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42625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自我检测(四)一、基础(19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8分)(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赵翼论诗)(2)独怜幽草涧边生, 。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默写王维竹里馆: ,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0.5分,共2分)(1)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ng lng ( )在这水气里。(2)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 bn ( ),容不得闭塞。(3)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cn c

2、 b q ( )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4) 她dun nng ( )地站立着。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对于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B 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 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D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浴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4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请在使用到的词语下加着重号,字数控制在80字之内)(3分)备选词语:狂舞 飞溅 晦暗 搏击 大彻大悟 惬

3、意 5综合探究:根据下面的内容,给“防护林”下定义(2分)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定义: 二、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4、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之间 B.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C.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D. 几欲先走。 几:几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分)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文中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分)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表现火势的凶猛,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D这段主要是写表演者口技模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二)课内文段阅读(8分)

5、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6、,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0. 第二段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分) 11. 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 ( ) ( ) (4分)A. 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面”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

7、技术的熟练。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第三段中的“她”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1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大意。(2分) (三) 课外阅读(15分)火车6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

8、“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 最后,他买了只烧

9、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

10、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13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14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15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4分)答:

11、 16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4分)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四)推荐名著阅读(6分)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

12、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