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58807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科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名词解释.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活动用力、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2、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排出。 3、三凹征: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4、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5、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6、心源性呼吸困难:又称气促或气急,是患者在休息或轿轻的体力活动中自我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异常。 7、心源性水肿: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8、阿-斯综合征:由

2、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 9、期前收缩:又称早搏,是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引起心脏堤前收缩。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11、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的血压升高。 12、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发生的慢性溃疡,其深度到达或穿透黏膜肌层。 1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14、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3、。 15、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负荷过重,不能把回心血量充分排出,造成动脉系统缺血,静脉系统淤血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简答 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常见的病因。 答: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1;劳力性呼吸苦难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端坐呼吸困难 常见的病因: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炎、心脏压塞。 2、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答:洋地黄药物中毒的表现:1;各种心律失常见于室性期前收缩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视力模糊、头痛、绿/黄视 处理:1;立即停用洋地黄 2;补充钾盐,停用排

4、钾利尿剂 3;纠正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利多卡因,缓慢心律失常用阿佗品 3、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答:1;堤前出现的QRS波群前无相关P波 2;堤前发生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ST段与T波的方悟与QRS波群的主波方悟相反 3;期前收缩可见一完全代偿间歇 4;室性早搏可不规则或规则的出现 4、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答:1;病人进入加强监护病房,卧床休息,翻身宜慢,吸氧,作持续心电血压监测,监测血量 2;遵医嘱快速降压(硝普钠、硝酸甘油)、脱水(甘露醇、山梨醇)、利尿(呋塞米)和镇静剂(地西泮。巴比妥钠)等,做好相应的护理 5、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表现。 答:1;慢性咳嗽,咳

5、大量脓痰 2;反复咳嗽 3;反复肺部感染 6、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答:1;肝功能减退、水肿、食欲减退、腹泻、腹水、出血倾向和贫血、黄疸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2;门静高压症引起脾肿大,侧支循环形成脾功能亢进,腺水 7、心衰病人如何安排休息与活动。 答:应根据功能状态分级安排休息与活动 心功能状态分级休息与活动的原则: 心功能分级 ;I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休息与活动原则;不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心功能分级;II级(心衰I级)。临床表现;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

6、息后很快缓解。休息与活动原则;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 心功能分级;III级(心衰II级)。临床表现;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轿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休息与活动原则;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但瑞生活可以自理。 心功能分级;IV级(心衰III级)。临床表现;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与活动原则;绝对卧床休息,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 8、慢性阻塞性肺急病氧疗的原则及有效指标。 答:COPD患者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应避免高浓度吸氧,长期持续低浓度氧(氧流量1-2L或氧浓度25%-29%),维护PaO2在GammHg以上能改善缺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7、有效指标: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 9、大咯血病人窒息的征象及处理措施。 答:如病人出现情绪紧张、胸闷气淀、咯血不畅、面色灰暗、有氮鸣,大咯血突然中断,是窒息先兆,若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唇发绀、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则堤示已发至窒息。 处理:如有窒息征兆,应立即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便血块排出,并尽快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手指裹上纱布清除口、咽。 10、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如何判断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答:1;反复呕血,黑便次数增多 2;经补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不能改善 3;红细胞、血红蛋白继续下降 4;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 5;无肾衰、血尿素氮继续或

8、再次升高 11、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及常见原因。 答: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严重时出现鼻翼煽动,张口或端坐呼吸。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间显著延长,严重出现三凹征,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如喉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 呼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哮鸣音,常见小支气管狭窄阻塞(支气管哮喘,COPD)。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时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由于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致使肺换气面积减少和通气障碍。 1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答:1;深而宽

9、的Q波(病理性Q波) 2;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 3;T波倒置 13、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最常见病因。 答:心源性水肿的特点:1;水肿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 2;水肿自下向上发展 3;水肿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4;水肿呈凹陷性,用手指按压水中部位,局部可出现凹陷 最常见的病因: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也可见于渗液性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 14.简述心绞痛嘿肌梗死胸痛的异同点。 答: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症,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穷儇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

10、后消失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疼痛部位嘿绞痛相仿,但疼痛的程度轿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化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并有异常Q波。 15、促进排痰的有效方法。 答: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2;湿化和雾化疗法 3;胸部叩击,胸壁振荡 4;机械吸痰 填空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咯血的常见病因为(肺结核)、(支

11、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 3、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4、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外阴有(吸烟)、(感染因素)、(理化因素)、(气候)、(过敏因素)。 5、肺水肿长期家庭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10-15)小时以上。 6、肺心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 7、肺心病病人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1-2)L/min,浓度在(25%-29%)。 8、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B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9、支气管扩张病痰液静置后可分层,上层为(

12、泡沫,泡沫下为脓性成分),中层为(混浊黏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10、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力,每天(1-3)次,每次(15-20)min,引流最好在(晨起)或(睡前)进行。 11、肺炎为指导治疗,一般都按病因分类,在各种病因分类中以(感染)为常见,又以(细菌感染)最常见。 12、肺炎球菌肺炎一般四季可见,以(冬季)及(初春)多见。 13、肺炎球菌肺炎首选的抗生素(青霉素G)。 14、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无效。 15、肺结核的感染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13、)),(易感人群)。 16、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化疗)。 17、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I型呼吸衰竭(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II级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18、由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常规吸氧难以纠正的顽固性低氧血症),故多数患者需及早应用(机械通气)。 19、体位引流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悸)、(面色苍白)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 20、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水肿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水肿自下而上发展)、(水肿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水肿呈凹陷性)。 21、心力衰竭患者在静脉输液时应(控制输液量)和

14、(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0-30)滴。 22、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三种,以(左心衰竭)居多。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 23、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用药不当)。 (感染)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诱因,尤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临床上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24、慢性心衰治疗原则(去除原发病、诱因)、(改善生活方式)、(正确合理用药)等。 25、急性心力衰竭典

15、型患者以(急性肺水肿)表现为主,其症状(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强迫端坐位,面色灰白或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有窒息感,频频咳嗽,甚至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等)。 26、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27、心律失常按病理、生理的发生机制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28、心房颤动的三不等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29、室扑或室颤发生后患者立即出现(意识丧失)、(抽搐),随之(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 30、房室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分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阻滞))。 3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包括(疲倦)、(乏力)、(眩晕)、(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时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抽搐),甚至(猝死)。 3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改变的易患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吸烟)。 33、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3-5)分钟,剧烈活动诱发的心绞痛可持续(10)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就地休息(15)分钟可自行缓解,含服硝酸甘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