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59264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我们学了什么: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根本特征(判断依据)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构成物质的粒子间距离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发生了改变伴随现象(判断参考形态变化、状态变化、形态变化和状态变化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举 例水变成水蒸汽、石蜡熔化成蜡油镁带燃烧、铁生锈联 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二、中考怎么考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化学反应现象简捷,正确描述。会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短文判断两类不同性质会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探究是命题的方向。考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性题。三、这些容易错例1:(2005年.四川自贡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北方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B燃烧煤最终形成酸雨的过程C 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上升的过程 D 夏秋之交天空突然降冰雹的过程解析上述现象中只有B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其它现象都是物质形状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B。例2:(2004 吉林)“

3、有其它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实际化学反应中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化学变化的理解填写下表实验内容主要现象1、盛有硝酸汞溶液的试管里侵入一根洁净的铜丝2、有白色沉淀产生3、有气泡产生解析本题为有关化学反应实质的结论开放性试题。铜与硝酸汞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白色汞,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很多,如可溶性钡盐与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等;有气泡产生的反应同样很多,如较活泼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电解水等。解答 (1)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2)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向盛有

4、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2、3 答案开放)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降雨 B液氢作为航天燃料C 石灰石用于生产生石灰 D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作脱色剂解析干冰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液氢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物不污染,常用作航天燃料;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是因为它高温时易分解;活性炭因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以上分析可知,A、D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应属于物理性质。B、C两组涉及的可燃性、不稳定性、都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而属于化学性质。答案 A、D四、动动手、动动脑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钢铁生锈 B 食物腐败 C

5、冰雪消融 D 白磷自燃2、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物理变化而质量减少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碳酸钠晶体 D 浓盐酸3、下列著名诗句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 白玉做床,金为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2004 沈阳中考题)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 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2002 湛江)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

6、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CH4、CH3OH等)(1)燃烧产物 (CO2、H2O等)(2)太阳能或生物能燃料(CH4、CH3OH等),这样 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1)(2)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 均为物理变化 B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C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化学变化6、下列描写事物 的一些诗句。其中所述事实肯定包括化学变化的是( )A、 北国风光,千里兵封,万里雪漂(引自毛泽东诗次词)B、 白玉为床,金做马(引自红楼梦)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引自唐朝李白诗)D、 前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7、,要留青白在人间(引自明朝于谦诗).下列现象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白磷露置于空气中会冒白烟 B澄清石灰水敞口置于空气中变浑浊了C.浓盐酸敞口置于空气中产生冒白烟 D.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 、( 宁夏)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及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乙醇用作汽车燃料、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干冰用于人工降于雨、用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液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 江西)生活中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防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木炭的燃烧放热、生石灰与水混和放热

8、、白炽灯泡通电发热、苹果腐烂发热、“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好 D、化学性质稳定11、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铁生锈 水是无色液体矿石粉碎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酒精挥发食物腐败汽油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纸张燃烧1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癌物。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9、苯的化式是C6H6。在一定的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苯的物理性质有:苯的化学性质有:13、(2004 北京海淀)2003年12月,重庆某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本事故喷发出大量硫化氢(H2S)气体,造成了上百人死亡。在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请回答:(1)硫化氢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2)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在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法消除硫化氢毒气,已知硫化氢燃烧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填

10、字母)A、 用纯碱溶液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及时转移的上风口 B、用食醋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原地趴下14、(2005 山东)人类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的物质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变化(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的实质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离子的运动与变化,并通过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变化跟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你可能不会想到,今天你泼出一盆污水中的水分子,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再次被你“喝”下去。有人分析测算,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可能有数百个原子是来自爱因斯坦的身体。试从微观搞成的观点和物质变化的观点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我们的身体里有许许多多个原子可能是来自爱因斯坦的身体? 1

11、5、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2Na+2H2O=2NaOH+H2,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 图3-1-1,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3-1-1,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燃烧。(1)钠的物理性质有 , , , 。(2)钠的化学性质是 。16、2004年4月15日重庆市天原化工厂发生了氯气(Cl2)泄露事故。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有剧烈刺

12、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能与水、碱发生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氯气被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事故发生后,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戴防毒面具的消防人员不停地向空气中喷射水幕,喷射碱溶液,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氯气的扩散。就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2)实验室收集氯气的常用方法是 。(3)抢险中将储气罐中剩余的液氯抽出排放到含Ca(OH)2的水池里,使氯气不再对四周居民造成危害。已知氯气与Ca(OH)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X,则X的化

13、学式为 。(4)液氯泄露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合理的上是 (填序号)A、立即用浸过水的毛巾或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B、 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17.实验探究:点燃的蜡烛和沸腾的水有什么不同?步骤1:将一个装有半杯水的小烧杯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将水煮沸;步骤2:将半杯冷水倒入一个空金属饮料罐中;步骤3:将一根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点燃;步骤4:用钳子夹住饮料罐,放到燃烧的蜡烛的正上方(主意不要接触到火焰,大约离3cm左右)约1分钟;步骤5:移走饮料罐,冷却后观察起底部有什么现象。再取一个金属饮料罐,重复上面的步骤2盛上冷水,用钳子夹住后,放到沸腾的水上方,1分钟后移走,并放置冷却后观察其现象思考:比较两次实验时从饮料灌底收集到的物质,分析你所观察到的物质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答案:1.C 2.D 3.C 4.B 5.D 6.C 7.D 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