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555780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多媒体教学设计 眉县城关二中 王卫国一、 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互动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推理论证的必要性和掌握基本数学理论的证明技能,更进一步去体验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二、 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2、能力目标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定理的结论3、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

2、现实事物与数学模型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的观点的教育。4、情感目标利用制作的Flash动画课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三、 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这堂课启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四、 教学对象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思维以及推理能力,但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因而可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借助一些现代化教育辅助手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思维潜力,从而做到教与学的充分和谐。五、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策略】课堂组织策略:组织学生回顾已经

3、接触过的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逐层展开讨论,分析证明定理,并精心设计例题、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推理论证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和推理论证等手段,获取科学的推理和论证的基本方法。辅助策略:借助“Flash动画”平台,向学生展示动感几何,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难题,提高学习效率。 【教法学法】本节课以“问题情境模型演示例题分析应用体验” 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出发,提出定理的论证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推理论证以及应用

4、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探索,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论证、应用体验”的过程,以此发展学生推理思维以及论证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要创意思路】:1、 用实例引入新课,培养

5、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3、 以学生为主体,应用诱思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 利用变式练习和开放型练习代替传统练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5、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揭示几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概念本质属性。六、 教学媒体设计:“Flash”动画课件:主要包括:揭题页面教学过程主页面结束页面,其中页面所配音乐由明显的按钮可进行即时音量控制。(后附教学过程媒体使用操作流程说明)七、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 提出问题:三角形中位线以及性质定理2、 怎样证明1、 回答问题: 2、 思考并回答问题,产

6、生质疑。1、复习旧知,以旧带新2、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课的学习。【新授探究】1、 课件演示中位线(直观展示)2、 课件演示性质定理及其证明3课件演示作法(直观操作演示)1、观察并回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2分析中位线定理的命题组成、猜想并尝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熟悉中位线的正确做法1、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正确分析试证明有效的前提3、培养学生推理论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例题精讲】课件展示例题1、出示例题一(实际问题的模型化和合理组织推理过程)2、出示例题二(思路、过程分析以及多样化解题方法总

7、结)【习题精炼】1、课件出示:交互式填空题和选择题2、课件出示:解答题1、通过交流讨论完成解题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价。2、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并从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3、尝试解答。1、学会从实际问题中识别分解出表示定理的基本图形。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3、通过尝试解答,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总结、扩展】看书、小结。(学生自由发言)再次明确重点、难点,完成知识与方法建构,产生后继学习的激情。【布置作业】欢快 记录巩固所学愉快 结束八、 附件:(多媒体课件使用操作流程说明)1、提问结束引入新内容后打开课件展示:揭题页面并自动转入教学主页面待选操作。退 出练 习(按钮3) 2、待选主操作页面如下:例题分析与讲解(按钮2)中位线及其性质(按钮1)选择点击并显示相应内容中位线性质以及证明概念中位线作法3、点击按钮1进入操作页面如下:返回选择点击并显示相应内容例题(一)例题(二)例题(三)4、点击按钮2进入操作页面如下:返回返回选择点击并显示相应内容解答题填空题选择题 5、点击按钮3进入操作页面如下: 6、点击退出按钮友好结束授课。 *、授课过程各环节结束时点击返回按钮都可回到主操作页面。各环节中每一步骤展示会自动出现“下一步”操作按钮,点击即可实现即进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