什么依“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报道,可以颠倒吗?让学生领悟文章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重点突出;文中“至发电时止

4、”的语句,体现消息这一文体的什么特点?从而提醒学生明确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2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互相探讨,如找出文中语言准确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词语,或在文中找出我军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的连两组词,并说出反映作者什么感情。3学生与教师对话: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上,如有问题找不到答案或有分歧,由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提升能力。(四)链接生活: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

5、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1 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2 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新人新事。第 二 课 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设计: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朗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6、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1、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

7、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

8、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2、课外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