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57536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卷本券共25小题,每小扭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硕中只有一项是最井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大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回答1-2题 1.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 A.0-4岁人口B60岁及以上人口 C城旗人口D.15-59岁人口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B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块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D、性别构成越来越不合理 下面两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肠此曰答3-4越。3、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

2、、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C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4、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一乳制品加工B乙一水产品加工C丙一木材加工D.丁一奶牛养殖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峰知蓝,何处是江南?对于江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据此完成5-7题 5、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其依据是 A.江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 C、江南地区每年5-6月份常因准静止锋活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D、江南地区独特的降水类型是梅雨 6、.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斌”,下列说法不足以支撑这种判断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地B湖广熟天下足 C江南地

3、区物产丰富资源充足D江南地区交通发达人口密集 7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则其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大力改良红壤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B、C、D、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早多晴区B夏半年多雨区C夏雨集中区D夏雨区 9、图中M地区厦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B、受高压脊的影响C受台风影晌D多对流雨 10、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来源:学.科.网 A水源B土壤C.地形D人为活动2011年11月29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堆行实地考察,因太原降雪、机场封闭,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据此

4、完成11一13趁来源:学,科,网Z,X,X,K 11、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缓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5米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 C道路两侧绿化林箱叶正红D衰草漫漫、牛羊遍地 12、17时15分,该团离开机场去住宿地,太阳还在西边;而此时的杭州夜幕开始降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拔高度雪地反射 A、B、C、D、13、当考察团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味(有团员说比夏季严重)。产生这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烧煤取暖,SO2排放增加B冷空气过境、产生沙尘暴 C降水过程、酸雨频率增大D旅游人口多,污染废水排放量大10月16日是世界帷食日,20

5、11年的主题是粮“食价格一走出危机实砚稳定“。读我国2111粮食输入呈前10位省市示活图(单位:万吨)与省区人口统计图(单位:千千人,完成I1一15题) I3、粮食输入量居前两位的甲乙省区,分别是 A.上海北京B上海浙江C.广东上海D广东浙江 15甲、乙两省区需要大量调入核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早灾害频发,粗食减产迅速B耕地遭受污染,粮食单产量低 C.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严重不足D.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稀土被誉为“断材抖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于信息、般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窝术。读下图,回答16-17题。来

6、源:学科网ZXXK Ifi、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坡次生盐碱化 G丙地水游充足土幼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童小,水质不好,最好大皿抽取地下水使用下图两地区均为我国重要鲜花生产地。读图完成19-20题。下图为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涨方向移动的示意图。当台风中心正由西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出海时,回答2122题 21.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何处最容易发生海

7、水倒灌的自热灾害A、甲B、乙C、丙D、丁22甲、乙、丙、了四处海岸何处最容易发生焚风灾害 A、甲B、乙C、丙D、丁 下图为我中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史化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天山山脉C.南岭D、祁连山脉 24、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 1000米以下B.1000米至1500米 C. 3500米以上D.2000米至2500米( 25、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来源:学&科&网Z&X&X&K第II卷非选择越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

8、4分)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左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右图) 材科二黄河三角洲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形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带保存最广 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与环西大平洋地区候鸟迁徒的中 转站。二十世纪未,该湿地一度萎缩并遭到坡坏水质变差。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因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l)到二十世纪末,黄河三角洲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可能有哪些?(6分) (2)与长江、珠江相比,黄河河口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4分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劳动密集型

9、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原因。(4分) 27、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科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1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6分)材科二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价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接加 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

10、以辣椒红 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2)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近年来,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城特色的旅游品牌(3)结合贵州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分析下列旅游品牌形成的原因,完成下表。(3分)28.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下列材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呼伦湖属于(淡水或咸水)湖判断理由是。(3分)(2)呼伦贝尔市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打造“绿色能源之都”,是因为能源丰富。2分)(3)为了防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

11、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6分) 请考生在29-30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眼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9、旅游地理(10分)很据材料和所学她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318国道川藏线上的藏地密码-业拉山七十二道拐”景现图 材料二对任柯一个喜欢自助旅行的人来说,走川藏线都该是第一选择,因为它的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可以体验“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觉。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途经雅安、甘孜、昌都等地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2432公里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条公路,最高最低汽海拔相差近四千来。这是中国人的杜鹃花之路、峡谷之路、民居之路,宗救之路从四川到西藏,那一路风花雪

12、月,使你流连忘返 (l)若自驾游走318国道川藏线一路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6分)至少写出三个景观) (2)读观图图,说明道路的形态特点及形成这种形态的原因。(4分) 30、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1年我国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经齐社舍发展和人民生命助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2011年中国各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比例注: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 (1)2011年,我国直接经济损失中比例最大的两种主要自然灾害在成因上有什么相关性?(6分)2011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来源:Z*xx*k.Com(2)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出现上述特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