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3288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三1-4单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内)1.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 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C.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D. 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2.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 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 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 积极防御, 阵地战 D. 诱敌深入,

2、打运动战3.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4.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个计

3、划”是指( )A. 吞并奥地利 B. 割占苏台德区 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进攻埃及5.结合图判断,1940年法西斯德国准备执行的“海狮计划”是针对( )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苏联6. 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 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B. 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C. 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D. 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7. “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这一声明的重要意义在于( )A. 确认中国与美、英并列的

4、世界大国地位 B. 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C. 确认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 D. 明确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8. 美国曾经大规模地深度卷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也曾为中东和平做过不少努力。由此可见,美国制定海外战略的实质是( )A. 努力建立单极化世界 B. 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霸权地位C. 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 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9.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 和平解决争端 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5、维持国际均势 D. 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10. 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 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C. 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 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11.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止战争的爆发 B. 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C. 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 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12.下表是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

6、正确的一项是( )法国1:28英国1:57德国1:32俄国1:107A. 战争中俄国人口伤亡最少 B. 战争中法国人口伤亡比例最高C. 战争中德国人口伤亡总量仅次于法国 D. 战争中,英国人口伤亡数量比俄国多13.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 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 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C. 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D. 维护美国海上霸权14.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 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C. 专注亚洲事务及

7、其权益D. 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15.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A. 布列斯特和约 B. 凡尔赛和约 C.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 四国条约16.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据这份报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 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B. 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 “北京人”头盖骨追踪17.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

8、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材料中的“人们”主要是指( )A. 德国人B. 法国人C. 犹太人D. 波兰人18. 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 )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A. B. C. D. 19.20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 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B.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D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20.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

9、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A. 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 德国狂热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C. 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 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21.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A. 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 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 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D. 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22.1942年元旦,26国代表

10、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A. 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B. 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 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23.“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指A. 德黑兰会议 B. 开罗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雅尔塔会议24. 下图所示是日本朝日新闻所发的一则号外。 作为历史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A. 明治维新 B. 甲午战争 C. 日俄战争 D. 东

11、京审判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答题卡1234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 材料题。(共3小题,52分,第25题15分,第26题 20分,第27题 17分)25.材料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

12、帝国宣战。中国在一战参战问题上经历波折和屈辱,但最终实现参战及在巴黎和会上的抗争有着非凡意义。伦敦泰晤士报指责英国政府出卖中国,认为“尽管中国为战争作出牺牲,但是她却遭到像战败国一样的待遇。”美国波士顿纪录报认为,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置是“粗暴而野蛮的掠夺”。中国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收回山东主权的目标,但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参战目标废除了与德奧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停付或缓付庚子赔款,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8分)(2) 根据材料并结

13、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及战后抗争的影响。(7分)26.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史实性错误,并回答有关问题: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回答:(1)请你找出文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8分)(2)依据改正后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原因。(6分)(3)要编出一份同学喜欢的历史小报,你认为应当注意那些事项?请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列举若干注意事项。(6分)27.图1、2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分别说明图1、2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2)概括指出图2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