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自救手册 经历八年“强迫症”------彻愈后总结出的100条经验 强迫症自救手册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
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自救步骤一、 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1、 外索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
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2、 内索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索和内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索,有些人只有内索 二、 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四、 确定恐惧等级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
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五、 进行系统脱敏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六、 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七、 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
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八、 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注: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MSN:winjob@ :549162861强迫人的想法你仔细想其实都是合理的,真实的,正常人也会有的想法,只不过我们过分关注了,但是想丢掉这些想法要使用巧妙的方法,不能强行排斥,不要给自己规定一种方法,控制也行,不控制也行,顺其自然也行,反之也行,接纳也行,不接纳也行,如果症状不严重就控制一下,如果太严重就不要强行的控制,治疗意愿淡化一下,10分减化成3分你知道你现在想或者怕是很正常的,现在试图控制不想不怕才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想快反而慢,不着急好起来反而快了,要做好长期的准备,你就会不知不觉的好起来,我们强迫人的许多要求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水至清则无鱼",接纳不完美是永远的真理强迫症就是强迫自己什么都想得到,所以才会很痛苦,要想一个巧妙的方法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的事情去,慢慢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这需要是时间,期间一定伴随痛苦,但一定要往前走,不能畏缩不前,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走出来,大概需要1-2年时间!强迫症归根结底就是一场吸引力战役,战役的双方就是生活和强迫症,生活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就赢了。
没有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无为而为不为,生活是最好的药强迫症不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想去解决它,就进入误区了 试图去解决它,一定是给强迫症添能量,让它更加困扰你要大家去生活,方法和技巧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拿出来和强迫正面的较量,强迫只能不战而胜,绝不可能战而胜之 021-52665619 474728615 经历八年“强迫症”彻愈后总结出的100条经验概论强迫症:1 我们本来只是一群要强的朋友,是我们自己硬要把强迫症的标签贴到自己心上, 它使我们增添了许多本没有的症状,如果没有这个标签我们还不至于这么糟糕2 所谓“强迫症”是先天的过敏素质和后天的内外环境诱导综合因素的结果先天的过敏素质主要是指神经类型和性格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生活经历3 在心理学界强迫症被称之为“精神界的癌症”,各种神经症中,它的症状表现是最荒诞的,它的解决方案是最复杂的4 恐惧,紧张之所以被固定下来恰恰是你一开始对这种合理的恐惧,紧张等的硬行自我"否定".5 症状的本质就是真实的你自己!6 佛语的本意是根本就没有强迫,全是你自寻烦恼而已! 7 强迫本质为“空”自寻烦恼,确是想出来的“病”8 强迫症也不必悲观,绝大多数强迫症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调整彻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可以得到证明。
9 生活确是最好的药,空虚,封闭永远没有希望10 强迫症可以大体类比于一种精神功能的退化与衰弱,就好比退化萎缩的肌肉,没有实践的充分锻炼,只会越发的肌肉萎缩11 彻愈并不容易,短时间的痊愈假象会经常出现 ,因为没有真正找到感觉,没有真正体验到内心真正放松地感觉,所以尽快解决很有必要12 国内可以真正帮助大家走出强迫症的权威专家并不多,所以选择起来一定要慎重13 强迫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确的理论也需要时间,也需要自身长时间的痛苦的用心的努力实践14 彻愈是没有时间点的,你方法走对了,不知不觉就好了,你都记不住什么时候好的15 彻愈与否不是量化的东西,这些念头正常人也会有,是合理的16 彻愈的标准不是说不产生某些想法,而是像正常人一样,产生了也不紧张,很轻松,只要很快就会忘记了 17 彻愈的标准就是在任何环境,压力下,从容面对,轻松自然,可以应对正常的工作学习18 不要有强烈的追求彻愈的意向分析强迫症:19 神经症是文化的,不是肌体器质性病变的,如果是器质性异常,即便现代医学手术无法治愈,也应该能够发现异常所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过权威的医疗机构有关于这方面的发布呢,难道出现了一种极难发现的致病菌? 基于此,药物和手术就应该是被排出的治疗手段,我个人的亲身体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重度抑郁症才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我个人认为给同样没有办法证明器质性病变的重度抑郁症朋友辅助药物治疗,有点像吗啡的功效,只是减少痛苦而已。
20 强迫症有两种痛苦,一个是强迫症本身的痛苦,另一个就是反强迫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想克服强迫症但是克服不了而带来的痛苦21 第二种痛苦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贴上“强迫症”标签后的庸人自扰,回想贴签以前,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需要克服的吗?22 初期我们只有第一种痛苦,贴签后我们有了第二种痛苦,初步认识后,第二种痛苦先消失,彻底认知后,最后第一种痛苦消失,这样就彻愈了23 第一种痛苦有其一定的先天必然性,第二种痛苦,完全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认知能力不够,自我援引造成的24 不同个案,不同阶段两种痛苦的程度和重点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第二种痛苦更难受,但第二种痛苦更容易消失25 消灭第二种痛苦,需要技巧和策略,不能硬上,不然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适得其反26 强迫症根本就是一个封闭的完美的逻辑环.哪怕你穷尽整个人类天才的头脑,去继续分析一万年,也是无法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