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53346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制作人:董煜 审核:【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学习目标】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学习重点】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知识点一 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 。581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朝,定都 , 就是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背景:南方 不问政事,沉迷享乐。经过: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隋初的强盛措施: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 制和 制度;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 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 和 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开凿时间:从 年起,隋 帝时期3、隋朝大运河概况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从北向南分为四段,依次是:永济渠、 、邗沟、 ,连接了海河、黄河、 、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多千米。4、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 、 、文化的交流。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2、形成过程 时,废除了前期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3、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多年。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1、原因:根本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原因:隋

4、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大规模的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2、隋朝灭亡: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巩固训练】1、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中,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一处是错误的,它是( )A、夺取北周政权 B、以建元为年号 C、灭掉陈朝 D、加强中央集权2、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3、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4、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 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5、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

5、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统治全国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7、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不足三十年的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粉墨登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8、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

6、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拓展延伸】正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隋朝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但由于隋炀帝的保证致使隋朝灭亡,所以后人对大运河这一巨大工程褒贬不一。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从主观原因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首先是: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进而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和长安运输。从历史背景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陆路运输运量

7、小、速度慢,无法满足需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路运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历史影响来看,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人们将它归结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但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4、秦朝与隋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不同点:所处阶段和所起作用不同:秦朝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步

8、发展时期,秦的统一加强和巩固了封建制度;隋朝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隋朝的统一为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开国皇帝治国重点不同:秦始皇注重政治制度建设,巩固政权;隋文帝注重恢复和促进经济发展;对知识分子采取的政策不同:秦”焚书坑儒“;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人才。【课本问题解答】1、问题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才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2、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想一想为什

9、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材料大意:父母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恩爱的夫妻逼迫离散,万户的城镇无人居住,千里的区域没有人烟。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致使民不聊生。3、课后活动想一想,科举制的创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唐朝诗人罗隐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易混易错】1、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的区别: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今天的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修通。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大运河的开凿是一件”坏事“。此观点太片面。大运河开通后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开凿大运河,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因此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来评价大运河。3、隋朝的建立是:581年;统一是:589年;灭亡是:618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