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59051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存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存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解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

2、“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斗剧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见“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根底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见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概充足,感情洋溢,规律严密;既滔滔雄辩,又沉着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简单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斗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斗胜败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斗胜败中的打算性作用,表达了

3、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要留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四周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

4、,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结实锐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稳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听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局部(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

5、要素在打算战斗胜败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其次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备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其次局部(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争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争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争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认的排比

6、句,起确定、加强语言气概的作用,极言防备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争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缺乏恃。 (2)运用比照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展比照,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争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展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说明了“人和”的实质。最终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打算战斗胜败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

7、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推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8、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疆域固定震慑 B区域固守威吓 C限制稳固震慑 D限制稳固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肯定成功。 B所以君子不喜爱战斗,可打仗就能够成功。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由于君子不主见战斗,所以他打仗就肯定成功。 5认为“战必胜矣”的缘由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9、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其次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解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难环境造就的,有了艰难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坚韧,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要留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

10、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讲解。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苦痛。苦其心志,使他内伤心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

11、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堵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

12、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段,留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鼓励人勤奋)使人生存进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争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需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困难甚至苦痛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出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受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其次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的观点。 其次局部(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 第三局部(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争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展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争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