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550130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这本书颠覆了我许多固有的思想,一口气看下来着实震撼了我,令我一下子难以消化。无论思想正确与否,这本书都诱惑着我去尝试去实践,毕竟人类都渴望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者,它正对我下怀,对于我人生目前所处阶段的困惑一一破解,所以我很想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很容易被误解为心灵鸡汤文学,翻阅后才发现每个观点都是炸弹。 整本书是以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由浅入深徐徐展开的,读起来轻松自然。青年的一次次驳斥正是读者当下的疑惑,哲人通过耐心地解释,让我们逐渐掌握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人生哲理。 首先,本书反对原因论,即不同意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这样人们会认为现在的我是无法改变的。本书主张

2、目的论,即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因此人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说某人现在极其自卑,严重到闭门不出,与社会脱节。 持原因论的人会认为一定是小时候父母对他极其严格,从不当面表扬,原生家庭的影响一时是改变不了的。 而持目的论的人则解释为,他一直闭门不出,父母会担心,这样就会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走出家门,他就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没人会重视自己,他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我不太同意所有事情都用目的论来看待,我依然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成长是有深远影响的。但是我支持书中哲人所说的,人是可以改变的。 可人为什么不选择马上改变呢? 书中说,人不是无法改变,而是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因为如

3、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来难以预测,生活会充满不安,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往往选择了后者。 真是一针见血啊,我的内心就是这样的OS。每当我遇到没有把握的事情,要么退缩,要么恐惧,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为它勾勒了完整的具象。 实际上经历之后,要么什么都没有发生,要么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脑回路走。 如此我便又会懊恼自己瞎担心,白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还因为缺乏勇气没有争取到自己想争取的东西。 所以,我不能一直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而要敢于摈弃现在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那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心啊! 接下来怎样一步步巩固我的决心呢?书中哲人提到了课题分离这个词,也是本书对我

4、影响最大的一个词。 作者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这个观点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听说过,说要活出自我,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道理都懂,可支撑的理由都太脆弱。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书中说,因为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 在赏罚教育之下人们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即与前面的目的论不谋而合。很显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我们需要摆脱这种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那是活在他人的人生中,我们要活在自己的人生中,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即我们要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开来。 这就意味着既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

5、自己的课题被人家妄加干涉。 比如你选择信任他人,这是你的课题,而你是否被他人信任,这就是他人的课题。 比如你遇到一个毫不讲理的上司喜欢大发雷霆,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他的认可。你就会责怪,就是因为这个上司才导致我无法好好工作,目的论又显现了。 这时候如果我们学会课题分离呢?你要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课题。无论上司怎么乱发脾气,那是他的课题。你既没有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 再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可是孩子就是不听,父母就采取各种强压手段。在这里要分清,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父母的行为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如面子、虚荣、支配

6、欲等,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正是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同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本能性的欲望,但是自由就是意味着对抗这种欲望。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而且还要注意,如果对方为自己或者自己为对方做了什么,认为自己或者对方必须给予报答,这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课题分离。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对我十足冲击的观点,即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我与书中青年的反应

7、是一样的,怎么可能不对人生进行规划呢?人生正是因为有目标才过得更加有意义啊。 而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足就已足够。 并不存在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 即我们当今所说的活在当下。虽然我无法苟同人生无需计划,但是我非常赞同起决定作用的是此时此刻。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我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不如暂且试着这样去过自己的人生,看看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现在也开始慢慢相信,只要过好每个当下,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需要提前规划的,因为根本不可能。 而且不着急赶路,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惊喜悄然而至,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体验。 最后我想回到本书的本源,也是本书的核心,勇气。就让下面这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希望大家都能从本书中受到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