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545852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小学科学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娄底四小 肖潇教材分析:科学课文比较水的多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描述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用比较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少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最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较、实验后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结果的过程,

2、其次是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基础,但由于刚接触科学学科,对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缺少了解和掌握,因此,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液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因此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有多种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

3、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中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认识证据在证实假设的过程中的重要。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通过用量筒来测量水多少的活动,感受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准备: 瓶子(每组1套)、记号笔、漏斗、量筒、课件等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我设计了探究式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寻找最简单找出水的多少的方法。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设计符合三年

4、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教学:1、创设情境 我将出示两杯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大小不一的瓶子里,由此让学生感知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大小的容器里,看它们的多少是不是一样的,由这个问题拉近了学生与本课课题的距离。2、提出猜想我再出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一号瓶、二号瓶和三号瓶,让学生猜猜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上,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猜想,通过猜一猜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思考,然后说出判断水多的理由,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3、设计实验。学生对两瓶水的

5、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们的猜测呢?”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的时候采取各组分别派一名代表到前方,这样把权利交还给学生,跳开教师这样一个中心位置,利用学生自行讨论、补充,从而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科学氛围。此时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要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水的特征给予归类。比如:比轻重(根据水有重量)、比液面(水在相同的容器中会有同样的液面高度)、比流速(水可以流动)等。使学生对水的认识从概念转化到应用层面。4、实验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

6、择,采取需要什么给什么这样一种方法,在实验中如果他有新的需要可以重新的补给。避免教师预先准备材料时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也减少实验无关用品对学生实验推进的负作用,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讨论区与实验区分开,确保实验区在讨论中对学生造成最小的影响,使交流更具有有效性。5、交流与表达通过探究,训练学生观察,划线记录、统计等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猜想都可能不准确,只有通过实验来证明,认识实验在我们科学课当中的重要性。6、测量水的多少学生实验活动后,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多多少,从而让学生自主

7、地引出用统一的容器来测量,从而引出了量筒及毫升。在学生对量筒的构造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量筒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很快地量出多出来的这些水是多少毫升。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量筒,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用科学、简便的方法,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又能节约课堂时间7、课后延伸。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液体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科学的探究只有课堂的40分钟是完全不够的,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同学们家里如果没有量筒,我们如何测量液体的多少呢?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延伸到生活中去,这样也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一个基本的准则,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观察并形成思索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