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51918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一、 名词解释:1.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2.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3. 喷雾干燥法:是流态化技术用于浸出液干燥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系直接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4. 沸腾干燥法:又称流床干燥,系指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似“沸腾状”,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5. 冷冻干燥法:系将浸出浓缩液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

2、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6. 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剂。7.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指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多少。8. 起昙:指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分层,冷却后又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想象称为起昙,转变点的温度称昙点。9. 增溶剂: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想象称为增溶,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10. 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

3、数,用E表示。11.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想象,称为低共熔现象。12. 固体分散技术:指药物在载体材料中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这种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13. 脂质体:系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小囊,也称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14.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15.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

4、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二、 填空题:1.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助溶、制成盐类、使用潜溶剂2. 混悬剂的稳定剂: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3. 片剂的崩解机理:(此题亦有可能称为大题,作为大题时对各机理需要解释)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产气作用:酶解作用:三、 计算题:1. 置换价(P279)2. 冰点数据降低法:(P195)四、 大题类:1. 影响干燥的因素:(简答题)P1152.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大题或小题)P1483. 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P425(大题)4. 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皮肤生理因素、药物性质、基质性

5、质、附加剂P2475. 软膏剂的特点:P2496. 滴丸的特点:P3197. 胶囊的特点:P3348. 气雾剂的特点:P394五、 零散知识点:1. 神农本草经东汉,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强调根据药物性质所选择剂型2. 新修本草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具有药典的作用。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元,太医院颁布,该书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4. 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主要是经胃肠道给药途径、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所包含的剂型)P195. 在微生物限度检查:口服给药制剂中,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细菌数 每1g不得超过10000cf(丸剂每1g不得过30000cf),每1ml不得过500c

6、f。6.灭菌方法: 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热压灭菌法(重点)、流通蒸汽灭菌法、 煮沸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射线)、紫外线灭菌法 过滤除菌法灭菌法 微波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 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臭氧等 化学药剂杀菌法 7.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药物与介质的性质、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灭菌时间、蒸汽的性质8.各个灭菌法的适宜条件P479.常用防腐剂:1)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防腐作用依靠苯甲酸未解离分子,一般用量0.1%0.25%,一般pH 4以下时防腐作用较好2) 对羟基苯钾酸酯类:(甲、乙、丙、丁酯)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

7、,在微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其中丁酯的抑菌力最强,乙酯的应用最广也最常用,几种酯的合并应用有协同作用,效果更佳;一般用量0.01%0.025%。3) 三梨酸:本品对霉菌的抑制力强4) 乙醇:含有20%乙醇的制剂已有防腐作用5) 甘油:含有30%甘油的制剂已有防腐作用10. 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中药饮片、植物油脂、中药提取物11.中药提取物:分为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总提取物:根据处方功效、药味性质和制剂制备需要,经提取、分离、浓缩、干燥 等工艺制备得的各类成分的综合提取物;一般包括:流浸膏、浸膏或干 浸膏。有效部位: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有效成分,其有效部位含量应占提取

8、 物的50%以上,并对每类成分中的代表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且规定其下限。有效成分:指其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90%以上, 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12.粉碎的方法:1) 干法粉碎:(每种粉碎的对象P70) 单独粉碎:贵重药材;毒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中药;质地坚硬不便与其他药物混合粉碎的中药。 混合粉碎:串料粉碎、串油粉碎、蒸罐粉碎。2) 湿法粉碎3) 低温粉碎4) 超微粉碎13. 筛析的种类与规格:2010年中国药典规定,有9钟筛号,一号筛的筛孔内径是最大,一次最小,九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小。14. 粉末的分等:2010年中国

9、药典规定,六种粉末规格。粉末规格筛号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有能通过六号筛不超过95%的粉末最细分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有能通过七号筛不超过95%的粉末极细分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有能通过九号筛不超过95%的粉末15. 影响浸提的因素:药材粒度、药材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PH值、浸提压力。16. 常用浸提溶剂:乙醇乙醇含量作用90%以上始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50%-70%

10、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50%以下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苷类化合物40%以上能缓解(如酯类、苷类等)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17.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平衡水分:在蒸气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相等,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处 于动态平衡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自由水分:包括全部非结合水、部分结合水。(干燥过程除去的水分只能 是自由水分)类别定义干燥过程结晶水系化学结合水,一般用风化方法除去不视为干燥过程结合水指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的水分和渗透到物料细胞中的水分(细胞内液)难以从无聊中除去非结合水指存在于物料表面湿润水分,粗大毛细管中水分和物料空隙中水分。易于除去18. 干燥的过程包括:等速阶

11、段和降速阶段。19. 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口服液:10-20ml 合剂:50ml以上20. 糖浆剂的含糖量应不低于45%,单糖浆的蔗糖浓度为85%(g/ml)或64.7%(g/ml)。21. 煎膏剂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故又称为膏滋。煎膏剂在最大质量问题是“返砂”。22. 含毒性药物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23. 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1g,少数以水为溶剂者成品中应酌情加入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饮片2-5g。24. 分散体系的分类类

12、型分散大小特征真溶液型500nm有界面,为动力学和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乳浊液型100nm有界面,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25. 表面活性剂分类及毒性比较:阴离子型:肥皂类、硫酸化物、硫酸化物 离子型阳离子型:(毒性最强)氯苄烷铵和溴苄烷铵、氯化(溴化)十六烷 基吡啶 分类 两性离子型:卵磷脂、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药品最常用,毒性最低)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吐温)、聚氧乙烯脂肪酸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26. 增溶剂的原理P15127. 胶体溶液的性质:高分子溶液性质(带电性、渗透压、粘性)、

13、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动力学性质)28. 注射液的给药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29.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P18130.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是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31. 热原的性质:水溶性、不挥发性、耐热性、滤过性、其他性质等。32. 0.9%的氯化钠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33. 双提法是蒸馏法和水醇法的结合。34. 外用膏剂分类:软膏剂、硬膏剂(膏药、贴药)35. 外用膏药通过皮肤进入血液的过程包括:释放、渗透、吸收三阶段。36. 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皮肤生理因素、药物性质、基质性质、附加剂37. 软膏剂按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其制法有研合法、熔融法、乳化法。38. 橡胶膏剂的膏料层由药物和基质组成。39. 栓剂中药物吸收的两条途径: 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由肝胆进入大循环; 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入大循环起全身作用。注:在栓剂位于距肛门6cm处时,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