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56197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手册.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知识宣传手册 生物系分团委、学生分会 2023年9月防震减灾篇中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太原更是在地震带之上。想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大家还记忆犹新。如何在地震中减少损失,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大家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在劫难降临时才干临危不乱。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断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限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2、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同样,对地面导致的破坏限度也不同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中国地震火山分布带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

3、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第一章 地震的前兆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涉及井水、泉水等。重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忽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

4、变味道。 2、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规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重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也许有所不同。随着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映。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也许通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可以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

5、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干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映 动物 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恐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忽然惊跑 。3、气象异常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经常出现反常。重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

6、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如: 浮云在天空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届很容易被人们观测到。 4、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本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假如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称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

7、。掌握地声知识就有也许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防止效果。 5、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平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连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随着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导致不同限度的危害。 6

8、、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随着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

9、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尚有地裂缝、地陷等。 第二章 地震中的逃生1. 假如在平房里,忽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假如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假如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由于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

10、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规避。 3假如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恐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假如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由于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假如在公共场合发生地震,不能惊恐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假如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猫,狗和小孩子在碰到危

11、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你也应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微的挤压。8.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假如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并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导致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9.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朴地滚下床。床的周边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12、。10.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在门口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如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11.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物摇摆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导致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由于地震而断裂,还会由于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12.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途径被阻挡的也许性就越大。13假如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

13、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发明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第三章 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天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导致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要哭喊、暴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

14、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发明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假如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边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测周边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尽量保存体力。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者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4、假如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

15、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后的互救方法: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管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长不应有的伤亡。一方面通过侦听、呼喊、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佳用手一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