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59378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配煤中心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组织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5 -2.1 工程范围- 5 -2.2 当地电力、水源、地材分布情况- 5 -2.3 施工特点- 5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6 -3.1 现场准备- 6 -3.2 工料机准备- 6 -3.3 技术准备- 7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9 -4.1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施工- 9 -4.2 水泥稳定级配碎砾石基层施工- 11 -4.3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15 -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19 -5.1 质量保证体系- 19 -5.2 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岗位责任制- 20 -5.3 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21 -第六章确保安全

2、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23 -6.1 安全管理计划措施- 23 -6.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4 -6.3 员工安全培训- 24 -6.4 现场安全记录- 25 -6.5 施工安全许可制度- 25 -第七章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26 -7.1 确保工期组织措施- 26 -7.2 雨季施工措施- 28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9 -8.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9 -8.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0 -第九章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32 -9.1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32 -9.2 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计划(见表)。- 33 -第十章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确保民工工

3、资支付措施- 34 -10.1 各工种主要劳动力配备计划(见表)。- 34 -10.2 保障劳务工资支付计划- 34 -第十一章施工进度计划- 36 -11.1 编制原则- 36 -11.2 工期安排说明- 36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7 -12.1 生活及办公用房- 37 -12.2 临时供电- 37 -12.3 临时供水- 37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该项目提供系统的技术文件,籍此指导该工程的技术和施工管理,以确保优质、安全、快速、文明地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

4、确定施工方案。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施工强化标准化作业,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3、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业主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按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4、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按科学配置人员、设备,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专业化施工队伍施工。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5、合理用地的原则从节省临

5、时占地、满足施工需要、搞好排水、排污设施,认真实施科学施工、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场地、房屋布置。工程完成后,及时清理、平整、恢复场地。6、保障有力的原则制定周密详细的工期保证措施。如冬雨季、节假日施工措施、物资设备保证措施、资金保证措施、劳动力保障措施等。有力的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7、协调一致的原则在施工全过程中,将服从业主、监理、设计的统一协调,听从业主、监理、设计的指令,并确保指令得到有效的实施。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2.1 工程范围 硬化堆煤场的约35600平米;厂区道路:9米宽路880m,7米宽路1340m,5米宽路65m;主入口大门建筑面积39.01平米;次入

6、口大门建筑面积38.5平米;防尘抑尘网围护中长度452.6m;洗浴临时彩板房65平米;加固围墙980m;拆除旧围墙重新砌筑砖围墙440m;食堂餐厅改造202平米;煤泥水收集沉淀池1500平米等。2.2 当地电力、水源、地材分布情况本工程施工及生活用电由业主指定位置进行T接,引至施工现场供生产及生活使用。生活用水由业主引至施工现场的供水点引入生活区,施工用水在溪沟挖蓄水池蓄水采用水泵抽水。本工程所用砂和石料等均可就近购买。2.3 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紧,施工面大,管理工作稍复杂。我公司将加强工程的全面管理,搞好计划安排,合理组织资源,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以保证工程所需。成立“交叉作业协调办公

7、室”,执行现场巡查制度和现场技术人员全过程监控重要工序施工的制度,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岗前培训,使项目部职工人人都能自觉履行职责。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3.1 现场准备与业主进行合同签订的同时,即组织施工人员开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复查和了解现场 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源、电源、料源(料场)、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 2、确定工地范围 根据施工图纸测出分界线、设立标志。 3、作好现场规划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搭设工棚、仓库、加工厂;安装供水管线、架设供电线路;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3.2 工料机准备 施工队伍

8、的组织 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组织施工队伍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严把素质关 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民工队伍要求是一支能吃苦耐劳、有组织、守纪律、技术过硬、服从领导的队伍;应选择参加类似本工程施工、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队伍,他们中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施工能力。 2、签订好施工合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工人安心施工,把精力集中到工程质量上来,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按法律办事。合同内容应包含人员数量、工程数量、取费标准、质量标准、奖罚标准、施工进度、

9、安全施工等方面。 机具设备的准备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要保养、检测、维修,检验合格方许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对所有进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来源及进场方式:水泥:可就近采购兴山水泥厂水泥,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但质量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施工用砂拟就近购买中(粗)砂,通过汽车运到施工现场。石料:工程所需石料就近购买,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上述各种材料按进度要求有计划地分批进场。既要保证质量满足施工,还要方便贮藏与保管。3.3 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和文件 我公司将全面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0、并作好记录。 1、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我公司和全体施工人员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我公司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自审,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应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请设计部门解答。 3、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设计中所提出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我公司能否实现和解决。设计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施工图设计与其它专业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图纸上的尺寸、高程和工程量的计算有无差错、遗漏和矛盾。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

11、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到基层以至现场工作人员的有效方法,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常包括施工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这项交底工作分别由技术负责人、工程队长、作业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 施工阶段详实的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我公司将先由技术负责人向有关工程队、技术干部及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最后由项目经理向参加施工的班组长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认真讨论贯彻落实。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4.1级配碎砾石底基层施工底基层级配碎砾石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采用人工或平地机进行摊铺,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拌和均匀后采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4.1.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

12、艺流程如下图4.4.1.1所示。回填基层验收施工放样集料拌和集料运输、摊铺碾压成型图4.1.1.1 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材料准备材料的粒径要求级配碎砾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3mm(方孔筛),压碎值不大于35%,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6%。未筛分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见表4.1.2.1。表4.1.2.1 未筛分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方孔筛)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5337.531.5199.54.752.360.60.07525%610085-10069-8840-6519-4310-308-256-180-10计算未筛分碎石和砂砾的配合比根据各路段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

13、按照确定的配合比分别确定各段需要未筛分的碎石和砂砾的用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4.1.3拌和集料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未筛分碎石和砂砾按预先确定的配合比在拌和站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4.1.4运输和摊铺集料集料运输采用20t的自卸汽车,并保证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卸料由远及近堆放,并严格控制堆放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导致摊铺不均匀。集料堆放好后,应及时组织摊铺施工,一般不宜超过2天。事先应通过试验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以确定松铺厚度。采用人工摊铺,其松铺系数可取1.41.5。摊铺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检查松铺层的厚度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4.1.5机械碾

14、压成形整形后,立即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底基层可采用一次性碾压成形,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整个路面宽度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碾压过程应注意: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含土的级配碎石,应进行滚浆碾压,直到无多余的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应清除干净;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注

15、意材料的干湿情况,必要时应随压随洒水,保持最佳含水量;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晒干后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4.1.6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米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碾压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4.1.7纵缝的处理本工程因场坪较宽,必须分幅施工。分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能斜接,并作如下处理在前一段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在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板除去;接缝处应搭接拌和。前一幅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一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