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4937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措施新洲镇中学 王先梅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指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差,因而常出现一些符合道德要求的过错行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适当的措施,让学校、社会共同关系孩子的成长。关键词: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学生、培养学生正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就可以说成是对小学生的一个养成教育的一个过程,那什么是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

2、为习惯和首先品质,概括的说: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要使他们认知、做事、生活,存在的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小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一、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但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此可见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 比如: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

3、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二、小学生的现状。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力差,因而常出现一些符合道德要求的过错行为,还有一个就是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本应该孩子做的事,均由宠爱他们的家长和长辈们“承包了”这样孩子们就潜移默化的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作为教师、家长有责任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然这还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家长有责任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然这还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采取适当的教育方

4、法。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自我养成教育 辩证唯物的观点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在于自己的运动,在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所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必要的,是可行的。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养成教育能力呢? 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灵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其次:需要班主任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如一个孩子白天拿了同学5元钱,回到家后彻夜难眠,思前想后,第二天回到班级,主动向全班检讨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今后自己再也不这样做了。这位同学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得到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 再次

5、:学校是孩子人生接触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地,也是培养指导和训练孩子行为的摇篮,学校必须要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造尊重学生的环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学龄儿童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发展,他们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开始从依赖趋向独立,不再完全信服成人的权威,而是逐渐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平等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尊重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要尊重学生就要客观地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每个学生各

6、方面的能力与兴趣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我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儿童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让儿童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教育儿童关心他人,使儿童逐渐认识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性。儿童对待他人的态度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不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塑造每个学生。我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为接近学生,观察学生的言行,耐心倾听学生的谈话,从而了解他们的想法,分析学生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找到培养学生的切入点,然后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他们才会无拘无束地与我谈心,从思想深处接受我,我可以

7、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3、榜样示范,言传身教在家庭里,家长做好榜样很重要,同样的在学校,小学生接触了更多的人,榜样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更加重要,老师就要以身作责。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小学生具有崇拜老师、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相当大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为学生树立起良好习惯的范例。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从学生当中挑选出优秀学生出来做榜样,评选出“文明标兵”、

8、“礼仪之星”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受到教育,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的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配合,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们行为

9、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就要做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积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和规范家长同行”的家校活动。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更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消积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时机从点滴做起,只有长期、反复、不断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工作是非常的艰巨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研究。找到更适合培养小学生的教育方法,昨日的习惯已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必将决定我们的明天,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