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流域基本情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54446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江流域基本情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江流域基本情况 -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一、基本情况东江为珠江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桠髻钵山源区包括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上游称寻乌水、在广东省的龙川县合河坝与安远水汇合后称东江。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广东省境经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注入狮子洋,东江概况详见附表1,。东江干流全长562km其中在江西省境内长度127公里广东省境内435 km平均坡降为0.35%。石龙以上干流长2520Km广东省境内393 Km。流域总面积35340 km其中2广东省境内31840 km占流域总面积的90%,石龙以上流22域总面积27024 Km广东省境内23540 Km。东江流域基本情况

2、汇总表市名广州东莞深圳惠州河源韶关合计一级支流,条, 1 1 10 14 26 大型水库,宗, 3 2 5中型水库,宗, 6 8 4 19 12 1 50大型水闸,宗, 4 1 5 1万 亩以上堤防,宗, 4 2 17 23取水口,宗, 11 369 20 235 622 1257排污口,宗, 6 13 19梯级电站,宗, 1 2 11 143河沙可采量,万m, 230.7 230.7注:河沙开采量为2007年可采量东江流域图东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流域内多年平均雨 量为1500, 2400mm之间平均值为175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000, 1400mm之 间平

3、均约为1200mm。多年平均气温为20, 22?C。多年平均径流量,博3罗站,为237.9亿m最大年径流量为1975年的374.4亿33m最小年径流 量为1963年的50.5亿m。根据1956,2005年径流流量系列分析东江流域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是331.133亿m。2005年石龙镇以上水资源总量约260亿m东江流3域广东省境内约为291亿m。东江流域中上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库有三座分 别为位于支流新丰江的新丰江水库、位于贝岭水和寻邬水汇合口下游枫树坝水库和 位于支流西枝江的白盆珠水库三大水库总的兴利库容为82.3亿立方米,控制面积 11736平方公里占石龙以上流域面积的42.8%。东江主要支流有

4、贝岭水、利江、新丰江、秋香江、公庄水、西枝江、石马河、 曾田河等东江干流水质尚属良好流域内的西枝江、淡水河等部分支流和三角洲 区域水质则相对较差。由于面源污染原因干流丰水期水质较枯水期差。东江干流枫树坝以下共布臵14个梯级分别为河源市的龙潭、稔坑、罗营 口、苏雷坝、枕头寨、蓝口、白坭塘、黄田、木京、横圳,风光,、沥口,观音阁,电 站和惠州市的下矶角,福园,、博罗,剑潭,电站及东莞市的石龙电站。其中已经建 设完成的有枕头寨、木京,正在建设中的有蓝2口、黄田、横圳,风光,、博罗,剑潭,四宗。东江流域内提水、引水工程2万余处截至2007年7月份在东江取水的较 大取水户主要有:广东粤港供水有限33公司

5、,最大取水流量100m/s年规模24.2亿m/a,、深圳3市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最大取水流量26 m/s年规模7.233亿m/a,、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最大取水流量12.08 m/s,3年规模3.8亿m/a,等。2005年流域内各主要城市的用水333量为:广州83.7亿m、深圳16.8亿m、河源16.6亿m、惠33 州 21.4 亿 m、东莞 20.2 亿 m。 东江直接肩负着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近4000万人口的生 产、生活、生态用水。东江流域五市人口约占广东省总人口的5成GDP约两万亿 占全省GDP总量的七成在全省政治、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江 流域是一个关联度高

6、、整体性强的区域东江水资源已成为香港和东江流域地区的政治之水、生命之水、经济之水。二、水资源情况1、降水量2005年东江流域年降水量1897mm折合年降水总量约3446亿m较上年,枯水年,增加55.8%比常年高8.3%属丰水年。3东江流域1997,2005年降水量情况表单位:mm多年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平均1743216017101309166518511362634 1220 1875 河源1872219218521632215422061539967 1256 1957 惠州16902010172213571901

7、19421513949 1352 1865 东莞19482495218121642233243415351172 1308 1890 深圳16801810169018001690217117171008 1438 1866 广州17512178177014501874197714211355 1217 1897 东江注:其中广州、深圳的降水量包含东江流域以外的总量2005年东江降水量虽比上年有很大增加接近常年水平但降水量年内分配极 端不均。全年降水量集中在汛期,4,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85,其中5,6月的暴 雨量占全年一半以上该时段降雨强度大水量来去迅速洪水资源大部份随江入 海未尽利用,枯水期

8、,1,3月及10,12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其中10,12月仅占 2.5%降水量丰、枯水期相差悬殊导致局部地区枯季受干旱灾害、咸潮上溯的威 胁。2、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 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并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 量而得。32005年东江流域水资源总量是260亿m较上年增加3101.2%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60亿m地下水资源量为43366亿m1956,2005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331.1亿m年径流深为1063mm 产水系数,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比例,约为0. 58,产水模数,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 为110

9、.453万m。东江流域1997,2005年水资源总量情况表3 单位:亿 m 项 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总水资源量 328 235 189 229 289 160 159 130 260 地表水资源量 328 235 189 229 289 160 159 130 260 地下水资源量 68.9 63 53 64 76 42 59 48 66 3、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 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量和集雨工程供水量,统计。海水直接利 用量,不包括海水淡化处理量,

10、另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中。32005年东江流域总供水量为39.4亿m (不包括对香港33供水量7.7亿m)比上年增加1.4亿m。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 的96.6%地下水源仅占3%,其它水源占0. 43%。在地表水供水量中提水工程占40.2%蓄水工程占32.6%引水工程占 27.3,。引水工程供水较上年减少5.5%蓄水、提水均较上年增加。东江流域2004、2005年供水量情况表3单位:亿m项目蓄水量引水量提水量地下水其他供水总供水量 2004 11.5 11.0 14.1 1.3 0.12 38 2005 12.4 10.4 15.3 1.2 0.17 39.44、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

11、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农业、工业、城镇公 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五大类用户统计。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畜 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城镇公共用水包 括建筑业和服务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水,生态环境用水 包括城镇环境和农村生态用水。3 2005年东江流域总用水量39.4亿m其中农业用水3320.1亿m,占总用水量的51%工业用水11亿m占总用3水量的27.9%城镇公共用水1.8亿m占总用水量的4.6%3居民生活用水6.1亿m占总用水量的15.5%生态用水0.423亿m占总用水量的1.1%。东江流域2004、 2005年用水

12、量情况表3单位:亿m年份 生产 生活 生态 总用水量 农业 工业 城镇公共 居民生活 生态环境62004 22.4 8.1 1.8 5.3 0.42 382005 20.1 11 1.8 6.1 0.42 39.45、用水指标32005年东江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92m万元GDP用水量333178m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7m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857m城镇居民 人均生活用水量235 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60L/d。2005年人均综合 用水量最高的是广州最低为深圳。3广州、深圳、东莞人均本地水资源量在800m以下且人均综合用水量接近人 均水资源量其供水主要依赖上游的过境客水。东江流域20

13、01,2005年用水指标表 年 人均人均水资源人均综万元万元工业农 田实居民生活人份GDP量合用水GDP用增加值用灌亩均均用水量(万量,m3,水量水量,m3,用水量,L/d,元) ,m3, ,m3, 当年 多年含火不含城镇农村平均 电 火电 生活 生活 2001 2.01 653 325 116 113 1021 223 143 20021.81 597 331 114 112 861 210 1462003 1.55 409 264 79 77 893 162 151 2004 1.92 1719 504 262 92 91 925215 152 2005 2.77 3243 3035 49

14、2 178 87 84 857 235 160 6、用水趋势东江流域农业用水量稳中有降较上年减少10.2%。而工业及生活用水量则持 续上升其中工业用水量较上年增加35.8%生活用水量较上年增加15.1%。2005 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7均较2001年有较大降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及生活水平 的提高生活用水指标呈增长趋势。 7、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以水资源利用率表示。水资源利用率等于本地总用水量除 以本地总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多年平均,中本地总水资源量采用1956,2000年 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2005年由于降雨较上年增

15、加水资源利用率有所下降东 江流域,含东江三角洲,为33.1%, 2004年达到最高值为38.5%, 水资源利用率,多 年平均,为35.4%。8、水环境状况 东江流域江河湖库水体水质状况采用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5年水质监测 资料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单项评价。有机物和细菌指标依然是饮用水源水质的主要污染项目。按地市水源情况分析 水质较好的城市为河源水质较差的为广州、惠州、东莞。在水库水资源中主要 污染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全流域水库水质总体较好但水 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不容忽视。东江流域各市废、污水排放量表3单位:亿m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2005 备注8河源惠州6.59 8.51 10.63 12.2 12.9 东莞8.97 9.56 9.8 10.2 11.8 为全市排污量 深圳37.86 38.79 44.49 42.1 35.6 为全市排污量 广州2005年东江上游赣粤入省水质为?类东江流域主要江河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