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51584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展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教学重点: 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熟悉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熟悉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

2、觉了什么? 4、请你依据自己家的状况,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留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根据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其次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觉。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认真观看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

3、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妙,激发起喜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宽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爱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日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妙的幻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留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诞生字,多读几遍。 4、“阅历小沟通”,你喜爱哪个字?你是

4、实行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 :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嬉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熟悉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熟悉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构造: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构造:公、宝、京,留意每个字的最终一笔都是点。 三、争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嬉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

5、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数字挨次做嬉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得意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一年级语文传统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供应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行,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训练。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根底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培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

6、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消失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构造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构造段。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月长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很多孩子没有见过井,教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熟悉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为什么会对家乡的古井始终难以忘记?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留意正音,读后评议。 2、

7、评议后教师利用生字卡进展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当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争论。) 三、自由读课文。 1、导思索并争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内容联系严密,可以划分为一段?段意怎样概括?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其次段(其次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许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常年帮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酬劳。 第四段(最终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供应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行,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

8、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许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酬劳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其次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索: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蜜的乳汁培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培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争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

9、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把古井比作母亲,这位宏大的母亲又是怎样培育平原上的儿女的?课文是通过哪些个体事例来说明的呢?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酬劳。 三、讲读其次自然段 1、默读、思索: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欢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方表

10、达了怎样的心情? 4、古井四周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方?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其次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索、争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忙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忙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忙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许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始终坚持帮忙老人。“屡次表示”,“谁也

11、不愿承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忙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详细状况,放手让学生自学争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索后争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答复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酬劳(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绩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忙老人,是由于受到了古井的启发?使乡亲们懂得应当怎样帮忙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12、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供应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行,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做人。 2、句子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不但还)这个句子的前半句总结了课文哪方面的内容?后半句又总结了哪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哪个内容?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行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顾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家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许多,村里人常年帮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酬劳,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供应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稳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展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相互听写生字、词,并相互评改。 2、教师将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