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54920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资料by sunshine.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童鞋们期末考个好成绩!神经精神病学总结资料题型:选择30x1分,名解5x4分,简答4x5分,大题30x1分。教员说不会为难我们,挂科历来不会太多,但考高分也不容易。选择题比较难,估计大部分病例分析。总结资料比较精简,只总结最重要的,覆盖不全的还请看ppt脑梗死&脑出血是大题,诊断(定性+定位),鉴别诊断,治疗的原则,二级预防。脑梗死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是简答或大题中的一问。定位诊断很重要,选择题里病例题会有很多,大题也会用到。此处比较难,建议多看一下。定位诊断要求说到病变的平面,病变的平面可以解释出现的体征和症状(一般是病变的最低平面)。比如巴氏征阳性,病变平面是腰膨大以上就可以,解释上运动神

2、经元出现问题,也可以精确到L?S?等等,但教员说腰膨大就会给分。 脑的定位就按ppt上的来。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症状和体征。精神病学考的不会太多,就一俩道选择题1, 选择题有的体征是对应明确的疾病,只要有那个体征选那个病就对了。例:四肢手套袜套样改变,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吉兰-巴雷综合征2, 大题诊断时要说出依据:支持的阳性体征和症状。名词解释:(会有英文,需要记住缩写和英文全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Honor征 杨光 2014/12/04按章节的1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感觉系统 要求: 检查时从感觉减退区 正常区 过敏区 从头到脚,有次序,有系统,对称检

3、查。 躯体反射浅反射 角膜反射 咽反射 掌颌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深反射 眉弓反射(Myerson征) 下颌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Hoffmann征 膝反射 踝反射 Rossolimo 征病 理 反 射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B在下,c在上是脚背,O最长是划过去,剩下的是G病理反射是由于锥体束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坏,导致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减弱造成的。婴儿期暂时反射见于1岁内婴儿,成人见于额叶病变握持反射摸索反射吸吮反射自主神经检查发汗试验皮温检查血管运动(皮肤划痕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布氏征Brudzinski征Kernig

4、征2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定位+定性)定性诊断:M: metablism (代谢)I: immunity (免疫)D: degeneration (变性) N: neoplasm (肿瘤)I: infection (感染)G: genetic (遗传)H: hurt (外伤)T: toxication (中毒)S: stroke (血管)midnights定位诊断:一、运动系统损害:锥体系 1)上运动神经元(中枢神经) 锥体细胞 锥体束 2)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 脊髓前角细胞 脊神经 脑神经运动核 脑神经 肌力的六级记录法瘫痪程度: 0-5级记住3级可以抵抗重力,但不可以抵抗阻力。瘫痪范围

5、:单瘫 偏瘫 截瘫 交叉瘫 四肢瘫(1) 上运动神经元瘫 1皮质 -单瘫-肿瘤压迫2内囊-偏瘫-伴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多见于急性脑出血3脑干-交叉瘫-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4脊髓-截瘫或四肢瘫-脊髓横贯性损伤(2) 下运动神经元瘫脊髓前角细胞-节段性迟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前根-损伤节段迟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神经丛-常累及一个肢体的多数神经,迟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所支配肌肉迟缓性瘫痪,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伴手套-袜套样感觉,如吉兰巴雷综合征瘫痪类型: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与下运动神经元(弛缓性)瘫痪的鉴别: 临床特点 痉挛性瘫痪 弛缓

6、性瘫痪瘫痪分布范围 较广,偏瘫、单瘫、 多局限(肌群为主),或为四肢 截瘫和四肢瘫 瘫(如GBS) 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减低,呈弛缓性瘫痪反射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 ()肌萎缩 无,可见轻度废用性萎缩 显著,早期出现肌束震颤 无 可有皮肤营养障碍 多数无 常有肌电图 NCV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NCV减低,有失神经电位肌肉活检 正常,后期呈废用性萎缩 失神经性改变 主要记住四点上:1肌张力增高2腱反射亢进3出现病理反射4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失用性萎缩)下:1肌张力减低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无病理反射4肌肉萎缩二、感觉系统损害:共同点:均为三级神

7、经元传递,第一级在后根神经节,第二级在脊髓后交或延髓,第二级会交叉,第三级在丘脑浅感觉-痛、温、触觉 深感觉-关节位置、运动、震动觉痛温觉:先交叉,后上行,脊髓丘脑侧束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延髓处内侧丘系交叉,薄束(T7以下),楔束(T6以上),走行于后索触觉:精细触觉,深感觉传导通路 粗触觉,大部分交叉,小部分不交叉,前索上行,脊髓丘脑前束,延髓中部与脊髓丘脑侧束合并为脊髓丘脑束。定位诊断脊髓纵定位横定位大脑定位末梢型:末梢神经受损,各种感觉均受累手套-袜套样分布神经干型:神经干分布区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 如:桡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等后根型: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伴神经痛。如:颈、腰椎间盘

8、突出等髓内型:不同髓内损害部位有不同感觉障碍分布如:前连合损害-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对称性分离感觉障碍脊髓半离断型-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损害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缺失或减弱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如: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Wallenberg syndrome)内囊型:偏身感觉障碍,如:脑血管病三偏征: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皮层型:偏身感觉障碍/单肢感觉障碍特点:深浅感觉损害不一致,皮层觉深感觉浅感觉不同部位损害的定位诊断见课件脊髓损害横定位前角损害 相应节段骨骼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无感觉障碍 肌萎缩、肌束颤动 常见于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锥体束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常见于原发性侧索

9、硬化前角+锥体束损害 上、下神经元同时受损 肌萎缩、肌束颤动、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后角损害 同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疼痛不明显 见于脊髓空洞症后索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缺失、触觉减退 感觉性共济失调、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见于脊髓痨前联合损害 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触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见于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同侧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障碍 同侧肢体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髓外及髓内压迫感觉障碍的发展顺序 常见于脊髓肿瘤早期、外伤脊髓横

10、贯性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深、浅感觉缺失 脊髓反射异常(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 大、小便障碍脊髓损害纵定位 定位到可以解释病变的最低平面。颈膨大(C5-T2)支配上肢运动的下运动神经元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 Horner 征 C8-T1腰膨大(L1-S2)支配下肢运动的下运动神经元S2-S4侧角(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高颈段(C1-4): 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 大小便障碍,四肢、躯干无汗 隔神经麻痹:C3-5 面部感觉障碍 后颅凹症状(眩晕、眼震、共济失调、吞咽困难) 高热 Lhermitte 征 颈膨大(C

11、5-T2): 上肢下运动瘫 下肢上运动瘫 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Horner 征 C8-T1 胸段(T3-12): 上肢正常,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束带感 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腹壁反射消失 腰膨大(L1-S2): 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腹股沟区、大腿根痛或感觉减退 会阴部感觉减退 阳痿、大小便障碍 圆锥(S3-5、Co1): 不出现双下肢瘫 鞍区感觉障碍 阳痿,大小便障碍 根性痛少见 马尾: 根痛 感觉障碍 损害不对称 大小便障碍不明显脑/脑神经脑干 纵分三部分:中脑、桥脑、延髓 横分三部分:基底(前)、中央、被盖(后)脑神经核损害特征: 动眼神经核损害: 多个亚核排

12、列较长且左右相近,故损害容易为双侧症状 1-2个眼外肌麻痹 瞳孔多不受影响不同部位眼肌损害1周围型眼肌麻痹 多为单侧全眼肌麻痹2核性眼肌麻痹 (1 多为双侧 (2 脑干临近结构受损 可有三叉神经麻痹或面神经麻痹 (3 分离性眼肌麻痹 某一眼肌受累而其他眼肌没事3核间性眼肌麻痹 一个半综合征 (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患侧眼球水平注视不能内收和外展,对侧水平注视不能内收可外展)4核上性眼肌麻痹 共同点(1 双侧 (2 无复视 (3 反射性运动保留 (1)水平注视麻痹 双眼同向侧视障碍 破坏灶:皮层病灶向病灶侧注视;桥脑病灶:向病灶对侧注视 刺激灶:皮层病灶向病灶侧注视;桥脑病灶:向病灶对侧注视 (2)双眼垂直运动障碍中脑四叠体(上丘) 双眼不能同时向上或向下注视,伴瞳孔光反射消失 三叉神经核损害 面部分离性感觉障碍 主核-触觉丧失,痛温觉保留 脊束核-触觉保留,痛温觉丧失 脊束核损害-洋葱皮样改变,因脊束核较长,损害部位不同导致面神经核 面神经核上1/3 双侧支配 下2/3 对侧支配 面瘫鉴别见后面周围神经疾病舌咽迷走神经共同起始核损害 真性延髓麻痹(真性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共同起始核损害时,表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