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57269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规划设计专篇一、工程概况及用地现状条件1 工程名称:2 建筑性质及规模:-由一,二期两部分组成。分别由22栋4-7层多层住宅,21栋别墅,一栋五层宾馆组成。总用地面积为7445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8910.48平方米。3 用地位置及现状北面,东面,南面,西面为农业用地。规划设计根据-总体规划,-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突破,建设一个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二、设计依据-任务书及附件基地现状地形图用地红线-县相关建筑技术规国家相关的规法规-县城市规划

2、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25 -2005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45-95,20XX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三、规划原则a.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与屯昌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突破,建设一个与农业配套的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b.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意识,创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小区环境,争取每栋住宅有最佳的朝向和景观。c.适当加大开发力度,节约用地、完善配套,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d.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小区特色与风格,加大建设开发的科技含量,建设智能化居住小区。建筑设计说明1、规划总

3、平面设计1规划构思强调组团式布局,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地相结合,通过景观步道联接为一个绿色生态系统。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将车流与小区休闲人流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出来,互补干扰。强调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本小区的环境特色。2规划布局小区的住宅有22栋座北朝南的塔楼为主,围合成中心组团绿化,住宅通过高度控制,尽量争取南面入射。2、住宅类型设计小区为多层住宅,由一房两厅,两房两厅及三房两厅的户型组成,均为一梯两户的板式楼型。以上住宅户型的分布与屯昌县目前商品住宅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3、交通布置a.对外交通基地东面临城市道路,对外交通比较便捷。由于小区只有东面有临街面,所以小区主入口和1个车行次入

4、口都设在东面,小区对外联系非常方便。b.小区道路区道路为环形结构,路面分为三级,主干道宽6米,组团消防车道宽4米,入户路宽3.0米。小区停车分为地面、地下两种方式。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主要汽车入口,小区的绿化广场及步行道完全避开汽车的干扰。此种布置方式体现了人车分流的理念,充分提升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4、绿化与环境设计本规划的绿化是通过一个庞大的绿色生态系统来实现的,方案以大面积中心绿化广场为核心,通过景观步道与各组团绿地相连,使居民的休闲娱乐在一个步行系统中完成,而不受其它因素干扰。环境设计采用私密半私密公共开放空间的原则手法,使环境景观不但有开阔大活动广场和水面,同时亦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5、在设计中,绵延的水脉贯穿整个地块,用地中央水域现代风格的会所及休闲廊可以营造出令人心动的海岸休闲气息。5、建筑风格1造型风格。以现代建筑语言为主导,建筑造型简洁、语汇明晰、个性突出,整体轻灵明快、避免沉闷厚重,符合海滨度假休闲气氛;屋顶形式通过平顶变化相结合来丰富建筑形态和住区轮廓,以大面积阳台呼应热带居住特色,更突显海岸住区特色。2色彩倾向。住宅单体强调高明度、低纯度,主体墙面以赭石三色组合为基调,用白色线条点缀,局部构件采用小面积亮白色提升,从而强调色彩的层次感。3材料选择。用材以面砖为主,结合涂料作为点缀,材料的对比得以丰富立面形象;仿木格栅、遮阳构架等的使用亦突显热带海洋地域特征及度假

6、休闲文化氛围。4细节处理。建筑设计强调细部节点设计,通过现代材料与构造来表达传统线脚及做法的韵味;阳台栏杆简练轻巧,通过部分重点位置的节点构件如金属穿孔板,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典雅;住宅楼梯间及入口做进一步处理,设置过渡空间以提高住宅档次。部分底层架空可考虑加大层高,提供更大的舒适度,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深化设计。6、无障碍设计1 住宅无障碍设计围及容a 建筑入口:无障碍坡道及门b 入口平台:、无障碍入口平台c 水平及垂直交通:无障碍候梯厅及电梯d 无障碍住房7、环保设计本项目无大的污染源。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因地制宜、清洁城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1防噪音处理沿城

7、市道路一侧均设置绿化带,以高大茂盛树木减弱城市及区干道的噪音影响;临街住宅,建议考虑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甚至增设隔音墙等措施,以减弱规划城市路的噪声影响。关于设备方面,采用变频泵以减少噪声、选用低噪型机组、发电机房等设置隔声减振措施;部分设备用房靠周边布置,以植被降低建筑共振及邻近影响、加强通风效果;机组与楼地面连接进行隔噪减振处理,避免影响相邻住户;另外部分采用埋入式布置在景观绿化中处理成环境小品,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如中水系统等。2环保建材作为建筑围护体系的填充墙,建议采用灰砂砖砌块等环保材料;设计上尽量采用节省能源的当地建材,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物质。3污水处理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污水

8、处理后提供室外景观绿化的灌溉等;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各排水立管根据排水量采用伸顶通气管、环形通气管或专用通气立管。4废气设备用房均设计通风系统,使废气能及时排放出室外;卫生间设机械排风,通至屋顶风机房高空排放。5货运及垃圾处理住宅组团实现垃圾袋装和分类投放,沿社区道路设置果皮箱,结合商业街及公众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收集点以减少垃圾收集的影响;商业店铺和公建设单独的货运出入口兼作垃圾运输出入口;建议在施工过程及竣工使用后,设置废物回收区,回收不同种类废物循环使用。垃圾中转站设于小区下风且相对隐蔽位置,有对外单独出入口,可对外服务。8、节能设计根据项目当地

9、情况和气候特征,通过综合手法反映节能、生态的发展趋势。1、遮阳防晒为节省能源,住宅的东西方向避免布置客厅、主人房等主要功能房间,或设计大进深阳台、空中花园、入户花园以减少日晒;按照不同朝向日晒的各自特点,住宅外窗及阳台、露台大规模采用仿木遮阳百页或遮阳构架,并分别以横向或竖向相对应;公建部分位置考虑遮阳百页并与窗户间保持一定距离,阻挡直射的同时在建筑外界面形成气流通道以带走热量、降低温度;区普遍设置庭院、大面积水面并栽种大量绿化树木,住宅和公建屋顶局部架设遮阳构架和大面积屋顶花园,有助于节能降温、减少热辐射和吸热量。同时,根据节约能源的大趋势,对住户在当地利用太阳能、防止紫外线进行了初步研究和

10、考虑。2、利用和调节自然风根据-县地区的气候条件,本方案的住宅间距均能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布局以南北为绝大多数,以南偏东为辅、少量南偏西,以利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各组团围而不合、底层局部架空,结合庭院形成上下与纵横方向的辅助风道,创造自然良好的对流通风条件,以利形成穿堂风和适宜的小气候,使邻里组团的通风情况良好;加深建筑进深的同时有助于形成气流的回流空间。3、噪音处理通过空间区域的划分和立面处理,结合住宅形体多方位、多层次的变化,以及各组团的庭院空间栽植高大绿化树木,在隔绝来自外界及相互之间噪声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回声,将自身噪音的影响大幅度降低。4、其它节能措施屋顶铺设挤塑型聚苯板作为保温

11、、隔热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采用节能变压器和节能照明灯具;尽量选用高效、节能的机组和通风设备。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 备 注 建筑类别 多层建筑 耐火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抗震设防考虑 主要结构选型 剪力墙 建筑层数、总高 最高7层最高:21米建筑基底面积 16823.72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 87505.49平方米 及装修建筑构造墙体 采用180厚灰砂砖墙采用200和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地面 水泥浆地面 楼面 水泥砂浆楼面 屋面 上人倒置式屋面05ZJ001 屋 20 天窗 无 门 无窗 浅灰色普通玻璃铝合金窗 顶棚 水泥砂浆顶棚05ZJ001顶4 墙面 05ZJ001

12、混合砂浆墙面 除所有卫生间面砖墙面05ZJ001 墙 11 所有卫生间 外墙面 涂料外墙面05ZJ001外墙 24 六、建筑材料外墙和分户墙采用180厚的灰砂砖。,其余墙采用200和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位置详平面。铝合金门窗:外墙门窗。屋面:采用上人倒置式屋面05ZJ001 屋 20。 地面:水泥砂浆地面,装修留给用户自理。楼面:水泥砂浆楼面,装修留给用户自理。 外墙面:涂料外墙面05ZJ001外墙 24,位置、色彩详立面; 墙面:面砖墙面05ZJ001 墙 11 所有卫生间 卫生间墙面:铺贴20X30X5cm釉面 釉面砖至梁底;并以白水泥湿浆抹缝; 混合砂浆墙面,05ZJ001墙 。踢脚

13、:因为是毛胚房全部留给用户自理。顶棚:水泥砂浆顶棚05ZJ001顶4。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总用地面积74457.29其中一期用地面积16457二期用地面积58000.292总建筑面积87505.49其中一期住宅建筑面积29505.2二期住宅建筑面积4600.29二期宾馆建筑面积5000二期别墅建筑面积70003总基底面积18910.48其中一期基底面积4410.48二期基底面积145004容积率倍1.4其中一期容积率倍1.795二期容积率倍1.005建筑密度%25.9其中一期建筑密度%26.8二期建筑密度%25.06总绿地面积29453.78其中一期绿地面积6253.66二期绿地面积23200.127绿地率%39其中一期绿地率%38二期绿地率%408停车位个638其中一期停车位个141二期停车位个497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012006版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版 6、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