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55891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应对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 当代中国周边外交正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周边环境的大变化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周边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这些重大变化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做多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是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必要条件。一、我国周边地区形势的基本概况中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中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

2、出不同态势,即西、北方向趋于缓和,东、南方向则突显出激烈的磨擦与动荡,而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周边政治格局则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具体说来,由于我国邻国众多,地缘矛盾自然也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现阶段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主要有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竹岛之争、朝鲜半岛核问题、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海“海权”之争等,虽然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着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周边格局主体态势还是良好的。二、今年我国周边形势的新变化

3、2010年我国的周边环境可以用局部矛盾不断来形容,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年初的韩国“天安舰”事件到年中的中日钓鱼岛之争再到近期的朝韩相互炮击,无不考验着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周边地区局势所发挥的作用。围绕美韩黄海军演和“天安舰”事件,中国与韩国的关系曾一度相当敏感。而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的事件,直接导致中日关系由“暖春”跌至“寒冬”。与此同时,东南亚岛国对南海虎视眈眈,菲律宾总统更是高调声称,如果中国要宣示对南海拥有主权,东盟将一致反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扬言美国要做亚太地区领导者。此外,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中国与印度也时不时地产生一系列低级别的外交争议,印

4、度媒体的“中国威胁论”有增无减。正在继续的朝韩炮击事件又将全球的目光吸引至东北亚,同时也将中国再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如此看来,作为中国地缘政治的核心,中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三、如何应对我国周边形势的新变化针对中国目前的周边形势,中国首先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实际上,我国目前在领土问题上存在着一种两难局面。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决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事态过分扩大,影响周边局势的稳定。毕竟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刚柔并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味的强硬态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一再地妥协

5、退让则会后患无穷。总之,为了应对我国周边形势的新变化,除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还要从整体着眼,从长远利益着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卑不吭,而在末枝细节上,则要学会软化处理,拿出更大的诚信,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互利互惠,以形成对周边国家的向心力。 二、正确应对周边地区形势,必须牢固树立辩证思维方式 提高科学判断周边地区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只有在辩证思维的指引下,才能有助于我们树立周边地区形势的“四看”法则。 一看综合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面把握周边地区形势,要坚持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消长,总体趋势与局部问题并立。第一,要有宽广视野,

6、切忌“以偏概全”。20世纪60年末,鉴于对周边形势的判断过于严重,中国一度将国民经济纳入战备轨道。第二,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当前周边环境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风平浪静”。有不少学者认为,新时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呈现“东急、南忧、西乱、北稳”之态势,这种分析具有一定道理。第三,要“内外互动”,即考虑到域外力量。江泽民明确指出,“美国位于西半球,虽然不是我们的邻国,但它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关键因素”。6例如,美国“大中亚战略”的出笼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增添了新的变数。坚持用联系的眼光观察周边环境,有利于妥善应对周边地区的各种外部因素,做到趋利避害。 二看变动性。“天下大势,分

7、久必合,合久必分”。周边地区形势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如国际力量的对比,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同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是变动的,中国务实有效的睦邻友好政策为越来越多的周边各国所理解和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周边地区形势的变化往往蕴涵一定历史机遇。例如,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使中国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日益明显,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通过跨越式发展来追赶先进的机会。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周边地区局势,善于从周边环境的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有利于以开阔胸襟和远大眼光推动中国周边外交更上一层楼。 三看稳定性。周边地区环境即使错综复杂,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判断周边地

8、区局势的关键。只要大国关系不出现重大变化,周边地区的总体发展趋势就会保持稳定。历史经验表明,一次或者几次偶发事件,不会迅速从根本上改变周边地区的总体趋势。凡是成熟的大国,其周边外交政策必然具有一定连续性。十七大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7“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着力把握周边地区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不盲目“随波逐流”,才能有利掌握应对周边形势的主动性。 四看全球性。周边地区局势是国际大势的一部分。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应对周边地区形势的重要前提。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

9、和平与发展的转换。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虽然“冷战结束了,但人类长期面临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要问题远未解决”。8十七大重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9在当代中国,和平与发展将长期处于支配、制约其他战略目标的地位,决定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走向。 一句话,“风物长宜放眼量”。科学判断周边地区形势,应学会长时段思考。邓小平指出:“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10这段充满睿智思想的论述,对于正确应对周边地区局势的“变与不变”,增强判断周边地区形势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