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54642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晓光证书编号:工咨甲20120070001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王 彬 注册咨询工程师参加人员: 金万钧 注册咨询工程师贾世杰 注册咨询工程师林 宁 注册咨询工程师吴昊达 经 济 师靳 爽 经 济 师谭新刚 工 程 师项目审核人: 刘文成 高 级 工 程 师注册咨询工程师二一二年三月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背景11.2

2、 项目区概况11.3 项目规模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5 编制依据91.6 研究工作范围101.7 主要设计原则10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第二章 热负荷分析122.1 气象条件122.2 设计热负荷12第三章 工程方案153.1 热源状况及热媒参数153.2 供热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153.3 热力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173.4 换热站的设置173.5 管网水力计算183.6 管道防腐保温及土建工程19第四章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21第五章 供热系统的控制22第六章 工程量估算23第七章 消防与劳动安全、工业卫生267.1 消防267.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6第八章 节能效益288.1 节能

3、概述288.2 设计依据288.3 节能措施29第九章 环境保护30第十章 社会评价3410.1 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3410.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3410.3 社会风险分析3510.4 社会评价结论35第十一章 管理机构及劳动定员36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计划37第十三章 工程招标38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4014.1投资估算4014.2 经济评价43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5215.1 结论5215.2 建议52附 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2. 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3. 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4. 成本估算表5. 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表6. 损益表7. 资金来源

4、与运用表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52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工程项目名称:喀左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工程建设性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情况企业名称:喀左县兴建热力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九龙企业简介: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大城子镇青年街南端,占地11000平方米,拥有员工52人,其中:高级热力工程师2人,中级职称4人。几年来,该公司在张九龙总经理和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奋斗下,坚持以“团结、拼搏、务实”的创业精神,把“情系百姓,打造暖冬”作为供暖服务的宗旨,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公司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为县城集中供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20102011年供暖期,荣获“辽宁省先

5、进供暖企业”荣誉称号。该项目2012年3月20日开工,9月末竣工。也是2012年喀左县委、县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该公司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打造一流工程、精品工程,推动河南新城集中供热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是降低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我县实施“五城联创”奠定坚实基础。1.2 项目区概况1.2.1自然概况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东临朝阳县,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县,北连建平县,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辽西走廊北通道要

6、冲,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喀左县辖22 个乡镇和1 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3 万,城市人口8.9 万,是蒙古族风情浓郁地区。1958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旗建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大城子镇。喀左县南北长105 公里、东西宽57.5 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04712413353、东经 11924541202324,总面积2237.8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 万亩。喀左县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风速2.1 米/秒,一般风力3-4 级,最大风力为9

7、 级,年平均气温为8.7,年极端最高气温42,年极端最低气温-29.9,境内南北气温相差1.5,年均降水量为493.3 毫米左右,最多年份739.6 毫米(1997 年),最少年份294.8 毫米(1981 年),雨量多集中在六、七月份,年蒸发量1928.3 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所以气候干燥,属大陆性气候,是比较干旱地区之一,全年无霜期152 天,封冻期于12 月中旬,冻结深度为1.19 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807.8 小时,年日照率为63%。喀左县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300-400 米之间,山地、丘陵、平地、河川相间交错,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西北有努鲁儿虎山脉,自西向北

8、延伸,东南有松岭山脉,由南伸向东北。全县形成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槽形地形。喀左县主要山峰有:东部的楼子山,海拔1091.1 米;西部的金花山,海拔917 米;南部有白狼山(今大阳山),海拔881 米。喀左县城位于喀左县中部,大凌河从城区中南部横贯东西,两岸河谷地势较为平整,西北及东部均为山地丘陵。喀左县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主干河为大凌河,从建昌县流入,自南向北注入朝阳县,蜿蜒境内78.55 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河、蒿桑河、渗津河、牤牛河、芍药河。1.2.2县城规模喀左县城镇建设一直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实力进一步增强,城镇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建成区面积1

9、1.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3.8%,城乡建设率达到31.9%。201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面积完成60.61万平方米,开发完成投资5.8亿元;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总投资2254.75万元,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1.2.3供热现状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城市集中供热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用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喀左县城区现状供热面积400万m2,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实现集中供热,全部

10、由分散小锅炉房供热,锅炉热效率低、能耗高,同时由于环保设施不完善污染环境严重。热网工程为上世纪80年代兴建,管网陈旧老化,耗费大量能源,达不到满意的供热效果,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制约喀左县的发展,因此,加强热网管网工程建设成为喀左县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喀左县供热管网改扩建工程将彻底解决喀左县内的供热问题,为喀左县的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把解决集中供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减少空气污染,还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根据喀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喀左县城区建筑物供热将全部新建热源

11、厂承担。本着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期工程以城区内集中供热管网为目标,实现整个城区集中供热。为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治理城区大气污染,控制烟尘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功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城市,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完善喀左县的供热布局,满足供热区域内的企业、公建及住宅集中供热的需要。依据喀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的要求,参考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与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规定,经调查和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此报告。1.3 项目规模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规模本工程

12、供热范围为喀左县城区,总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建一次管网长度为22.3公里(双线),改造二次管网长度为31.1公里(双线),改造换热站16座、新建换热站7座,工程总投资为9500万元,资金来源为喀左县兴建热力有限公司自筹解决。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满足喀左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喀左县城区改造任务逐步落实,为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喀左县已经把城区基础设施改造作为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大力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促进城市发展。(2)项目建设是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建设集中供

13、热管网工程,集中供热的建立可取代低效率的小锅炉,有利于节约燃料,随着小锅炉房的取消与之配套的风机水泵等也将拆除停用,电力的消耗也大大减少,对于管网的改造可大量杜绝漏热的现象。(3) 集中供热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供热的普及率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集中供热作为城市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集中供热不仅能提高供热质量,而且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源、人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能源是国民经

14、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依靠技术进步来降低能源消耗是措施节能的根本途径。喀左县中心区域内现有锅炉分布相对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数量多、单台容量小,能源浪费大而效率低,烟气未经脱硫、除尘处理或处理未达标而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若不在采用集中供热,未来大量分散锅炉的使用,势必造成新的能源浪费和将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样的现状,不符合国家的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政策。因此,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这样不仅解决了城市建设发展中集中供热的需要,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能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发展集中供热,是改善

15、区域环境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它有利于实现污染源的集中治理,减少污染治理投资和减轻区域污染负荷;同时,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投资环境,减少区域内招商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完善了城市功能。(4)实施集中供热的优越性集中供热的方式采用区域大容量锅炉在经济性、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保护好环境。集中供热是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技术手段之一,它在获取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有效能量的输出;能以较少的土地、环境、燃料和水等相关资源的代价,获取较大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内外实施集中供热的经验表明,区域锅炉房供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源转换效率的角度分析,对区域内的用户采用热电联产或大型区域锅炉房实施集中供热,能大大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与我国高效合理利用的能源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