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55114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 1301010216天津城建大学结课论文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学生姓名雍直昱班级13级建筑2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学院2015年12月23日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摘要: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 、富有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关键词: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特点;原因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2、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

3、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

4、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在东方传统文化积淀下,插花花艺逐渐形成了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意境鲜明、色彩淡雅等风格特点。具体如下:1.1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5、1.2 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1.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如清代沈复说:“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

6、表现力。1.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1.5花材人格化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

7、态度。在插花创作中,根据主题选用,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1.6重视季节特色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1.7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东方插花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协调。插花作品只有陈设在与其相适应的环境中,作品优美的形质特色的主题思想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插花作品的创作,只有综合考虑环境的具体功能、体量、色彩、陈设位置、布置要求等情况进行设计,才能创作出合乎需要的优美的插花作品。2 西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受其传统文化、民

8、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西方式插花形成了几何形状、用花数量多、色彩艳丽;富有理性等特点。具体如下:2.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健全的精神源于健全的身体,产生人的“自我崇拜”,崇尚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以人为本,宣扬人性,追求个性自由,喜欢开敞外露的艺术风格。这与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含蓄的“藏之愈深,其境愈大”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2.2注重花材整体的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着重欣赏整体华美的图案和色彩。2.3基本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西方插花的主要构图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对称式的有等腰三角形、倒T形、扇形、半球形、球形、菱形

9、、椭圆形等;不对称式的有不等腰三角形、L形、S形、新月形等。花材排列较密集而整齐,形成丰满规整的各种图形。2.4作品中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丰富西方插花作品,为完成色彩缤纷的规整造型,使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较高的成就,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2.5通过外表形式表现作品主题西方插花作品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的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的主题,用十字架形的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出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3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原因3.1 东方插花艺术特点原因分析3.1.1 东方插花艺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与东方的哲学、美学、文学、诗词、绘

10、画、建筑、园林等紧密相关。同时东方人的性格,比较内向稳重,喜欢较含蓄的东西。所以东方插花富有意境,有东方文化的内涵。3.1.2 东方插花因木本植物花材应用的比较多,所以在色彩搭配上比较清淡、素雅。这也与东方美学有关。3.1.3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在书法、绘画、诗词赋、戏曲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东方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艺术,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东方插花艺术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它们无论在结构布置、线条处理还是在表情达意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东方插花中木本枝条应用比较多,所以东方艺术插花十分注重线性材料的表现力,运用枝条的不同形态表现不同的外延美。3.1.4 儒家学

11、说的影响。公元前 200 多年,我国插花艺术发展的先秦原始阶段,这时期孔子的儒家学说已经形成,它对中国文化影响极深,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喻意人的品性之风开始流行。这种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的观念主导了中国近 3000 年的花艺文化观。封建文人深受儒学经典精神浸染,总是企望“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价值,但为官仕途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当他们仕途受阻, 内心郁闷时, 插花艺术把人的情欲导向了内在反省,这在人生情操的自我修养上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寄情于插花艺术当中,逃避现实生活,却也丰富了插花的内容。3.2 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原因分析3.2.1 西方插花与东方

12、插花迥然不同。西方插花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民族风貌及喜好的影响,西方插花崇尚征服自然的威力,喜欢开敞外露的表现,体现在插花艺术上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表现的形式美和色彩美,并以外形表现主题内容;注重追求插花作品的块面和群体的艺术效果,而不太讲究花材的个体线条美和姿态美,尤其不讲究枝叶的表现3.2.2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可以回溯到古埃及。古埃及的金字塔及这种几何形的建筑给西方文化极大的影响。西方哲学始终是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看待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的,如“黄金分割”的美学原理,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寻找美的因素,想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

13、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艺术又接受了解剖学、色彩学和透视学等科学成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在插花艺术上,形成几何形、图案式插花,强调理性和色彩,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图形,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装饰性强,在节日里摆设更增添热烈气氛。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往,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取。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参考文献1 王绥枝.论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手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J.城乡建设,2003(19)2 王少蓉,姚冬梅.西方式插花艺术.现代园艺J.2011(1)3 沈鹏飞.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 夏晶晖,李毅.浅谈东方插花历史及其风格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 吕宏哲.中国文人插花J.花木盆景,1996(5)6 沈玉萍,王春华,范各君.浅谈插花艺术中的民族风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6)7 黎佩霞,方燕萍.插花艺术基础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