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55911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复习要点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

2、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

3、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重点词语的解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

4、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增其旧制: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场汤: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

5、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岸立汀兰:蓝,香草

6、。汀,水中的小洲。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

7、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积累文言知识:1.一词多义。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8、 此乐何极(穷尽)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2.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3.词类活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4.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5.特殊句式。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9、。(状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吾谁与归?(宾语前置)6.流传至今的成语。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政通人和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一)1、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1)胜状_ (2)骚人_ (3)去国_(4)仁人_ (5)庙堂_ (6)微:_2、写出文段中的四对反义词:(4分)(1) _和_ (2) _和_(3) _和_ (4) _和_3翻译文中画线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现代汉语:(2分)译文:_ _ _ _ _4文章末段提到的“二者之为”是哪二者?试找出原文句表示。(4分)答:_ _ _ _ _5文中的“进”是指_;文中的“退”是指_。(摘录原句填空,4分)6文段中体现全

10、文主旨的句子_ _ _。(2分)【1(1)美好景色 (2)诗人 (3)离开国都(京城) (4)品德高尚的人 (5)朝廷上 (6)没有 2(1)喜 悲 (2)进 退 (3)先 后 (4)忧 乐3略 4(1)“感极而悲者矣”;(2) “其喜洋洋者矣”5居庙堂之高 处之远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或异二者之为C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 处 之远则忧其君 2 解释文中加点词: (2分)尝:_为:_以:_则:_3“古仁人”指什么人?联系全文看这里说的“古仁人”是与_ _相对而言的。答: (2分)4“二者之为”

11、是指什么?(用上面词语概括) (1分)答: 5文中是怎样概括“古仁人之心”的?(1分)答: 6文中的“进”指_ _,“退”指_ _。(2分)7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成现代汉语。(1分)译文: 8 形式上看,“吾谁与归?”是 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 _9表达作者阔大情怀、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 _ _。(1分) (三)1、选出对文中对比手法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A“迁客骚人”情怀与“古仁人之心”的对比。B“春和景明”的美景与“霪雨霏霏”的悲凉景色的对比。C“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两种心情的对比。D“先天下之忧而忧”与“ 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2

1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增其旧制: (2)属予作文以记之:(3)前人之述备矣: (4)去国怀乡:3、范仲淹借此文来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 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2分)4、“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3分)【1、D 2、规模;通“嘱”,嘱托;详尽;离开。 3、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在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

13、抱负。 4、略(可围绕政治理想或旷达胸襟或远大抱负或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 微斯人,吾谁与归?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1D2(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