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058999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38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 常考题型篇第5讲精准解答综合性选择题综合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的能力,覆盖面大,角度多样,但难度相对较小。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或曲解词句意思,或弄错情感,或混淆表达技巧,或生造情境意境等。当然,具体到试题中可能是几种设误方式的混合。(一)词句理解设误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我们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地理解诗句。理解诗句“4方法”(1)关注关键词。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2)注意特殊句。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注意句式倒装

2、、词语省略等句式,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义关系。(3)翻译分析法。关注选项中的“意谓”“状写”“描绘”等词,避免因为词句翻译不准造成理解的失误。(4)整体分析法。回归到诗歌本身,从整体上把握写作对象。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汨罗遇风注柳宗元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注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朝廷召其回京听用。此诗大概作于此时。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来”一词点明自己的处境,“不作楚臣悲”,意指自己不会再像屈原那样为

3、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B“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已受到皇上的赏识,准备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C“为报春风汨罗道”用“春风”作点缀,与诗人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D本诗没有刻意渲染,语句平实,叙述质朴,却于平实质朴中寄托着深情。解析:“已受到皇上的赏识”错误,“自有期”是憧憬未来。答案:B(二)意象意境设误命题人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或对人物形象、思想品格任意拔高,我们有时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这些错误点的排查。正确分析意象、意境(1)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地表达其特点或氛围。(2)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地理解诗句。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

4、的题目。凝香斋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时所作。黄卷:书籍。香炉:香炉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诗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处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任所

5、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湖水纯净,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解析:“他不处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闲无事”是因齐州大治。答案:B(三)表达技巧设误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准确分析技巧手法(1)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品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进行判断。(2)切不可脱离诗句

6、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典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午枕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注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欹(q):倾斜、歪向一边。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C颔联运用拟

7、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D“旧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解析: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答案:B(四)思想情感设误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准确把握诗歌情感(1)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2)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

8、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进行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情景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解析:C项,“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错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答案:C(五)典故理解设误用典可分直用、活用和反用。命题者常在直用和反用方面设置错误点,故意把用意说反,迷惑考生。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正确理解典故(1)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2)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

9、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典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

10、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一句中,“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挚地表达了情感,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误,诗人借“湘妃之泪”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答案:B(六)语言风格设误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高考设误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

11、定设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常见诗歌的语言和风格特点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特点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实清新、语淡情浓等典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玉楼春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

12、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注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信。欹:倚、依。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解析:D项,“语言典雅,情感奔放”错误,应是“语言浅白,感情质朴”。答案:D(七)人物形象设误在选项中对人物形象分析有误,一

13、是形象特点分析有误,二是塑造人物的手法表述有误。人物形象分析方法(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典型意义。(4)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典例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黔南贾使君黄庭坚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注贾使君奉命征西之际,诗

14、人以此诗相赠。贾使君时任黔南知州。崆峒:道教名山。贾使君在崆峒山下有园林。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绿发”犹言“黑发”,此时的贾使君统领百蛮之地,可谓年少得志,功成名就。B第二句描写贾使君横持长戈、即兴赋诗,塑造了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C第三句运用张良圯下得授兵书的典故,意在赞许贾使君熟读兵书,富有军事才干。D尾联通过设问,在何时做故园风景主人的问答中,表达对贾使君征西成功的期许。解析:A项,“可谓年少”错误,强调贾使君威武豪迈,英姿飒爽,不能说明此时贾使君年少。答案:A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3步骤”步骤释义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

15、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对选项的信息进行切分,分析信息点与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细读四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勾画圈点,把勾画出的词语与四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续上表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1)逐一比对。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2)综合比对。把选项与选项进行综合比对,用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对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比如在判断D项的时候,要联系A、B、C三项进行理解、判断。还要

16、用好排除法典例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郡斋: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理会:通达事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会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诗歌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了诗人闲适的情趣。答案:D思维解析:续上表续上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