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58449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论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本文就造园四要素的造景技艺,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并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为例子加以说明。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技艺,堆山置石,理水,植物,建筑参考文献:中外园林史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它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后,积累出丰富独特的造园手法,有无出不体现与自然相融合的诗画韵味。中国古典园林将“堆山置石、理水、植物、建筑”造园四要素有机组合,因地制宜,掘地造山,结合环境布置房屋与花木,使二者互为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园林的布局使空间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主次分明,也是造园技艺中重

2、要的一环。本文就造园四要素的造景技艺,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艺,并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为例子加以说明。1.堆山置石技艺1.1嵌理壁岩艺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诗情画意,在江南较小庭院内掇石叠山,有一种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粉墙中嵌理壁岩。有的嵌于墙内,有的于墙面脱离,占地不多。通过洞窗,洞门观赏,恰是一幅中国山水画。正如计成在园冶卷三的掇山峭壁山中说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苏州拙政园海棠春坞庭院,也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慈孝竹,题名海棠春坞。1.2点石成景艺术厅堂前后叠筑假山,

3、旨在点缀,贵在玲珑生趣,切记滋蔓芜杂。正如计成在园冶卷三的掇山厅山中写道:“或有嘉树,梢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也。”1.2.1单点单点是指由于某个单个石块的姿态突出,特意摆在一定的地点作为一个小景或局部的一个构图中心来处理,主要摆在正对大门的广场上,门内前庭中或别院中。单点的石块应具有突出的姿态,古人要求“瘦、透、漏、皱”。1.2.2聚点指摆石不止一块,而是两三块甚至八九块成组摆列在一起作为一个群体来体现。聚点的石块要大小体型不一,点石时切忌排列成行或对称。它的手法重气势,关键在一个“活”字。如颐和园的“意迟云在”和“湖山真意”等。1.2.3散点 乃是一系列若

4、断若续,看起来好像散乱,实则相连贯而成为一个群体的表现。其运用最为广,方式也十分丰富,有时山石与建筑物、园地与建筑物、叠石与树丛等之间,都用散点的一系列山石来链接。1.3独石构峰艺术 独石构峰之石,大多采用玲珑剔透、完整一块的太湖石,并需具备透、漏、瘦、皱、清、丑、顽、拙等特点。如上海豫园里仅次于苏州留园冠云峰的巨石玉玲珑,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玉玲珑高5.1米,宽2米,重5000多千克,上下都是空洞,赛似人工雕刻。亭亭玉立,石显青黝色,犹如一支生长千年的灵芝,堪称天工奇石。1.4旱地堆筑假山艺术在旱地堆筑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技艺上的一个重要手法,种类大致为大山、小山的堆叠和庭院掇山。1.

5、5依水堆筑假山艺术水无山不流,山无水不活,山水结合可以取得刚柔共济、动静交呈的效果,避免“枯山”一座,形成山环水抱之势。苏州环秀山庄,山峦起伏,构成主体;弯月形水池环抱山体西、南两面,一条幽谷山涧,贯穿山体,再入池尾,是山水结合成功的佳例。2.理水技艺:2.1湖泊池沼“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对于开阔水面的所谓悠悠烟水,应在其周围或借远景,或添背景加以衬托,同时还要有曲折和点景,湖泊越广,湖岸越能秀若天成。2.2河流涧溪对于河流涧溪等水体形式的处理,规模较大的园林里的河流可采取长河的形式溪涧的处理要以萦回并出没岩石

6、山林间为上,或清泉石上流,漫注砾石间,水声淙淙悦耳;或流经砾石沙滩,水清见底;或溪涧绕亭榭前后,或穿岩入洞而回出。2.3瀑布瀑布这一理水方式,必须有丰富的水源、一定的地形和叠石条件,既要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或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或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3.植物技艺:3.1与场合的选择3.1.1庭院场合庭院大都采用整齐的格局,依照正房的轴线在它的左右两侧对称地配置庭阴树或花木。若是砖石铺地的庭院,为了种植,

7、或沿屋檐前预留出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栽植洼地;或满铺时也可以用盆植花木来布置。3.1.2宅园单独的园林场合在宅园单独的园林场合,树木的种植大都不成行排列,具有独特姿态的树种常单植作为景点,或三三两两,看似散乱,实则左右前后相互呼应,有韵律有链接。花朵繁盛,花色艳丽的花木常丛植成片,但片植在明清时期逐渐减少。3.2与地点的结合花木的丛植很重视置于何处,除了视觉的凸显还有就是意境的表达。比如,柳宜植水边,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趣。樟宜植于园宅前部,楝宜植于其后部。我国民俗有“前樟后”之说,吉利之意。松柏多植于山丘,虽为假山,但有真山之精神。山石松柏,其美学思想多有“言志”、“比德”之意。苏州网师园

8、有“看松读画轩”,轩前有松,则取其意。竹宜丛生,山前、屋后、庭内皆宜。扬州个园,“个”即半枝竹,更有谦意,园主人黄应泰虽是盐商,但也喜舞文弄墨,别号即“个园”。梅与竹相仿,也为文人喜欢之物,梅清高,有骨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苏州有邓尉山“香雪海”,杭州有“灵峰寻梅”;但园中之梅,多为零星的,如狮子林问梅阁,有古梅名“卧龙”这是取名代李俊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园”。扬州何园中有座建筑叫船厅,周围植梅,故门前楹联曰:“月作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3.3与植物生态习性的关系植物是有机体,它在生长发育中不断地变换它的形态、色彩等,凭借它们构成的园景也就能随着

9、季节和年份的推移而有多样性变化。如庭中宜植槐、榆之类,数年后亭亭如盖,夏阴于庭,能生凉意;冬则落叶,阳光满院。在如与诗词意境的结合,夏日荷花盛开,有“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州拙政园大水池中有荷风四面亭,与岸有小桥相连,亭有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荷到秋末冬初,荷叶残败,有萧琵之感,拙政园留听阁前,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美。4.建筑技艺:4.1因地制宜环境是建筑的出发点,中国园林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园林中的一切个体建筑应与周围山水、建筑景致想和谐,要相映成

10、趣、珠玉生辉。山阴的兰亭只有与周围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融为一体时,人们才能“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如“因山构亭”这一传统的造景手法。在古代文化中,山和亭都被看成大自然精气吐纳之地,是人与自然做精神交流的场所。尊重山地的自然性、与山地取得和谐,有“因势、随形、相嵌、得体”八字方针。园林中的建筑小品也必须与周围氛围相一致。如园林中用条石,或湖石制作的踏步,应与厅堂的环境协调。溜园荷花厅北用石极踏步,而狮子林燕誉堂前和溜园五峰仙馆前的踏步,则用湖石盖头这些极不起眼的建筑小品,在苏州园林中也做得精雅得体。如网师园的阴沟盖头,分布与天井、庭园的四角。略低于周围铺地,以利于排泄雨水,位置相宜,盖头用

11、黏土烧制,呈青灰色,造型各异,上面镂形有简洁的图案。如套钱、海棠定胜、如意等,盖面中间留有多眼排水小孔,造型洗练、古朴典雅,与鹅卵石花街铺地相称,色润和谐。4.2建筑体体量宁小勿大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4.3与气候结合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

12、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4.4色彩风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园以及其他风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极鲜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多鲜艳。琉璃瓦、红柱、彩绘。江南园林建筑册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小瓦,栗壳色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也多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结语:历代造园匠师都充分利用“堆山置石,理水,植物,建筑”,加以精心规划辛勤劳作,创作了一座座巧夺天工的优秀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它的本质特征在于能够模仿自然山水,创造出适宜人居住的理想环境。各个精美的古典园林空间布置循序渐进、小中见大、耐人寻味,充满着古典的理性主意精神,在艺术思想上提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闪耀着艺术辩证法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