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57701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规范与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刍议 大连民族学院 徐 冰摘要:一个日语教师或研究生要走入学问的世界,除了广博的阅读量和思辨能力、刻苦精神等外,还要对基本的治学方法和技巧有所了解。掌握学术规范,是完成一篇论文或一部著作的必要前提;能否获得科研项目,又是衡量一个学者的地位作用、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笔者在指导博士生和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这些大都缺乏基本的知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进展。因此,了解学术规范,掌握申报科研项目的技巧,是青年学子的当务之急,而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就成了学界的一项紧迫任务。关键词:学术,规范,申报,项目 当一批又一批研究生考入学校之后,导师们除了教学和行政工作之外,

2、又要拿出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分身乏术,苦不堪言。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总结出一套学术研究的科学的范式,举一反三,以受用长远。而这项工作,不仅在日语学科,在其他学科也很少有人重视。以下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概要地介绍学术规范;其次谈一下科研项目申报时的要点和技巧问题。 一、学术规范的内涵 笔者认为学术规范一般指学术界对一个学者的治学精神、态度、道德方面的要求和某个研究领域通行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及技术要求等两个方面。(一)学术界对学者的治学精神、态度、道德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学者,要极为注意道德的自律。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1、踏实做学问,厚道做人;2、对自己和自己指导的学生的学术成果、观点负

3、责任,明确标注析出文献,不要抄袭、造假、伪引等;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受到某个人的启发,参考了某个人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某个人的研究成果,必须注明。一旦被发现造假,立刻成为丑闻,不仅影响自己的一生,甚至会连累导师,祸及他人。(二)文献引证标注方式 一篇论文要接受外评或拿出去发表,行家常常先看你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从中可以马上感知你的水平,而事实上,许多人做事粗糙,忽视这个细节。国外的一些院校,在审查学位论文时,首先看论文的形式方面,即注释、参考文献的引证标注。如不合格,拿回去返工,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撰写论文或著作时,除了宏观阐述的论文外,一般来说必须做注。与国外学者相比,许多中国学者的文献引证

4、标注极不严谨,违背学术规范。如日本学者川村凑批评中国的满洲国研究,认为许多资料根本没法引用。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98年版)、黎难秋的中国口译史(02年版),对自古代到近代的中国的翻译的历史,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发掘,进行了树立和概括,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但却没有做注,实为遗憾。 1、何谓文献 文献一般专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图书资料。朱熹说:文,典籍也,献,贤(熟悉掌故的人)也。1元代学者马瑞临把古代文献分为“叙事”和“论事”两类。2文,即第一手资料,亦称基本史料、原始资料,包括官方档案、统计、书信、日记、回忆录、讲话稿等。被学界所推重,也反映出学者的创造性劳动;献,系指他人的研究,即第二手资料,属于

5、先行研究,即别人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著作、报告等。2、何谓注释 一般来说,注是对析出文献(即所引用的资料)出处的标注,释是对如放在正文中,可能影响正文文脉流畅、但需要说明介绍的人物、事件、概念、问题、研究状况等的解释。合起来称为注释。注释一般分为当页注(亦称文面注或脚注)、文末注(尾注)夹注等形式。目前国内各学术刊物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不统一,新老方式并存。老方式:在论文的末尾,分注释与参考文献两个部分,注释不分开,放在一起。注的排列顺序是:责任者(即作者、或编者、译者等)著作或论文名称、(加书名号)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起始页码。参考文献是没有引用,但读过、受到启发或影响的著作或论文。新方

6、式:把注释和参考文献都称为参考文献,把注分为两个部分,责任者、书名或论文名、出版者、出版时间放在论文末尾,页码用方括号排序,放在引文后面;把释放在论文当页下面,用圆括号排序。新方式是由清华提倡,采用数字化方法,适用于理科论文引证标注,并便于统计转载率、引用率、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方法,被全国高校学报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采用的引证标注方式,但遭到一些传统文科学术刊物,如社科院的历史研究等刊物的激烈反对。社科院系统的刊物,按史学的习惯,一般沿袭老的方式。两种方式各有短长,在投稿前,一定要找到要投稿的刊物,按其规定的方式标注。如弄反了,给编辑添麻烦,不容易被采用。二、科研项目申报技巧科研工作,是一个学

7、科或一个学者的主要任务,而科研项目的取得,则是一个学科、一个学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界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教师的晋升和地位,左右学科的发展。取得科研项目,需要一个学者或一个学术群体在本研究领域的长期学术积累,同时在申报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依据笔者的经验和在指导青年教师申报项目时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不妥之处,亦请批评。(一)科研项目的分类 科研项目,一般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省市社科联、教育科学、学会、校级、各类基金,如出国留学人员基金、博士基金、科研启动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类。按科研经费来源,又可分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由政府部门出资的,称为纵

8、向课题,由企业赞助或个人筹集的,称为横向课题。政府部门立项而无经费的,也称自筹项目。人文社科领域的国家项目,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归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负责,隶属于中宣部;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负责,隶属于教育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又分为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攻关项目、基地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项目等类。其中的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基地项目、攻关项目,通常由基础雄厚、拥有大师级学者的全国著名学科申报、一般人很难获得。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经历和前期成果的,可考虑申报一般项目,许多青年学者认为一般项目难拿,青年项目可能容易些,又容易造成扎堆

9、现象。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虽为部级,但实际评价和申报难度仅稍逊于国家项目,也是各高校比拼的重要项目,资助力度大,竞争激烈。其类别也和国家人文社科项目大体相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各部委、省级各类项目等。其中省级哲社规划项目较为权威。(二)、申报时间及顺序前些年申报规划项目,分为大年和小年,即按国家五年计划,每5年的头一年,项目的额度和资金的投放量大,也是学者们申报最为积极、期待最大的年份,被称为“大年”,但现在逐渐淡化,形成平时年份的滚动投入状态,完成周期也在缩短。一般在发布申报通知头一年的下半年,全国规划办就向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权威学者征求立项题目,制作指南,在每年年初发布国家人文社

10、科项目的申报通知。为避免重复申报,通常在国家项目申报通知下发之后,教育部方才组织申报。但由于审批程序繁琐,费时过长,有时未等国家项目确定,教育部便发布申报通知。其后依次是省级规划项目、社科联项目等。总之,1年之内,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最起码有十几次的申报机会。机会总是给留有准备的人的。目前我院的许多教师乃至全国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冷手抓热馒头。平时不研究,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一到申报时才火烧火燎,东拼西凑,申报材料捉襟见肘,文理不通。这样申报项目自然难以获得认可。建议:1、尽快找到并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这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根本方法; 2、不要等下达申报任务时才着手思考,

11、就某个题目形成一定想法时自己主动提前填表论证,反复推敲。各级各类项目申请表和要求大同小异; 3、在填表论证,拿不准主意,出现困惑时,拿到青年论坛与大家商量,自家人不要不好意思,常常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看不清,别人的问题反倒一眼看出。即便是有经验的学者也时常找人参谋。要形成协同作战意识和团队意识,不要怕别人中上自己中不上,养成宽广的胸怀,个体力量薄弱时靠集体的力量冲刺; 4、找有经验的前辈学者指点,以各科研方向带头人为主,方向带头人要负起责任,这是份内的工作。 (三)申报时的注意事项1、 认真阅读课题指南。指南中没有的题目,可自选,但最好靠近指南,选好题目是关键的关键。通常应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

12、新意义、对中国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参考作用的题目;2、 填写封面时,慎重填学科,要认真查代码,不要想当然或自造学科,填错学科便会被评委甩出,石沉大海。把握不准属于哪个学科时找人商量,一般应填1级学科;3、 课题题目不要太长,文字要简洁易懂,刺激眼球,具有杀伤力和鲜度,因为有时评审专家看不到申请表,只能看到题目。但不要硬造新词,在题目中出现生僻词时,必须在论证的开头便解释该概念,否则评审专家没有耐心看下去;4、 关键词必须从题目中出,不要在题目之外再提示新的信息。最好不要超过5个;5、 尽管有文字量的要求,但论证时最好不要写的太满,应简明扼要,要考虑评审者的忍耐力。减少错别字和病

13、句,在申报材料中出现2-3个错别字或病句,就可能被枪毙;6、 不要说废话、硬造一个帽,必须字斟句酌。该课题的主要内容、价值、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创新点等,最好逐条写,1、2、3,让人一目了然。常见的情形是云山雾罩,一锅粥,一气到底,没有逻辑,没有层次。在简短的时间内让评审专家看明白你所要做的是个什么题目、想解决几个问题、有何价值等,是最重要的。所列条目不宜过多,要解决6-7个问题实际不可能,重点不突出;7、 多数申报材料都没有先行研究综述。先行研究状况,是决定是否同意立项的必要条件。别人研究完了、已有定论的老题目、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毫无价值的研究,为何非要给你拿钱立项?先行研究通常要分为

14、国内外两个部分,挑最权威、影响最大、最新的成果介绍和评价,在该领域,前辈学者解决了哪些问题、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尚有哪些不足等等,可用300-400字左右;8、 在论述课题的意义或价值时,一般分为理论价值或叫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可以二者都写,亦可只强调一点,从该课题实际出发,不要牵强凑数。如做实证考据,还可谈史料价值;9、 一般应列出创新点。硕士、博士论文都要求。在叙述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别人没做过的地方,如某项调查,某个观点,分析方法等。但要尊重前辈,话不要说过头,如填补了研究空白等,容易给评审专家造成反感;10、 在介绍自己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时,如有的话,最好列出与该

15、课题直接相关的、体系化的成果,这样容易中上;11、 要谨慎列出参考文献,不要随意、掉以轻心。很多人在这一关被拿掉。第一要权威,如著名学者的重要著作、本学科核心期刊的重要论文,第二要新,亦即把握最新研究动向,行家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的水平,第三要有国外文献,亦即国际视野。排列参考文献时,最好不采用大学学报系统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如不标书名号,用英文字母代替等,因为人文社科项目评委多为文史学科出身、年龄偏大的学者,这批人一般来说习惯老的排法;12、 在列研究计划时,最好依据自己的题目,具体写出如何调研,如某年某月到某月,到某某图书馆、档案馆,求朋友从国外某某图书馆帮助查阅某方面的资料,或在某个范围内具有可操作性,让评审者认为你的确做了认真的计划,实实在在要搞研究。 13、要调整心态,一两次不中没关系,当作打基础,整理思路和练笔。持之以恒,庄稼不得年年种。但要总结经验,经过多年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14、课题组的构成,要科学、可行。如一个讲师,带好几个教授、博士,很显然难以主持和完成该项目,形成小马拉大车的结构。参加的人不要过多,要形成合理的梯度。 准确把握学术规范和科研项目的申报技巧,会为我们走入学术殿堂,增添莫大的助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年轻学者自身提高的一条捷径。遇到问题与困惑时,要多向前辈学者请教。所谓“学问”,既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