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56735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一下期末复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东市陈尚义小学数学学科备课专用纸 第八单元 课题 期末复习(1)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内容:书第100-101页的第1-7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复习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复习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和认识人民币。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2、回顾:计算方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2、:满十进一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退一作十认数方面:100以内数的认识:组成、读写、顺序和大小的比较量与计量方面: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角、分 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几何方面的知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统计方面:分类整理随机性数据二、查缺补漏训练: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1)要求: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2)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3)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3、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小结。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4、复习认识图形和简单统计(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

4、?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2)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独立完成。5、复习人民币:(1)出示第7题。(2)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4)独立完成后汇报。三、综合运用提升: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两位数的单数,一共用了6颗珠,这个单数最大是

5、多少?四、全课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补57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期末复习(1)计算方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满十进一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退一作十认数方面:100以内数的认识:组成、读写、顺序和大小的比较量与计量方面: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角、分 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几何方面的知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统计方面:分类整理随机性数据家作:当教学后记:启东市陈尚义小学数学学科备课专用纸 第 八 单元 课题 期末复习(2)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内容:第101-102页的第8-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

6、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教学重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提问回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许多口算本领,谁记得我们学了哪些口算?2、共同梳理: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查缺补漏训练:1、复

7、习20以内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第8题。(1) 提问:你能很快的列出算式、说出口算得数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 同桌练习: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3) 看卡片口算15、16、17、18减几。第9题。(1) 在1分钟内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提问:哪些同学有问题?说说错在哪儿,在改正。2、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第10题。(1)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 观察,找规律,横着看,你有什么发现?55+30 55-30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再把它和一位数合起来,十位变了,个位不变。55+3 55-3 两位数加

8、减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在把它和整十数合起来,个位变了,十位不变。55+8 55-8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个位满十,十位就多了1;个位不够减,十位就少了1。(3) 竖着看,你有什么发现?第11题。(1) 谈话:你们想不想做游戏?那好,请同桌的小朋友像教材上这两位小朋友一样,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 同桌游戏。(3) 集体交流,开火车直接报得数。第12题。(1) 下面我们再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 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12道口算练习。(3) 校对,及时纠错。第13题。(1) 学生读题,明白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2) 学生独立

9、解答后说说解答每一题是怎么想的。(3) 比较三道题,说说有什么异同。三、综合运用提升:在一道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他们的和加起来是20,这两个加数的和是( )。四、课堂作业:补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二次备课板书设计:家作:当教学后记:启东市陈尚义小学数学学科备课专用纸 第八单元 课题 期末复习(3) 第3教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内容:第103页的第14-16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10、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1、谁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类型的笔算?能不能举一个例子?笔算不进位加法 例:45+23笔算进位加法 45+26笔算不进位减法 45-23笔算退位减法 45-262、提升思维:(1)观察两道加法算式,思考:45+2,当个位上是哪些数时,这个算式是不进位加法;当个位上是哪些数的时候,这个算式是进位

11、加法。(2)观察两道减法算式,思考:45-2,当个位上是哪些数时,这个算式是不退位减法;当个位上是哪些数的时候,这个算式是退位减法。二、查缺补漏训练:1、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43+25= 8654= 75+7=43+28= 8558= 757=(1)学生独立完成,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2)谁来说说你的发现?(3)你觉得在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4)汇报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看清数字,在列竖式时不要抄错数字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16+53= 32+29= 93-42= 86-17=16

12、+35= 23+29= 93-24= 68-17=(1)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3)交流:你能说说每组题有什么异同吗?(4)说说你想提醒大家在做题时要注意什么?3、第16题。(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请大家在两分钟时间内完成练习。(2)校对,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三、综合运用提升:5个鸡笼里一共关着15只鸡,每个鸡笼里关的鸡的只数都不相同,你知道每个鸡笼里各关了多少只鸡?四、课堂作业:补59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期末复习(3)43+25= 8654= 75+7=43+28= 8558= 757=家作:当教学后记:启东市陈尚义小学数学学科备课专用纸 第八单

13、元 课题 期末复习(4) 第 4 教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内容:第103-104页的第17-20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开放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开放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实际问题的解决。谁来说说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有几步骤呢?1.审题2.找出数量关系3.列式计算4.口答二、查缺补漏训练:1、复习求和与求加数的实际问题第17题。(1)学生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要求列出竖式计算。(3)比一比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