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54527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号工程电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单位:四电系统集成编制:审核:批准:四电系统集成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 -2 作业准备-1 -3技术要求-1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 -5 施工要求-2 -6 施工组织-8 -7 材料要求-8 -8 设备机具配置 -9 -9 质量控制及检验-9 -10 安全与环保要求 -9 -1适用范围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信号工程电缆单盘测试的施工。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作业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核对施工设计图纸,作业人员熟悉相关规范和技 术标准,掌握电缆测设的作业要领。2.2 外业技术准备2.2.1核对电缆的盘号、型号、规格、盘长、端别、数量。2.

2、2.2对使用的工具、仪表要进行检查,确认性能指标合格。3技术要求3.1电缆型号符合设计要求。3.2电缆电气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3.3电缆测试完毕及时进行电缆封端。3.4根据产品说明书选用测试仪表。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开剥电缆核对确认电缆A、B端绝缘及导通测试直流电阻测试不平 衡电阻计算电容测试电缆封端清理现场。4.2工艺流程电缆测试工艺流程如图4.2所示5 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 5.1.1准备施工图纸、记录表格、材料和工具。5.1.2根据作业需要,合理配备人员。5.1.4核对电缆规格型号,进行编号标记。5.1.5单盘测试时,检查电缆外观是否有破损等现象。5.2电缆测试内容如表

3、5.2所示。表5.2电缆测试根据数字电缆、非数字电缆及应答器电缆测试项目:序 号电缆类型导线直 流电阻芯线导 通工作线 对导体 电阻不 平衡绝缘电 阻工作电 容1A型电缆中屏蔽四线组的测 试2A型电缆中普通四线组及对 绞组、单芯线的测试3B型电缆测试4非数字电缆电缆5应答器专用电缆测试5.3电缆电气特性测试标准如表5.3所示表5.3-1信号电缆在敷设前单盘测试时主要电气特性指标序 号电缆类别项目单位标准换算公式1综合护 套、铝护 套信号电缆导体直流电阻20 C时(芯线直径 1.0mm)/ km23.5L /1000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 属护套间)M km為0001000/ L2铁

4、路内屏 蔽数字信 号电缆导体直流电阻20 C时(芯线直径 1.0mm)/ km22.5 L /1000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 C时%-绝缘电阻 DC500V20 C每根绝缘线芯 对其他绝缘线芯(与金属及金属套连 接)M km羽00001000/ L工作电容(0.81.0kHz)四线组n F/km282L /10003应答器电 缆导体直流电阻20 C/ km9.9L /1000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 C时%1一5.5 施工工艺5.5.1 开剥电缆电缆的开剥长度以能够进行仪表连接的最小长度为宜。 将电缆外护套、钢带、 铝护套及屏蔽层完全剥开。一般按下列尺寸开剥电缆:电缆盘外端电缆开剥长度

5、为150200mm,电缆盘内端电缆开剥长度为 50100mm。将电缆芯线剥开约 50mm。5.5.2核对确认电缆A、B端1以电缆四线组的颜色排列顺序确定,面对电缆端头,绿色四线组在红色 四线组的顺时针方向侧为 A端,反之为B端,或者以每个四线组内芯线绝缘层 的颜色排列顺序确定。面对电缆端头,在一个四线组内绿色单芯线在红色单芯线 的顺时针方向侧为A端,反之为B端。2确认电缆端别后,及时在电缆盘两侧明显位置标注电缆盘外端的电缆端 别并作记录,当电缆外端别为 A端时,标写 外A”字样;当电缆外端别为B端 时,标写 外B字样。同时用记号笔分别在电缆的内、外端头 50mm处,A端标 写“A字样,B端标写

6、“B字样。5.5.3绝缘电阻测试1.芯线间绝缘测试,如图5.5.3-1所示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所有芯线用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短路连接,连 接后接到兆欧表一个测试端,然后从连接后的电缆芯线中任意取出一根与兆欧表 的另一个测试端连接。3)进行单根芯线对其他芯线绝缘测试。4) 将测试完的单根芯线与未测试芯线分开,重复步骤2、3,直至全部芯 线测试完毕。5)填写测试记录31注:1-已测试完的芯线;2-待测芯线;3-测试芯线开路图5.5.3-1芯线间绝缘测试示意图2芯线对地测试,图5.5.3-2所示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所有芯线短

7、路后用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连接到 兆欧表一个测试端,兆欧表的另一个测试端与钢带、铝护套、排流线连接。3)进行所有芯线对地绝缘电阻测试。注:1-测试芯线;2-电缆的钢带、铝护套、屏蔽层及排流线图5.5.3-2芯线对地测试示意图开路4) 如果测试不合格,则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所有芯线开路,然后从电缆 芯线中任意取出一根与兆欧表的一个测试端连接,兆欧表的另一个测试端与钢带、铝护套、排流线连接。5)将电缆的每一根芯线对地测试,测试完的单根芯线与未测试芯线分开, 依次测量。6)全部芯线测试完后,填写测试记录。3 芯线导通,如图5.533所示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短路。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所有芯线

8、,用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短路连接, 连接后接到兆欧表测试端,然后从连接后的电缆芯线中任意取出一根与兆欧表的 另一个测试端连接。3)进行单根芯线对其他短路芯线导通测试。4) 将测试完的单根芯线与未测试芯线分开,重复步骤2、3,直至全部 芯线测试完毕。5.5.41大时,5)填写测试记录o短路导线直流电阻测试,测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较图5.5.3-3电缆导通测式示意图须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测试值换算成20C时电阻值,换算公式如下:温度20C时每公里长度芯线直流电阻值(R20)换算公式:Rx1000R20=?1 a20( t 20)L式中:R20: 20T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Q/kmL :电缆长度,m

9、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Ca20: 电阻温度系数,1/C (0.00393)RX :实测电阻值2测试步骤:1) 将电缆盘内、外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2) 将电缆盘内、外端同一根芯线两端分别连接到直流电桥的测试端子上, 测量电阻值。3) 将测试完的单根芯线与未测试芯线分开,重复步骤2,直至全部芯线 测试完毕。4) 填写测试记录。1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是指屏蔽四线组内每个工作线对的电阻不平衡。即:在一个屏蔽四线组内,红、白芯线为 1个工作线对,蓝、绿芯线为1个 工作线对。2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的定义为:工作线对两根导体的电阻之差与其电阻之和的比值例如:工作线对导体不平衡电阻式中:R20 (H):

10、 20E时红线直流电阻R20 (B): 20E白线直流电阻5.5.6工作电容测试,如图5.5.6所示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钢带、铝护套、全部屏蔽层及排流线用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连接,连接后接到测试仪表的接地端。3将电缆外端头任意一组内屏蔽四线组的红、白线对或蓝、绿线对连接到 电容测试仪的测试端子上,逐对测试电容值4填写测试记录开路图5.5.6电缆工作电容测试方法示意图5.5.7 电缆封头电缆测试结束后,要立即对测试用的电缆端头进行密封处理。可采用热缩端帽封端法:1用钢锯将电缆测试端整齐锯断,去掉已开剥的部分。2用清洁布将电缆端头擦净,然后用砂布条对电缆端头外护套

11、100mm部分 进行打磨。选择与电缆外径相适合的热缩端帽套在电缆端头上。3使用喷灯对热缩端帽均匀加热,当热缩端帽均匀的包裹在电缆上且热溶 胶流出后停止加热。如图5.5.7所示。注意:用喷灯加热时要随时观察热缩端帽的变化, 避免因过度加热而影响封 端质量。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烫伤。4待热缩端帽冷却后,用尼龙扎带或铁丝等将电缆端头绑扎固定在电缆盘 上。123注:1-热缩帽;2-热熔胶;3-电缆端头 图5.5.7热缩端帽电缆封端方法示意图5.5.8清理现场将作业中产生的废弃物装袋,清运出现场。6施工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班组为单位的组织模式6.2人员配备如表6.2所示。表6.2电缆测试作

12、业人员配备表1施工负责人1人负责施工组织2质检员1人负责质量控制检验3防护员2人上道作业安全防护4技工2人负责电缆测试5普工2人机具材料搬运7材料要求电缆测试的材料按表7配置表7电缆测试主要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备注1防水胶带2电缆封头3环保袋8设备机具配置电缆测试的主要施工机具按表 8配备。表8电缆测试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组合工具12电容测试仪VC6243 电容电感表13直流电桥QJ45 型14兆欧表ZC-7 500V15喷灯个16温度计个17计算器个18万用表个19通信工具套3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9.1.1雨天禁止进行电缆测试。9.1.2开剥电缆时,防止损伤到电

13、缆芯线9.1.3测试完毕电缆两端要密封完好。9.2质量检验9.2.1电缆测试结果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检验方法:仪表测试。检验数量:全部检验。10安全与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安全防护服,并根据相关要求配置其他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灯、通讯工具等)。10.1.2防护员带齐防护用具。10.1.3电气化区段上道施工必需穿绝缘鞋。10.1.4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守 三不动” 三不离”制度。10.1.5隧道内施工配置专用防护灯。10.1.6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10.1.7单盘电缆测试前对电缆盘进行固定,避免电缆盘移动而发生危险。10.1.8注意用火安全。10.2环保要求10.2.1将施工中的废弃物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做到人走料清场地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