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5273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企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Q/CMA重庆煤安矿山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MA40-2008 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2008-01-01发布 2008-01-01实施 重庆煤安矿山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确定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本标准包含了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引用标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

2、而制定的。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本公司生产的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重庆煤安矿山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重庆煤安矿山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重庆煤安矿山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批准。本标准于2008年05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洪友、秦绍武。- 1 - Q/CMA40-2008目 录前 言 1、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产品分类 4、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1 概述本标准规定了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

3、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合于本公司生产的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

4、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 10111-199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通用技术要求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 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产品分类3.1型号及含义 KJ 389 登记序号矿用监测、控制系统3.2 分类3.2

5、.1 工作原理:射频标签式;3.2.2 信号传输方向:半双工;3.2.3 识别卡结构:挂卡;3.2.4 系统结构:独立式;3.2.5 识别卡供电方式:可更换电池;3.2.6 工作频率:915.60.5 MHz;3.2.7 工作方式:非连续监测式。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 中心站及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设有防雷措施。4.2环境条件4.2.1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4.2.1.1环境温度:1530;4.2.1.2相对湿度:40%70%;4.2.1.3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

6、不得结露;4.2.1.4大气压力:80kPa106kPa;4.2.1.5按GB/T 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4.2.2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4.2.2.1环境温度为 040;4.2.2.2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4.2.2.3环境大气压为 80kPa106kPa ;4.2.2.4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4.2.2.5有爆炸性气体混和物,但无显著震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在无滴水的地方。 4.3 供电电源4.3.1 地面设备交流电源:4.3.1.1额定电压:AC220V,允许偏差

7、10%;4.3.1.2谐波:不大于5%;4.3.1.3频率:50Hz,允许偏差5%。4.3.2 井下设备交流电源:由KDW660/18BD 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箱提供,主要参数:4.3.2.1输入电压:AC660 (-25%+10%);4.3.2.2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3.2.3井下交流停电时,KDW660/18BD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箱备用电池应保证其供电的全部设备正常工作不小于2小时。4.4 系统组成4.4.1 系统组成系统地面设备主要有监控主机、备用机、矿用传输接口、线路避雷器、UPS电源、监控系统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心站软件、应用程序及其存贮介质)、以及打印机、远程

8、终端等;井下设备主要有KJ389-F矿用本安型通用分站、KDW660/18BD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接线盒及通信电缆等组成。系统组成示意图见图1,系统配置表见附录。4.4.2 硬件4.4.2.1监控主机、备用主机配置要求工业控制计算机,4.4.2.1.1 额定工作电压AC220V,电源波动范围10%; 4.4.2.1.2 CPU:主频2.0GHz以上;4.4.2.1.3 内存:1024M以上;4.4.2.1.4 硬盘:40G以上(双硬盘);4.4.2.1.5 显卡:32M以上显存;4.4.2.1.6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4.4.2.2 打印机:MS Windows兼容的中文打

9、印机。4.4.2.3 交流稳压电源:AC220V/1000VA;UPS不间断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2h。中心站配备UPS电源,当交流电源断电时,UPS电源应保证中心站设备工作2小时以上。4.4.2.4 通信线路避雷器:KNF07R防雷栅。电源计算机矿用避雷器安全栅传输接口地面 电缆(20m) 井下 电缆(10km) 识别卡矿用分站32矿用分站2矿用分站1识别卡读卡器14个读卡器14个读卡器14个图14.4.2.5 矿用传输接口:KJ389-J4.4.2.5.1 防爆型式: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 4.4.2.5.2 防爆标志:ExibI;4.4.2.5.3 额定工作电压AC220V,电源波动范

10、围10%;4.4.2.5.4 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232;4.4.2.5.5 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的传输速率:19200bps;4.4.2.5.6 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的最大传输距离:5m;4.4.2.5.7 传输接口与矿用分站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485;4.4.2.5.8 传输接口与矿用分站的传输速率: 2400bps;4.4.2.5.9 传输接口与矿用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10km;4.4.2.6 矿用本安型通用分站 KJ389-F(由KDW660/18BD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提供本安电源)4.4.2.6.1 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4.4.2.6.2

11、 防爆标志:ExibI;4.4.2.6.3 本安供电电压(额定电压):DC18V;4.4.2.6.4 本安工作电流(额定电流):60mA(DC);4.4.2.6.5 分站与传输接口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485;4.4.2.6.6 分站与传输接口的传输速率: 2400bps;4.4.2.6.7 分站与传输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10km;4.4.2.6.8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所配接的KDW660/18BD电源箱保证分站及负载供电时间不小于2h。4.4.2.7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 KDW660/18BD4.4.2.7.1 隔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安型;4.4.2.7.2 隔爆标志:Ex

12、dibI;4.4.2.7.3 额定输入电压:AC380V/660V/127V,允许偏差:-25%+10%;4.4.2.7.4 额定输入功率:100W;4.4.2.7.5 源频率:48Hz52Hz;4.4.2.7.6 源电压失真:总的谐波分量不大于10%;4.4.2.7.7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源保证所接负载供电时间不小于2h。4.4.2.8 接地要求和避雷保护措施 4.4.2.8.1 监测系统应有单独接地,不允许与其它系统共地。地面中心站设备的外壳和通信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到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系统通信电缆干线的屏蔽层仅允许在地面中心站机房或竖井一处可靠接屏蔽地上,决不允许多点接地

13、。其他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482487条的规定。4.4.2.8.2 系统具有防雷功能。主通信电缆在井口处和传输接口处应采取防雷措施(KNF07R防雷栅)。井下供电线路的防雷电保护措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9条规定。4.4.3 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4.4.3.1 操作系统:简体中文windows xp、Windows 2000及以上;4.4.3.2 主机监控软件:KJ389煤矿人员管理系统;4.4.3.3 数据库:SQL Server2000。4.5 系统的主要功能4.5.1 监测4.5.1.1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功能。4.5.1.2 系统具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4.5.1.3 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4.5.1.4 系统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4.5.1.5 系统具有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4.5.2 管理4.5.2.1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总数及人员、出/入井时刻、下井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