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58154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 -历史文化名人张文琪教材分析: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学习历史去寻找民族的根和历史认同感,这也是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情感需要。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名人,体会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孔子、司马迁等历史文化名人对人类的不朽贡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筛选、提取信息并有效思考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名人,感受中华民族名人辈出,光照寰宇,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孔子(一)论语引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品德与社

2、会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2、 今天,张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后面还坐着这么多听课老师,同学们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朋友。我们说-“有朋自远方来-(生答)”。这句话出自哪里?(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下的孔子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谁还能背一句论语名言?(学生回答)3、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学术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可是,在众多学派中,只有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只有儒家学说被称为“国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首先走进文化巨人孔子(二)有教无类1、 古人有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里到底有哪些重要思想可以指导君主治理天下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首

3、先学习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有教无类。2、 阅读吸纳教,解释为教育;类,是类别的意思,在古代可以理解为阶级、等级。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指对愿意学习者,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民族,不论聪慧与愚钝,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诚心求教,人人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在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怎样的呢?他又有哪些不同身份、不同阶级的学生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份资料,请大家打开学习资源包。(学生拿出阅读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资料,思考后面的问题,同座位可以讨论讨论。阅读材料一:孔子的学生中各种人都有:富有的如冉有、子贡;贫穷的如颜回、原思;地位高的如孟懿子为鲁国

4、贵族;地位低的如子路为卞之野人;鲁莽一点的如曾点;愚笨一点的如高柴;还有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的学生。据荀子法行记载,南郭惠子曾经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孔子学生的来源有多杂呢?)子贡回答:“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ynku,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子贡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好医生的门下病人多,檃栝的周围弯木多。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贫穷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穷得只能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在残破的小巷子里。因为穷而好学,颜回营养极度不良,又用脑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

5、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他死后,孔子为他大哭。野蛮如子路:子路生性顽劣,性格粗暴,逞强斗勇,刚直强率,人称“卞之野人”。他曾经头戴公鸡羽毛,身佩公猪獠牙,到处争强好胜,甚至连孔子侮辱过。孔子设礼乐,对他进行引导。最后,子路穿上儒服、带上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请求,拜孔子为师,后来成为了孔门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鲁莽如曾点:他的儿子去田里除草,一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曾点发起火来,拿起大棍子,一棍子把儿子打得昏死过去。他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被称为“鲁之狂士”。愚丑如高柴:他个子极矮,长得像侏儒,而且相貌丑陋、愚钝不堪,孔子却赞他是个明大义的人。此外,仲弓的父亲被称为“贱人”;公孙龙和秦商被认

6、为来自“蛮夷之邦”;颜涿聚是个盗贼;公冶长曾经坐过牢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不分长幼、贫富,不论亲疏、贵贱,都一视同仁,他将教育的阳光平均地洒向全体,给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 阅读材料二:读一读“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书籍、文献、祭祀用的器具、学校都被官方把持,受教育的对象是贵族子弟,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所谓“礼不下庶人”,指的就是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没有学校。普通老百姓连常用的字都不认识,即使接受教育,也是奴隶社会的奴化教育。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位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当时官学垄断的局

7、面。“有教无类”的意思是,对愿意学习者,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民族,不论贫富贵贱,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诚心求教,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偿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自备一束干肉作为学费过来,我就一律加以教诲。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被认为地位极其低贱。互乡一个童子求见孔子并拜师,孔子接受了,大家非常疑惑,孔子说:“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管他出身哪里,现在把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一生门下弟子三千,大多出身穷苦,其中有七十二名弟子特别出色。他们博学多长,后世做出了不凡的贡献,被载入史册,人

8、称“七十二贤”。孔子认为,一个自求上进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想一想“学在官府”有什么弊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对社会有什么深远意义? 3、 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总结:(1)“学在官府”使得文化只被极少数人掌握,让广大劳动人民永远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中,不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更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2)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将人分为十等,像子路、颜回这样的甚至被列在了十等之外,也就是不被当作人。孔子将他们收为学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观念,源自他的仁爱思想。(3)“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文化得以广泛地传播,

9、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今天,我们的社会还在讲“有教无类”吗?让我们来看看这则新闻。(看视频:刘延东参加国际教育大会)从这则新闻中你看到了什么?(有教无类思想直到今天还被视作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据,今天的中国政府依然在为教育公平、有教无类而努力。)5、 那么,为了实现有教无类,我们的政府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上海闵行区的做法。(看视频:上海闵行区推出政府助学项目)谁来说说你的感受?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我们国家将投入227亿元资金,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在小学、初中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使贫困家庭的孩子

10、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6、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还饱含着更深刻的意义。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在百度上输入“有教无类”这几个字后出现的页面。有教无类关注后进生尊重差生有教无类今天的教学,老师要让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学生,其中包括优等生,也包括后进生,请看这则新闻。(看视频:有教无类,让学生共沐阳光)从这个新闻中你看懂了什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也是有教无类。7、 从刚才的视频资料中我们知道了,我们国家直到今天依然践行着孔子教导我们的“有教无类”思想。那么,仅仅是在中国吗?世界

11、上的其它国家遵循“有教无类”吗?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看视频:俄罗斯全纳教育)你明白了什么? 除了俄罗斯,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在努力实现着有教无类。在美国,为保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政府专门制定了平权法案、能力缺陷法;在巴西,只要父母让孩子上学,政府就给这个家庭一笔价值不菲的现金补助;在芬兰,政府规定教师必须在课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不能让一名孩子掉队。孔子的有教无类不仅仅影响着中国,也在教导全世界。(三)哲学思想1、 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办学思想光照千秋,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为实现“有教无类”而努力。其实,何止是“有教无类”,孔子还有很多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谁能说说,你知道

12、孔子还有什么思想对国家、社会、个人起着指导作用?(学生回答)2、 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哲学思想,其实他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仁爱”。“仁爱”是孔子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在封建社会里,他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主张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爱,以和为贵。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倡导关爱平等的和谐社会,我们镇江在说小城大爱,我们国家在说大爱中国,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仍然实践着孔子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3、 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历代帝王还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治国中去。所以,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去祭拜孔子,他们为孔子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孔庙。我们来看一段短片,了

13、解一下孔庙,体会孔子在帝王心中的地位。(看PPT:孔庙)皇帝自认为是天子,他们只祭天,只祭祖,可他们却特别重视祭拜孔子。这是为什么?因为孔子的这些主张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代表了主流价值观,他对整个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了最大影响,所以,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4、 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人,对全人类也起着重要作用。2000多年的孔子从未离开过中国的土地,可他的思想却早已远播海外。我们来看这组资料:PPT出示如下: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人类共同伦理”,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已建成孔庙1600多所,有1

14、00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美国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与穆罕默德、耶酥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哲”。每年中国农历二、八月的上丁日,韩国成均馆孔庙和全国243所乡校都举行释典大祭,日本的东京汤岛、长崎等地的孔庙也都举行传统的祭孔活动。在2005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青岛泰之发表致辞说:“孔子以教育来促进世界和平的思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不约而同”。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宣布:“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5、”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说:“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仍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西方著名学者莫格称孔子是“伟大文明的奠基者”,他说:“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 5、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觉得一个什么样的孔子站到了你的面前呢?(学生回答)孔子的成就和精神传承了历史,更指向未来,在全人类的文明史中,他将永远鲜活,永远常青,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二、司马迁1、 除了孔子,值得我们骄傲的祖先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书上关于司马迁的内容。(学生阅读)你觉得司马迁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记载了我国3000年历史的史记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堪称旷世名著,让我们骄傲;史记记录的历史真实公正,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司马迁正直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们骄傲;司马迁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坚忍不拔的毅力让我们骄傲;2、 小结:司马迁,一位经历了身体与精神双重苦难的人,他留给后世的精神远比他的著作伟大。他始终激励后人,遇到挫折不气馁,因为理想能超越一切。风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