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52162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 张巍巍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等等。为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下列尝试:一、找准突破口,开启他们的心灵, 用沟通感化他们。不要认为“差生”是铁板一块,不可救药,他们

2、身上有一些不被人注意的闪光点,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找准入手的角度,这样我们才会拿到开启他们的心灵、矫正他们行为的金钥匙。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我们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我们能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我们能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起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了解、尊重、关心、相信学生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常用方法。“差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均呈模糊、狭隘甚至颠倒状态,容易犯错误,且反复无常。作为教师不能气量狭窄,行为偏激,以训斥处罚来代替教育。

3、发现“差生”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及对立情绪,关心、相信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二、营造班级“亲情”氛围,努力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一员“开始,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思想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良, 于是遭遇老师更加严

4、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以至打骂。此时学生呢,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性行为发泄不满,表示抗争。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从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这是班主任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班里的滋生,我开始注重进行“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班级环境。1、教师寄语:“进门来,你是高一、一班的希望;出门去,你是高一、一班的自豪。”身为班主任,我利用批改周记的时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评语设计具有鼓励性“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等等,很好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2、利用新

5、学期开学召开主题班会,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令学生耳目一新:“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希望我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给我们的人生留下难忘而美好的记忆。缘分让我们走进高一一班,组成了这个大家庭,让我们把心放在家里,把家放在心上。”一句句诚恳而热情的话语,我和学生的距离又拉近了。、抓住学生生病的契机,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9月25日,我班学生王某某因出水痘而请假留在家里休息,于是我就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在班里的学生写慰问信,一开始有的学生不愿写,我就引导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药物上的治疗,而是精神上的慰籍,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关爱奉献给别人。”在我的

6、引导下,大家都开始写了,就连一开始最不愿意写的学生杨某某也动笔了,有的学生写完后把信纸叠成纸鹤,有的叠成小船,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放学回家时去送,有的学生当场就说:“我好羡慕王某某,真希望自己也得场病。”“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学生也更注重塑造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了。 三、掌握批评的艺术,把握好奖、罚的尺度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成来的。孰能无过?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但是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促使学生在批评中

7、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遵循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了诸多的成功体验。这成功,又帮助我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 四、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对外界事物反映迅速而敏锐,追求新异和时髦。用上代人的观念和行为来约束他们,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处理班级事务和课堂上发生的不愉快现象时,应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想一想自己与学生同年龄阶段时的不羁行为和怪异想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清事情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发展的“自然”现象;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班级利益出发,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切忌气

8、量狭窄,行为偏激,以简单粗暴的训斥处罚来代替教育。发现他们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其犯错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人格,消除对立情绪,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 记得有一次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时,有个叫张某的男生因为以前我曾干涉过他谈恋爱而对我耿耿于怀,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象疯子似的叫喊着,说“我不公平,假公济私,不配当老师。”之类难听的话而且还要让他在省法院工作的父亲给我上堂课,让我懂得什么是“法”。然后还跑到主任室告我的状。当时,我强忍着满腔委屈和怒火,联系上他的家长。他母亲一见他面就责备说:“你怎么这样对老师说话?”“你给我闭嘴。”我很诧异,孩子居然对家长这种态度。后

9、来我了解到这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情绪反常、脾气暴躁、性格偏执、心态乖戾 ,时常采取过激行为。我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自尊心受挫,下不了台。事后我找到他,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给他讲了许多尊敬师长和父母的道理,并且使他意识到早恋的危害和此事发展的后果。张同学感激老师的宽宏大量,认识了事情的影响,向他母亲和我道了歉并保证不再与老师发生冲突。值得高兴的是,到毕业时他都能遵守他的承诺。 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到了自己与集体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认识。 五、以“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中学阶段是完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根据青少

10、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独立性明显增强的优势,激发他们开展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他们具有“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把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实施教育者。 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必须对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改革,舍其不合时代特点的观念、做法。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自己主观上认准了的事,难度再大,也会想方设法去完成。根据这种心理,我就为了发挥学生自己的教育作用,而让他们的位置有所改变,即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变换一个

11、角度,变换一个位置,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从而依照正确的思想,自己从主观上改造自己,心悦诚服地约束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追求的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自我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力争学生人人自觉参与,各司其责,自己管理自己,以便使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并增长工作和活动的才能。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树立民主意识,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起好调控、引导、服务的作用,决不包办代替。著名的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处在青年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认可是阳光、空气,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认可是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认可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一些案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也进一步推动了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与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白一个人的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让我们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痴心去无悔地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