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5730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大中城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现状与保障蔬菜供应的作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抓好农产 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随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 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要强 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蔬菜作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必需 品,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以及质量安全,特别是大中城市的 蔬菜均衡安全供应尤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蔬菜产 业取 得了长足 进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已从2001年的1633.3 万hm2增加到2012年2033.3万hm2;总产量已从2001年的4.83 亿t增长至2012年的7.09亿t,比2012年粮食总产量高出1 亿多t

2、,产值达到1.4万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蔬菜以12%的 种植面积创造占种植业近34%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 15%,在国际贸易中,为平衡农产品逆差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蔬菜产业发展存在两个“不平衡”,即在不同 区域间,蔬菜生产与消费发展还不平衡,不同季节间,蔬菜生 产供应也不平衡。大中城市作为我国蔬菜主要消费地,蔬菜生 产供应、价格、质量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保障大中城市蔬菜 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的必要性(一 )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我国食品安全十分必要。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布局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蔬 菜已从副食品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蔬菜质

3、量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凸显,近年来,城市周边区域蔬菜种植急 剧减少,不得不从蔬菜主产区大量调运蔬菜,导致流通环节过 多,这既加剧了产后损耗,扩大了产需缺口,也给蔬菜质量安 全带来隐患。(二)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价格 十分必要。蔬菜是鲜活农产品,易腐难储,加之生产的季节性、 流通的区域性特征,容易出现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特 别是遇到极端异常天气,导致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菜贱伤 农”、“菜贵伤民”,难以两全。大中城市作为我国蔬菜主要 的消费地,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既是对城镇居 民的保护也是对蔬菜种植者的保护。(三)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十分必要。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蔬菜产业已为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历史性 贡献。据统计,蔬菜栽培的亩产值为粮食的6.1 倍,棉花的2.4 倍,油 料的6.1 倍;净利 润为粮食的12.22 倍,棉花 的 2.8 倍,油料的11倍;成本利润率为粮食的3倍,棉花的1.4 倍,油料的2.6倍。实践证明蔬菜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 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 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影响。(四)保障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十分必 要。现代蔬菜产业主要是以设施装备为主的产业,与传统农业 相比,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代工业技术、生物

5、技术、信息 技术和新材料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自动化、规范化、机械化、 标准化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非常 重视城郊周边蔬菜发展,农业部已启动了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 菜试点项目,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 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现状(一)产量不断增加,面积逐步平稳。根据对全国77个大 中城市(城镇常住人口过百万)生产 情况调查不完全统计,2005 年至2012年蔬 菜产量持 续增加,从05年的19814.1万t,增加 到12年的25167.1万t,增长了 27%;蔬菜 播种面积 逐步平稳, 从05年的578.3 万hm2增加到702.94 万hm

6、2,增 长了 21.6%, 其中2005年至2010年增 长较快, 2010年以来 增速 放缓,而2012 年比2011年播 种面 积减 少了 29.6万hm2 (图1.)。国I. 77大中城市蛮菜面积产罷变化封势阁产:at i万料兄ft潤理t万顼1理注:数据来自笔者对各省农业部门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同时,根据对35个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拉萨 除外,下同)生产情况调研数据显示,自05年以来蔬菜播种面 积以年均9.3万hm2的速度增长,增速较稳定,年产量变化呈 逐渐增加的趋势,与77个大中城市产量趋势较一致(图2.)。用艺找环天城市盏菜面决产谴变化茁舞用产a加卡-产餐 - 31职(万帀)

7、注:数据来自笔者对各省农业部门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另外,数据显示全国蔬菜种植生产仍旧集中在蔬菜优势区, 但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关系到城镇居民蔬菜保障供应,作用不容 忽视,2012年,77个大中城市蔬菜播种面积700万hm2,产量 2.5亿t,分别 占全国面 积产 量的34.5%、35.5% ;其中35个大 城市播种面积366.1万hm2,产量1.26亿t,分别 占全国面积 产量的 18.0%、18.2%。(二)周年生产供应基本实现。由于蔬菜生产技术的提高、 优势区域及设施蔬菜面积的稳定、流通领域的快速发展,蔬菜 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南菜北运、西菜 东调、北菜南销等趋势逐渐显现,有

8、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 盾,基本 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35个 大城市年均自给率达到68%左右,而2005年该数值为60%左 右, 除夏秋淡季和冬春淡季,季节间和品种间的调动外,基本上实 现了周年生产供应。(三)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2008年以来蔬菜农残 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比2000 年提高30 多个百分点,蔬菜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在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 同时,商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净菜整理、分级、包装、预冷等 商品化处理数量逐年增加,商品化处理率由“十五”末的25% 提高到40%,提升了 1

9、5个百分点。(四)价格季节波动。近几年蔬菜价格的持续走高以及蔬 菜安全问题频频爆发,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对36种蔬菜市场 批发价的监测显示,随着 季节的变化,蔬菜价格“ U”型波动(图 3),分别在每年的1-3月达到最高点,7月达到最低点,1995-2014 年,最高月均价同比上涨93%,最低月均价同比上涨230%,价 格季节波动主要是我国蔬菜生产由于气温影响存在冬春生产淡 季,因供求关系导致当月蔬菜价格较高,月均价每年呈上涨趋 势,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上涨导致 的。 sftUK $畠 牴旦 SI WWW HTSS選L99b 2OM年3G科蔬的t发谢场月均ffr C元/公

10、斤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五)市场 流通 不断完善。自1984年山东寿光建 立全国第 一家蔬菜批发市场以来,蔬菜市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 全统计,2012年大城市一二级批发市场达到396个,比05年的 264个增加了 132个,增长50%,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 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 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三、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的难点与目前应采取的措施(一)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的难点。我国大中城市蔬菜 生产供应虽然呈产量面积不断增加、生产供应基本稳定、质量 水平显著提高、价格季节波动等特点。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

11、有几个难点需要克服。一是菜田面积不 稳。大中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常年菜地面积越来 越少,2012 年,北京、天津、上海等3大城市蔬菜播种面积30.2万hm2, 比2005年减少4.2万hm2,减12.2%。二是 基础 设施薄弱。中 城市周边原有老菜地不同程度被征占,留下来的老菜地基础设 施建设缺乏,而很多占补后新建菜地,设施水平不一。三是技 术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77个大中城市每667 m2产量 2.39t ,35个大城 市每667 m2产量2.35t,分别 仅比 全国 平均 水平咼2.8%和1.3%,远低于蔬菜优势区的亩产量。四是抵御风 险能力弱。因气候、经济、区位等原因,大中城市与优势产

12、区 之间、城市郊区与农区之间,品种结构、上档期不同,蔬菜有 进有出是必然的,但如果大中城市过度依赖异地供应,将保障 蔬菜供给的责任甩给市场,放任自流,会加大供应风险。(二 )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采取的措施。首先加强城郊 菜田保护,稳定城郊菜地面积。大中城市应通过测算本地人口、 耕地等指标,规划、建设、维持足够面积的常态菜地,确定适 宜本市区的菜田最低保有量,保障 本地蔬菜的基本供应。同时, 加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管理。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地规 范“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确保其全部用于建 设新菜地和发展蔬菜生产上。其次建立蔬菜应急机制,提高城 市自给能力。一是制定和完善蔬菜市场供应

13、应急预案。蔬菜市 场供应严重失衡,出现脱销断档、价格异常波动、市场非理性 抢购时,迅速启动预案,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二是建立 蔬菜储备制度。坚持贮菜于库、贮菜于棚、贮菜于地相结合, 重视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的储备。三是提高自给能力。重视 发展设施蔬菜、速生菜,增强应急供应能力,坚持保有一定的 蔬菜市场供应,特别是叶菜类应急蔬菜。第三改善菜田设施条 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大中城市菜田的发展趋势来看,未 来一段时期会有更多蔬菜生产基地由城郊转移到远郊农区,新 建菜地将逐步成为各大城市蔬菜生产的主体部分。为提高大城 市蔬菜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亟需在大规模推进旱涝保收高标 准农田时,优先加强蔬菜

14、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完善灌 排渠系、田间道路、温室大棚设施等,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加 强新菜区蔬菜技术服务力量的配备,系统组织新菜农相关技术 培训,强化对新菜农的联系与技术指导,尽快提高新菜区蔬菜 生产管理水平。第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土地经营流转。 蔬菜生产一直存在小生产和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瓶颈,解决这一 问题一是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合 作社、产销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销衔接的信息化水平, 充分调动农民种菜积极性,切实增加种菜农民的收入。二是通 过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在不损害农民 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深化土

15、地经营流转,提高菜农集约经营水平。第五提高市场服 务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一是建设完善蔬菜生产信息网络 平台。健全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蔬菜生产信息监 测、分析和发布,引导生产稳定发展,增强市场调控主动性。二是完善蔬菜产销配套设施。引导和扶持有关蔬菜龙头企业和 蔬菜合作社建设完善蔬菜产地预冷、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在 大中城市郊区、优势产区、重点基地县(市)根据需要新建和 改造一批产地蔬菜批发市场,重点加强冷藏保鲜、加工配送、 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完善蔬菜质量检测监管体 系。支持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检测室建设,引导蔬菜生产企业或 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蔬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 把问题蔬菜杜绝在源头,检测合格的蔬菜开具合格准出证,逐 步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