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57825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父亲的菜园.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一、抓重点词父亲是怎样重开菜园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概括父亲怎样重开菜园的一个重点词语。学生默读课文,找到重点词“精心伺候”二、理清层次请大家仔细读文,看看课文第二部分从哪几个方面写父亲精心伺候菜园的。(1)(第2段)细心翻地。(2)(第3-6段)豌豆肥土。(3)(第7段)四处拾粪。三、逐层精读1、读第一层,其他学生思考:从哪些语句看出父亲“精心伺候?(1)幻灯片出示两个重点句子:每天天色未明一小片刚翻过的黄土地。(2)文中只写了作者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看到父亲辛劳一周后的成果一小片刚翻过的黄土地,并没有直接具体写父亲是怎样翻地的,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联

2、系生活实际,想象父亲是怎样细心翻地的吗?2、学生分角色读第二层,教师指导学生读读人物对话的语气、感情。3、父亲都做了什么?我有什么反应?父亲是怎么说的?事实证明父亲做的说的有没有道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种豌豆:似信非信;翻豌豆:疑惑不懈。幻灯出示: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的,我们不能光顾眼前。4、指读第三层,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谈父亲怎样精心伺候菜园。5、指读后,回答:父亲重开的菜园究竟什么样呢?幻灯片出示: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一片诱人的翠绿。指名读幻灯片上的文字。6、教师相机出示课后积累的名言。四、再读课文,回忆整体。为什么课题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呢?生

3、谈自己的理解:因为父亲为重开菜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五、作业1、写词语。2、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精心伺候细心翻地豌豆肥土四处拾粪种豌豆似信非信翻豌豆疑惑不懈亲情导入,激发情趣1.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2.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3.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设计意图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

4、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4. 出示提纲,指导自读(1)初步阅读,读通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自学提纲中的方法提示,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夜航中的罗盘,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减轻了学生阅读时的负担。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1. 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2. 读第一、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3.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

5、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4. 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5. 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同桌或小组内交流。)6. 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资助学习和探究。

6、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1. 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3. 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贫瘠:土地薄,不肥沃。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4. 讨论感悟,指导理解句子。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

7、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读懂一些内容,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家有菜园吗?是什么样的?一片翠绿的菜园,给予了我们一家人多少新新鲜鲜的蔬菜。我们在品味美味的同时,是否感受到了劳动的美好呢?一位父亲也为自己的家人开垦了一片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看看我们

8、读了文章后能不能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文,出示自读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试着理解不懂的词语。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情况。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4)检查读文情况。二、抓住重点,精读探究1、父亲为什么要开垦菜园?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父亲的菜园最初是什么样的?后来变得怎样了?板书:贫瘠碧绿的翡翠3、出示问题,合作探究。是什么力量使父亲的菜园由贫瘠变得像一块碧绿的翡翠?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2)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

9、段画出来。“每天天色未明直到傍晚”从早忙到晚,工作时间长,说明父亲为了这块地付出了许多辛苦的劳动。指导朗读。“四处拾粪,精心伺候”说明父亲非常热爱这片土地。还有哪些语句也说明父亲对土地的精心伺候。3)体会父亲两次说话的含义。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当然会,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的。告诉我一个人生哲理,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

10、获。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块菜地经过父亲的精心伺候后,由原来的贫瘠变得土质肥沃,菜蔬茁壮,与周围荒凉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这正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成果。也正是父亲的劳动才使我家一年四季果蔬不断。(板书:坚持不懈勤劳)经历了这样一番曲折和艰辛,当我们一家面对这一片四季翠绿的菜园时,我们是怎样的快乐与自豪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如果最后一段不写,写到第7自然段就结束了,可以吗?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这段起到了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更是对劳动的深情和赞美。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现在你知道父亲身上这股神奇的力量

11、是什么?看板书总结。此时,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在本上写一写。怀着对父亲的爱和对劳动的赞美,再来读一读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识记生字,书写生字,明白文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而不叫我家的菜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理解文题。把文章的题目改为我家的菜园,可不可以?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二、识记生字你都记住了文中的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三、指导写字。说说文中哪些字比较难写,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1、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的精神。2、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3、所选的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五、积累语言。把令你感动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六

12、、积累名言警句。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谢觉哉七、读写结合,进行练笔。写一件能表现爸爸某种精神的事。板书设计父亲的菜园坚持不懈贫瘠碧绿的翡翠勤劳 2012-02-22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品读“伺候”,感悟品质。 1、细读课文,思考:父亲是怎样精心伺候菜园的?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的言行的句子,品读。 (1)启发想像:每天天还没亮,父样就扛着锄头,

13、挑起箢箕到山上去,他会干些什么?坡地上的草很厚,很杂,他会怎样做呢?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劳作一天的父样怎样?这句话怎么读? 指名学生读句子。师相机点评。 (2)父亲没有气馁,引导品读:“气馁”是什么意思?(失掉勇气)父亲没有失掉什么勇气?(重建菜园的勇气)为什么说岩石很“可怖”?“没有气馁”的父亲是怎样做的?怎样给这段话取个小标题?砌墙垒土)读着这段话,你觉得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勤劳、执著)读着“父亲笑了”, 你又觉得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乐观、朴实)这段话你怎么读? (3)引导品读:为什么说这片豌豆是荒地拼了命才养出来的?(极言土地贫瘠。)在一个普通农家饭桌上没有新鲜蔬菜的日子里,在“我”家饭桌上的菜碗总也盛不满新鲜蔬菜的日子里,在“我”正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的时候,父亲却把一片新鲜的豌豆翻到了泥土里,你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吗?从中,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不计得失,考虑问题长远。)这段话,你打算怎么读? 3、梳理思路:把“贫瘠荒凉的坡地”伺候成“碧绿诱人的菜园”,父亲做了哪些事?我能按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