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58173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

2、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

3、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

4、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

5、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

6、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7、(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8、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1课时 3、分一分1课时 4、认位置1课时 5、认识10以内的数 .10课时 6、认识图形(一) .2课时7、分与合 .7课时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课时 9、认识1120各数 .4课时 10、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1、期末复习4课时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