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54636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学科的兴趣。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材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人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要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要懂得教师

2、即使水平再高、方法再多,不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也会劳而无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好胜心,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尊重他们在缺点、弱点和错误中潜藏着的闪光的东西。第二、要科学诱导同行为习惯的训练相结合。对农村来的小学生的心理诱导,并不仅仅是理论灌输、精神分析和矫正认识,还应把学生的认识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习惯。学生的行为过程反映出情绪、动机、意志、气质、意识和性格的倾向性等多种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练习正确行为的过程就是心理诱导的过程,训练行为习惯的过程,也是巩固心理诱导成果的过程。第三、要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相结合。使小学生心情舒畅、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用

3、事实所蕴含的真理说服学生,以高度的情操感染学生,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克服狭隘的、不健康的、庸俗的东西。第四、要对小学生做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通过鼓励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或消除其不良行为,并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从中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第五、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反过来又给认知活动以强烈的影响。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的教学生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的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能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去努力。一个好教师“首先

4、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所以教师多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第六、指导学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得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良好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得到一种享受,从而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因此,乐学

5、必然要依赖于会学。不会学,学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学、厌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能独立学习的人,对于提高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内驱力,激发他们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深,学生望而却步,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生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第八、

6、改进教学方法。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方法的新颖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把枯燥无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把这些困难的问题通过自己富有艺术的讲授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另外,在教学中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也会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乐趣,逐步变得自信爱学起来。第九、利用课外活动。教育实践表明,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和中心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组织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要刻意组织差生

7、参加课外活动,因为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第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定的演讲技巧和课堂组织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不断接受新知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及时学习就要落后,教学是一们艺术,需要多才多艺,学生喜欢博学的教师,对自己崇拜的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对自己鄙视的教师学习兴趣差。总之,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以便学生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