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5523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姓名: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蕴含了

2、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7.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

3、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8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9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_10.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11.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答:_12诗的最后两句

4、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_二、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

5、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6)下片 , 二句,

6、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8)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 之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 以及思乡报国的感情。(9)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10)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答: 三、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

7、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个即可)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5.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8、。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9、(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_。(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简要分析。 五、 五。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3)“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属双关语,暗指。 (4)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