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唐岱——绘事发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52465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唐岱——绘事发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唐岱——绘事发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唐岱——绘事发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唐岱——绘事发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唐岱——绘事发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唐岱——绘事发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唐岱——绘事发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事发微收藏 分享 2010-10-2 20:43| 发布者: caa| 查看数: 10| 评论数: 0摘要:绘事发微清唐岱陈序 画为六书之一,象形是也。而形者必藉于无形,故 同是山也、水也、石也、林木也,而工拙殊;同一工也,而法派异。有形者易肖,无形者难 知,所以画工如毛,而名家者不世出。唐子静岩,长 .绘事发微 清唐岱陈序画为六书之一,象形是也。而形者必藉于无形,故同是山也、水也、石也、林木也,而 工拙殊;同一工也,而法派异。有形者易肖,无形者难知,所以画工如毛,而名家者不世出。 唐子静岩,长白功臣裔也,世其爵,任骁骑参领。思得其一水一石而虚怀莫遂者,众矣。海 内良画师,皆以为不愧夫名家者

2、也。余两罢郡守,俱以恩命入役殿廷,睹所作,窃叹其工。 人所拙能,肖迹惟法,乃能通神。其泼墨命意,岂可得而形求也哉?一日,出其所述绘事 发微一册示余,读之令名山大川,跃跃欲出肘腕,盖法无形也而缕析之,若悬象之著于霄, 形无形,无形形矣,微之所以显乎。后之学者,循是以往,而不克名其家者,未之有也。虽 然,非有会心于其微焉,则亦徒有是书耳。惟微无形。山也、水也、石也、林木也,形也。 山水石林木之形具,而曰非山水石林木,可乎?然则是固不可以几此,况其非乎?则今之形 是其山水石林木者,固不可与读是书,而于山水石林木之形之外,求山水石林木者,尤不可 与读是书也。吾将与什袭藏之,以待夫可与读是书者矣。康熙五

3、十七年,岁次戊戌,五月既望,长沙陈鹏年题于燕山寓庐沈序国家当奕叶重光之后,云星烂陈,河海清晏,草木向荣,鸟兽咸若。一时之学士大夫, 乐观大化之成,兴寄所至,形为图绘,有笔歌墨舞之趣。此固其人之好古深思,心知其意, 亦以见国家之盛,诗书礼乐之泽之所涵濡而沾溉者,固若是其宏且远也。自余官京师三十余 年,值四方无事之日,天子垂裳,群工奏绩。余以驽钝下材,得优游词垣,以绘事自娱。赵 董二文敏,胥吾师也。顾余生也晚,时时有不见古人之恨。长白唐静岩先生,与余夙称同嗜, 每一命笔,辄具体古人笔意,又时时有古人不见我之恨。先是,先生有论画书未脱稿,余屡 索之不可得。今岁之春杪,余以休沐余闲,相从竟日,极论画理

4、。先生书适成,乃亟取展读, 则荆、关、董、巨诸大家所为得意磅礴、妙绝今古者,俱一一浮动于楮墨之间。异哉,先生 之论画,一至此乎!曩从先生阅唐氏家乘,其先赠光禄公,从戎辽左,有择主之明,有先登 之勇,有死事之烈,先朝特授世爵,子孙罔替,典至渥也。光禄公丁逆藩之变,出师汉中, 力守危城,百二山河,所恃以安堵无恐者,皆公力也。先生振其家声,克绍云台烟阁之烈, 我国家亲臣世臣之选,舍先生奚属哉。乃余接其人,臞然若不胜衣;聆其言,呐然如不出口。 酒后耳热,泼墨淋漓,气韵生动。又能直达所见,撰述成书。右丞所云夙世词客,前身画师 者,殆其是乎?余尝观史传所载,凡一代帝王之兴,必有命世之人杰,为之奔走御侮,以

5、成 摧陷廓清之业。迨阅一再传,其后人不克光大前人之绪,下者怙侈蔑法,上者相与出入班行, 享庸庸之福而已。如先生者,求之史传诸勋旧子姓中,殆未能概见也。两光禄以忠顺勤劳 并著经纶之会,先生以清和淹雅,独擅笔墨之华,盖能世济其美者矣。国史家传,辉煌后先 余用是叹唐氏之世不乏人,而我国家景运之隆,文治之洽,所以上媲唐虞,而下轶殷周者 其在斯乎,其在斯乎!是为叙。康熙丁酉八月朔,双鹤老史沈宗敬题自序夫画,一艺耳,苟学之有得,每不能自已,而积习在焉。王右丞诗云:“夙世谬词客, 前身应画师。”此之谓也。学者能勿忘勿助,历尽阃奥,则琴师之琴,冶工之冶,尚可以仙, 艺成而下,即道成而上矣。圣贤之游艺,与夫高人

6、逸士,寄情烟霞泉石间,或轩冕巨公,不 得自适于林泉,而托兴笔墨,以当卧游,皆在所不废。世之传画,良有以也。余幼赋性疏野, 读书之暇,有志画学。既壮,念先世从龙御侮,受恩深重,思及时有所建白。迨两试不售, 身膺武职,从军塞外,万里奔驰,而未获报称,归即益潜心此道,今三十余年矣。昔人学书, 而池水尽墨,画被至穿,读书而三年不窥园,燃柴映雪以终夕。今予一官白首,虽不敢追踪 往古,而日事翰墨,未尝少倦。惟恐学之日短,空自成癖。因举画中六法三昧,前人言而未 尽者,以至于山水根源、阴阳向背、丘壑位置、用笔用墨、皴染着色,种种诸法,略抒管见, 以志一得。然言之无文,恐不足为斯道一助,要亦见余之数十年中,积习

7、未忘,有不能自已 者如此云。正派画有正派,须得正传,不得其传,虽步趋古法,难以名世也。何谓正传?如道统自孔孟后, 递衍于广川、昌黎,至宋有周、程、张、朱,统绪大明。元之许鲁斋,明之薛文清、胡敬斋 王阳明,皆嫡嗣也。画学亦然。派始于伏羲画卦,以通天地之德。史皇收虫鱼卉木之形,以 抒藻扬芬,笔端造化于是始逗漏一斑矣。传曰:画者成教化、明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 六籍同功。盖精于画者,尝间代而一出也。唐李思训、王维,始分宗派。摩诘用渲淡,开后 世法门,至董北苑则墨法全备。荆浩、关仝、李成、范宽、巨然、郭熙辈,皆称画中贤圣。 至南宋院画,刻画工巧,金碧焜煌,始失画家天趣。其间如李唐、马远,下笔纵横,淋

8、漓挥 洒,另开户牖。至明戴文进、吴小仙、谢时臣,皆宗之。虽得一体,究于古人背驰,非山水 中正派。此亦如庄、列、申、韩诸子,虽各著书名家,可同鲁论、邹孟耶?元时诸子,遥接 董、巨衣钵,黄公望、王蒙、吴镇、赵孟頫,皆得北苑正传,为元大家。高克恭、倪元镇、 曹知白、方方壶,虽称逸品,其实一家之眷属也。明董思白衍其法派,画之正传,于焉未坠。 我朝吴下三王继之。余师麓台先生,家学师承,渊源有自,出入蹂躏于子久之堂奥者有年, 每至下笔得意时,恒有超越其先人之叹。近日同学诸子,各具所长,探讨六法,深究三昧, 为之别白其源流如此,未知将来谁拔赤帜也。传授凡画学入门,必须名师讲究,指示立稿,如山之来龙起伏,阴阳

9、向背,水之来派近远,湍流 缓急,位置稳妥,令学者得用笔用墨之法,然后视其笔性所近,引之入门。俟皴染纯熟,心 手相应,则摹仿旧画,多临多记,古人丘壑,融会胸中,自得六法三品之妙。落笔腕下眼底, 一片空明,山高水长,气韵生动矣。学至此,所谓有可以神会,而不可以言传者也。今之学 人,娱于旁蹊邪径,专以工细为能,敷彩暄目,一入时蹊(金陵纱灯派),终身不能自拔, 岂不惜哉。昔关仝事荆浩,有出蓝之誉;巨然师董源,深造堂奥,开元四大家法门;李将军 子昭道,米海岳子友仁,郭河阳子若孙,皆得家传,称为妙品。盖有本也。品质 古今画家,无论轩冕岩穴,其人之品质必高。昔李思训为唐宗室,武后朝遂解组遁隐,以笔 墨自适,

10、卢鸿一征为谏议大夫,不受,隐嵩山,作草堂图。宋李成游艺不仕。元吴仲圭 不入城市,诛茅为梅花庵,画渔父图,作渔父词,自名烟波钓叟。倪云林造清秘阁独 居,每写溪山自怡。黄子久日断炊,犹袒腹豆棚下,悠然自适,常画虞山。此皆志节高迈, 放达不羁之士,故画入神品,尘容俗状,不得犯其笔端,职是故也。少陵诗云:“五日画一 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斯言得之矣。古人原以笔墨怡情养 神,今人用之图利,岂能得画中之妙耶?可慨也已.画名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而传人者,有因人而传画者。如王右丞、李将军、荆、关、董、巨、 李成、范宽、郭熙辈,以画传人也。若地位之尊崇,如宋仁宗、徽宗、燕恭王、肃王

11、、嘉王 南唐后主;道德之隆重,如司马君实;学问之渊博,品望之高雅,如文与可、苏子瞻诸公, 以人传画也。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而因画传人者,每不世出。盖以人传者,既聪明富贵, 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以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衣食,常 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然均之皆深通其道,而后能传,道非兼通文章书法而有 之,则不能得,故甚难。画之树石山寺,村墟桥梁,如文之句法也。丘壑位置,景物境界, 如文之章法也。其操笔伸纸,经营惨淡,大幅小方,狮子之搏兔,象文之临题也。至于山之 轮廓,树之枝干,用书家之中锋,皴擦点染,分墨之彩色,用书家之真草篆隶也。今亦有用 笔纯熟,似得笔墨

12、之趣,而位置错杂,如善书者写无法之文。又有笔力不到,皴染不熟,而 临摹成迹,如幼童抄古文。是二者皆不能得其道。世有善文而不能善书,善书而不能善文者, 而画家必兼二家之法而后可。然则非精于六法六要,知三品三病,笔坚墨妙,境界幽深,气 韵浑厚,意味脱洒,而深得其道者不能传。而古人之画名,岂易得哉。丘壑画之有山水也,发挥天地之形容,蕴藉圣贤之艺业。如山主静,画山亦要沉静。立稿时须凝 神澄虑,存想主山从何处起,布置穿插,先有成见,然后落笔,使主山来龙起伏有环抱,客 山朝揖相随,阴阳向背,俱各分明。主峰之胁,傍起者为分龙之脉,右耸者左舒,左结者右 伸。两山相交处,可出流泉。峦顶上宜攒簇窠丛。悬崖直壁,势

13、虽险峻,而宜稳妥,矫树垂 藤,悬披斜挂。山麓坡脚,须置大树长松,三之五之,或欹斜而探水,或耸直而凌云。沙水 穿插,潆洄石间,危桥渔艇,相景而作。村墟烟火,宜在藏风聚气之所。孤亭草阁,水涯岩 边,参差间出。主山来龙,不过三折;客山迤逦,只用两层。飞瀑向冈峦窄狭中陡落。山腹 旷阔,须有云烟缭绕。古塔殿脊,树丛中微露一二。孤峰要瘦,遥瞻主山。画远山,远则低, 近则高,但不可越出主山,以损气势,用一层,用两层,衬靠近山,并以有情为妙。诀曰: 岑峦辨明晦,林木须高下。以树根之参差,分坡脚之近远。至于烟岚云霭,或有或无,总在 隐没之间写照。一草一木,各具结构,方成丘壑。知此中微奥者,必要虚中求实,实里用虚

14、, 然后四时之景,由我心造,山川胜概,宛然目前。学者能运用规矩之中,神明规矩之外,庶 几其得之矣。笔法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能收能放,不为笔使。其笔须用中锋。中锋之说, 非谓把笔端正也。锋者,笔尖之锋芒,能用笔锋,则落笔圆浑不板,否则纯用笔根,或刻或 偏,专以扁笔取力,便至妄生圭角。昔人云:用笔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板者, 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状平褊,不能圆浑也。刻者,运笔中凝,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 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与物凝碍,不得流畅也。此千古不易之法。近有作 画用退笔秃笔,谓之苍老,不知非苍老,是恶癞也。但能用笔锋者,又要炼笔。朝夕之间, 明窗净

15、几,把笔拈弄。或画枯枝夹叶,或画坡脚石块,如书家临法帖相似。不时摹仿树石式 样,必使枝叶生动飘荡,坡石磊落苍秀,方可住手。此炼笔之法也。学力到,心手相应,火 候到,自无板刻结三病矣。用笔之要,余有说焉。存心要恭,落笔要松。存心不恭,则下笔 散漫,格法不具。落笔不松,则无生动气势。以恭写松,以松应恭,始得收放,用笔之诀也。 墨法用墨之法,古人未尝不载,画家所谓点、染、皴、擦四则而已。此外又有渲淡、积墨之法。 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全 矣。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而墨彩不显,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墨 枯,仍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

16、求染。积墨者,以墨水或浓或淡,层层染之,要知染中带擦。 若用两枝笔,如染天色云烟者,则错矣。使淡处为阳,染之更淡则明亮,浓处为阴,染之更 浓则晦暗。染之墨色带黄,方得用墨之铿锵也。画树石一次就完,树无蓊蔚葱茂之姿,石无 坚硬苍润之态,徒成枯树呆石矣。故洪谷子常嗤吴道子画有笔而无墨,项容画有墨而无笔。 盖有笔而无墨者,非真无墨也,是皴染少,石之轮廓显露,树之枝干枯涩,望之似乎无墨, 所谓骨胜肉也。有墨而无笔者,非真无笔也,是勾石之轮廓,画树之干本,落笔涉轻,而烘 染过度,遂至掩其笔,损其真也,观之似乎无笔,所谓肉胜骨也。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 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也。凡画山石树木,六 字不可缺一。然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掩没笔迹,而落于浊。亦不可太淡,淡则气 弱而怯也。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古云:惜墨如金。是不易用浓墨也。过与不及皆病耳, 惟循乎规矩,本乎自然,养到功深,气韵淹雅,用墨一道,备于此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