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分享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56891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案例分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季度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护理工作需要细致、慎独,但是由于工作经验欠缺,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学习这些案例,堵工作中的一个个漏洞.希望大家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件.案例1:葡萄糖也过敏,凡事不能想当然那天我科收治了一例支气管感染的患者。评估时,问到药物过敏史,该患者称有青霉素过敏葡萄糖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理解,但对葡萄糖过敏我认为这不可能,肯定是病人描述错误.一个人怎么可能对葡萄糖过敏呢?我们吃的食物在人体内不都是分解成糖了吗?我从来没有见过葡萄糖过敏.我坚持认为是葡萄糖里加了药物导致过敏。因此,在首页上我没有填写葡糖糖过敏该项,医生也只知道患者青霉素过敏.当我遵医嘱为患者输上葡萄糖为溶

2、媒的药物时,患者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幸好,经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后来进一步病史询问中,了解到患者曾多次发生葡萄糖过敏,每一次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想当然造成的.体会:虽然该患者痊愈出院,但只要想到该患者如果发生意外,我就不寒而栗,医疗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我难辞其咎。我曾经询问了,但没有与医生沟通,轻视患者的主诉,而我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我想当然.案例2:规范医嘱,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这是发生在化疗科的真实故事。某种化疗药的常规用法是d1、d8,用药共两次而已,因为该药物半衰期的问题,若第二天继续用药,会导致体内浓度过高。结果一个新医生开成了XX 药 d1d8,第二天用药时,护士没有发现问题,

3、直接就打上了,结果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过了不久,又发生医生开对医嘱d1、d8,但是护士用错药.。第二天护士直接给病人用化疗药。结果家属发现了,问:上次是第八天才打这个药,这次要连续打吗?护士匆忙换下,吓了一身冷汗,一个标点符号也会要人命。体会:d1、d8的用药医嘱不宜写成d1d8,应该写成XX 药第 1 天,第 8 天.当然,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还要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自己学习、掌握其知识。即使医生医嘱有误,护士也能及时发现,并且阻止错误发生。案例3:禁食注射胰岛素,突发低血糖反应我是一名新护士,遵医嘱早餐前半小时给病人皮下注射了胰岛素,但这个病人早晨有空腹的检查要做,病人没有说,我也

4、没有注意到病人床头的早晨禁食的牌子,结果病人在检查的路上就发生低血糖了,幸好家属带来糖在身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体会:床边有早晨禁食的牌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早晨需要空腹的除了做检查,还有其它的项目,像当日手术等等。给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如果护士能多说两句,比如跟病人或家属交待半小时内进食等.这时候大部分病人肯定会说早晨不能吃东西,因为今天要进行*。这样的话,护士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请示医生并补救。案例4:资深护士的提醒,呕血咯血搞不清胸外科夜班,一名食管癌术后 2 天的病人,术后一直很平稳,胃肠减压(通过右鼻孔)引出暗红色血液,量也不多;有咳嗽,无咳痰、咯血。夜间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带泡

5、沫血痰。胃肠减压量 2 小时增加了 200 多毫升,血性液颜色较为新鲜.左鼻孔出血,也为鲜红色血液.给了止血药,病人还是出血不止。家属反复来找我去看,我立即打电话请示了那个诊疗组教授(当时并没有说鼻孔也出血)。教授首先考虑是吻合口出血,于是急诊行胃镜检查。结果吻合口及残胃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阳性结果,我发蒙了。值班资深护士和我说:会不会有鼻出血?弄胃管时有没有很费力?。我立刻醒悟,急请耳鼻喉科会诊,结果发现真的是后鼻道出血,给予填塞止血。第二天早上交班,主任还表扬了我,说我临床护理观察仔细。体会:临床经验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机会遇上这些特殊案例。那么,日常的学习、积累、观察就尤为重要了

6、。比如这事虽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如果我身边的同事主动来学习、请教,那么以后她们碰上这种案例,就不会一头雾水了。案例5:提醒检查不能省,经验行事风险高一位朋友的儿子因头皮上长了一个小包块,特来我院让我诊治。我认真检查了一下,见包块只有黄豆大小,表皮稍有色素沉着,边界清楚,有活动性,质度中等,无触痛。考虑是一个良性肿瘤,马上就在局麻下做了全切手术。手术切下来的肿块也有边界,当时认为是良性肿瘤,觉得没有必要作病理检查,也想为朋友省一点钱,顺手就将切下来的标本丢到污桶里.这时巡回护士过来问我要标本。我说:肯定是良性的,不要做病检.护士说:还是做一下病检好,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她马上弯腰把标本从污桶里拣出来

7、,洗干净用福尔马林浸泡好.我看到她这样认真,就还是按规定将肿瘤标本送去做病理检查了。一周以后,创口拆了线,愈合良好。这时病理报告也出来了,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报告是恶性黑色素瘤。我认为不可能,朋友为了慎重,决定再送省医学院重新病理检查,结果依然是恶性黑色素瘤。患儿马上开始放射治疗,虽经各种综合治疗,不久还是全身多脏器转移,八个月后死亡。体会:从这件事情,我被这位巡回护士的办事精神感动,更重要的使我认识到,医生不要光凭经验行事,必须按医疗原则办。感谢这位护士,挽回了一次不该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6:抽血位置要注意一名患者低血钾,给予静脉持续泵入补钾,并复查监测血钾.白天查血钾还偏低 3。2 mmol

8、/L,结果晚上 8 点复查就 6.9 mmol/L 了,仔细看了报告,没标溶血。当时考虑患者有心律失常病史,立即给予静推葡萄糖酸钙降血钾,后来复查又低了下去:3.4 mmol/L。当时没想明白,结果第二天主任查房问:昨天抽血是从哪边抽的?汗。. 原来护士抽血时,新来的护士是从泵钾的那条静脉近心端抽出来的。.。.。体会:护理操作需谨慎,不要违法基本原则,你的不专业举动会酿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切记:抽血不能从输液一侧肢体抽取。二季度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时间:2017-05-31地点:妇科宣教室参加人员签名:姓 名签 名姓 名 签 名姓 名签 名奚珊静金云峰黄佳慧戴丽娟沈倩倩张诺彬马莉陈建琳李慧曹玉荣案例

9、1:吸氧管也会漏气,操作细节别忽视一肺心病患者,长期卧床、吸氧,病情平稳。突然一天主诉心慌气短胸闷,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值班医生共做 3 次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查心肌酶均正常。急查动脉血气,血氧分压较前所查明显降低,为 I 型呼衰,先后多次给予西地兰及速尿静推,并开大吸氧流量均无改善.值班医生怀疑有无肺栓塞,请示上级医生做肺 CT 及肺灌注显像,上级医生指示:先查一下吸氧管有无漏气.经查,原来之前更换的新的吸氧管漏气了。重新更换吸氧管后,患者明显好转。体会:护理工作无小事,这事本可以很容易就避免,却让大家折腾了半天。吸氧虽然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项目,护士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呀。病例

10、 2:测体温不测脉搏?当心。一位手术后病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医生很纳闷:不记得病人有心脏病呀.医生每天查房时都要看一下体温单上的生命体征,再次检查病历,发现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而在体温单上脉搏记录每天每次都是 80 次/分左右。不敢说护士有什么责任,但据说,有很多护士每天在测量病人体温时并不测病人的脉搏,只是靠目测病人的状态来估计脉搏的次数。这样的护士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提醒:护理工作需要有责任心,理解并记住慎独两字。病例 3:测提问多思考,及时发现传染病护士为一位高热待查的病人测体温,T:39,护士又查脉搏,P:80 次/分.护士警觉了:为什么体温那么高,脉搏却那么慢呢?有问题

11、,会不会是伤寒?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升高 1,脉搏应该增加 10 次左右呀。护士赶紧对病人说:撩开你的衣服看看-发现胸部有疹子。护士找到医生,医生采纳了护士的意见,做了相关检查,确诊为伤寒,转入传染病医院治疗。提醒:理论联系实际,会思考的护士是个宝。病例4:体温异常,排除人为因素一女性病人,发热待查,体温最高可达 39 以上,一般状况较好。查遍了相关项目,就是找不到发热的原因,医生很挠头,反复会诊。某日,一位护士休假结束上班,听说了这样的病人,心里起疑,试体温时在旁边守着,结果体温 39.3。过了一会儿,护士换了一个体温计再次试体温,体温变成了 38。5。护士要求病人换个腋窝再试一下,结果:

12、体温正常。后来经病人身边的其他患者透露,原来病人在试体温前先用热水袋加热腋窝后再试体温,使体温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知道.提醒: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病例5:测血压按医嘱?需随时评估一个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住在单间病房,住院已近一月,基本情况稳定,但家属要求上特护。一天晚上,家属要求测量一下血压.护士说,血压是按医嘱测量的,现在不需要测.家属很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护士接到了一个电话,出去了一会,让值大班的护士帮忙看一下.凑巧,来了一个病人,护士又走开了,就这一会的功夫,病人昏迷了,再次出血,尽管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的生命算是保住了,但一场医疗纠纷在所难免.提醒:任何时候

13、,都不能疏忽大意,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病例 6:病情变化未汇报医生,护士担责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坐着没动。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也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判定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提醒:患者有异常征象,即使医生在旁边也应汇报并记录。三季度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时间:20170711地点:妇科宣教室参加人员签名:姓 名签 名姓 名 签 名姓 名签 名奚珊静金云峰黄佳慧戴丽娟沈倩倩张诺

14、彬马莉陈建琳李慧曹玉荣缪乐病例 1:身份核对不到位,输血致溶血反应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 O 型血和 B 型血.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 O 型血,一袋是 B 型血。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了血。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结果大家知道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应。提醒: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姓名,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随意调换.病例2:输血有风险,记录莫随意有一位病人,在住

15、院期间进行了输血治疗。出院后,检查出了丙肝,就来追究医院的责任。结果,临时医嘱单出了问题:血库记载,病人输血 6 次,而医嘱单医嘱 8 次。据回忆,病人确实只输了 6 次血,另外 2 次因为没有血而没输成。医生有没有及时标上DC。但是,8 次医嘱都盖章了,是怎么回事呢?本来,血没输成,护士并没盖章。后来,护士在整理出院病历时,发现有两处医嘱没盖章,护士手一勤,把章补上了。结果认定:输血 8 次-丙肝是另外两次不规范输血所致。提醒:不可漏记,更不可随意补记。病例3:输液未巡视,药物外渗处理不及时夜班很忙,一护士在病人的脚上打上甘露醇,期间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血管外,也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马上用 50% 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 3 天,才消肿,没导致坏死。记住:如果忙得实在顾不上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说: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则会坏死。如此,若输液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