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52498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缘由。 3、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育学生观赏古代散文的力量。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美丽片段散文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讨论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会山川美景,观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育学生喜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 1、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

2、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材处理: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来宾,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与。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美,描绘出欢饮消遣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理想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欣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构造也很紧凑,前后相互照应,脉络非常清晰。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缘由许多,但是短短

3、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行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观赏千古名句,体会名句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听见,中心惶惶. 教师引入: 大家信任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与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总分值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

4、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晰,语言老到,表达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其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少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初通文意,力争有所印象。 2、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根底。 A、知文体: 从写作目的看,滕王阁序是一篇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从行文特点来看,滕王阁序又是一篇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其

5、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B、知背景、: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构造。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闻名。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

6、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闻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C、再读课文,力求读准: 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D、知构造: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局部? 明确:可分四局部。 第一局部(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 其次局部(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局部(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

7、感慨。 第四局部(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慨盛宴难再。 三、布置学生活动:依据上述思路,熟读和背诵全文,并依据解释先自译课文(课后连续)。 其次课时 一、导入: 滕能成为千古绝唱,缘由颇多,但王勃当时年轻气盛,才思灵敏,也是重要缘由之一。(插入故事:唐摭言卷五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

8、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品尝该文的美丽之处。 二、观赏品尝第一段: (一) 指名学生先自译第一段: 参考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掌握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线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宏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排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泼。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仆人与来宾,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

9、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出色的友人云集,名贵的来宾,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首领孟学士,文章的气概象腾起的蛟龙,飘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闻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与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二)品尝思路: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长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阔、辖境的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 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总之,(板书

10、)第一段:扣“洪 府”: 地势宏伟、物产珍异、 人才出色、宾主尊贵。 (三)学生探究: 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长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雄伟 2、怎样写参与宴会的.人物,照顾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在写参与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顾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头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气氛

11、、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顾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4、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丽,和四周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三、观赏品尝其次三段: (一)检测翻译状况 1、先指名学生翻译。 2、教师明确: 参考译文: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亮,天空凝聚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从前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如同飞行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

12、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协作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异。遍地是里巷宅舍,很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行,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黄昏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二)品尝思路: 1、其次段意思: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季节)。 (2、其次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

13、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概。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头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四周风光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其次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风光。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14、(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板书)其次、三段: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美、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三)学生探究: 1、本局部是闻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颜色变化之美;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颜色明媚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课后,绽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