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魅力.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50690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的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学的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学的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学的魅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学的魅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的魅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的魅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ecture 1: X-bar Theory语言学的魅力语言之谜语言是人类文明中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的文明离不开语言,我们每天都需要语言;但另一方面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又是那么贫乏。很多和语言有关的基本问题至今还未搞清楚,还存在争论。在众多关于语言的谜团中,最引人注目的应是究竟人是怎样学懂(语言学的惯用术语是习得acquire)语言的。我们知道,儿童在到达某一岁数时,如果不是由于先天的缺陷或后天的阻碍(例如处于与世隔绝),都会自然而然学会语言。这种学习往往不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训练,而且学习过程不是有意识地进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不觉进行的(注1)。更重要的是,儿童无需在掌握了所有语言

2、资料后才能学会其母语。根据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的研究,儿童只需在其生活环境中有充足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便能够学懂该种语言,而这种机会无需是有计划的。其实在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夹杂了大量反例,因为口语中常有讲错说话或不合语法的情况。但很奇妙的是,儿童可以在毫无训练的情况下自行过滤掉这些反例,从而掌握母语的正确语法。而更奇怪的是,儿童在过了某一年龄后,这种语言学习能力便会明显衰退。这就是为何某些生长在双语或甚至多语家庭的儿童对掌握多种语言没有甚么困难,但一般人在长到某一岁数时才学习外语却又是那么困难。如果我们把儿童与谈话机器(Chatterbot)学

3、习语言的能力作一比较,便更可见到人类掌握语言的高效率。设计谈话机器的困难在于,在人类的日常交际其实不是纯粹语言的问题,还涉及众多背景知识、常识推理和非语言辅助因素(例如表情、手势等)。如果把这些知识和因素一一列出,将是繁冗不堪的,但一般人却能在电光石火之间轻易处理。相较之下,谈话机器虽然具备一些优胜于人类的因素(例如无比强大的记忆能力和专注力、庞大的数据库等),但在掌握语言技巧方面却比不上一个小孩或者目不识丁的普通人。这一点正是令语言学家、逻辑学家、人工智能学家等大惑不解的。关于语言的另一个谜团是人类的语言是否有共同的规则,或者套用在当今语言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生成语法( Generative G

4、rammar)学派的说法,人类的语言是否有一套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我们知道,人类的语言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不仅是词汇、发音或文字上的差异,而且是语法上的差异。就以汉语和印欧语系的语言为例,我们知道汉语是一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词,现代汉语的形态变化几乎只有重叠一种形式,例如黑漆漆中的漆漆。跟汉语不同,印欧语系中很多语言则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注2),例如名词、代词、形容词有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的变化(统称为变格法Declension),而动词则有人称( Person)、时(Tense)、态(Voice)、式(Mood)等变化(统称为变位法

5、Conjugation)。除了词法(Morphology,亦译作形态学)上的差异外,不同语言在句法(Syntax)也是千差万别。有些语言如汉语语序固定,并且大量使用助词(如了、吗等);而有些语言如拉丁语的语序则相当自由。有关语序的另一个问题是某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例如主语(Subject)、谓语动词(Predicate Verb)与宾语( Object)的相对位置;介词(Preposition)与介词宾语的相对位置;形容词定语与中心语的相对位置等。在主、动、宾的相对位置方面,有些语言(如汉语、英语)采取主-动-宾的语序,有些语言(如日语)则采取主-宾-动的语序。在介词及其宾语的相对位

6、置方面,有些语言采取介-宾的语序(在些情况下介词又可译作前置词),有些语言则采取宾-介的语序(在此情况下介词不能称前置词,而只能称后置词,英文为Postposition)。尽管各种语言在语法上是这样千差万别,但很多语言学家仍然坚信世界上的语言在语法是有共通之处的,即在所有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部普遍语法。生成语法学派便是持这种看法,并且把语法研究的目的定为探寻这部普遍语法的内容。生成语法学派提出了一套原则-参数理论(Principle-Parameter Theory),用以解释普遍语法与个别语言语法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所有人头脑中存在的普遍语法是由一条条原则组成的,这些原则都是极为概括性的原则

7、,需要设定某种参数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例如普遍语法中可能存在某些关于主动宾语序的概括性原则,但没有具体规定必须采取甚么样的语序。而儿童学习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设定参数的过程,例如中国儿童在听取了本族语言的大量例子后便会把主动宾的语序设定为主-动-宾,而日本儿童则会设定为主-宾-动。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何在所有人的头脑中存在着普遍语法,但世界上却存在各种不同的语言(注3)。普遍语法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因为这正是任何科学的理想 - 以尽量简洁的理论概括尽量多的事实。可是探寻能普遍适用于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原则却又是难度极高的。由于任何语言学家所能认识的语言都是很有限的,他们所获得的结论在最初往往只适用于少数

8、几种他们所认识的语言,当套用到其它语言便不适用了,惟有不断修正已有的结论,而这样做有时会令他们的理论变得越来越复杂。事实上,生成语法学派自从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理论修正(注4),其原因就是为了涵盖更多的语言事实。而其理论已变得非常庞杂(注5),非行外人所能想象。其实,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法在表面上千差万变,我们可以想见一种能概括所有语法的理论必定是远离表面现像的,因此必定是非常抽象的。即使撇开探寻普遍语法的理想不谈,对世界上众多语言进行研究和比较本身也是一种甚有趣味的事,就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探幽探胜、增广见闻一样。有些语言学家曾经把世界上的众多语言比喻为一幢大厦内的

9、众多房间,假如我们在一生中只是永远住在一个房间中而没有尝试看看其它房间的景致,那么我们的眼光将会是很短浅的,只会以为大厦内的所有房间全都是同一种布置。因此研究语言学,特别是从比较的角度研究语言,将有助我们扩阔视野,了解语言的哪些特质才是本质性的特质。语言学研究的现代化语言学的魅力还在于在它在当代经历了现代化的变革,已从一门古老的学科蜕变为现代化的学科。这里所指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形式化,即用严格的、类似数学符号的形式化语言表述其概念和理论。当然,由于语言学是一门包含众多分枝的学科,不可能每一分枝学科均达到形式化,某些分枝学科如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仍然在使用非形式化的研

10、究方法。此外,由于本人对语言学的某些分枝学科(例如音系学Phonology、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认识不深,因此以下只拟就两种本人较熟识并已广泛使用形式化方法的语言学分枝作出讨论,这两个分枝学科是语法学(又称句法学或语形学Syntactics)和语义学(Semantics)。语言学的某些分枝之所以能朝形式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在于这些分枝所研究的对象具有规律性,而最能体现语言规律性的则是语言的语法。古代西方的语言学便已开始研究语法,这可能是由于西方语言形态变化丰富,存在着各种规则,因此促使语言学家对这些规则加以整理,并形成体系,此即语言学上所称的传统语法(

11、Traditional Grammar)。不过,传统语法除了使用表格形式(例如某些语言的名词变格表、动词变位表等)概括少数某些语法内容外,主要是用日常的非形式化语言表述其理论。例如传统语法便把名词定义为人物、事物、抽象概念的名称,使用日常语言虽然有简单易明的优点,但其缺点则是不严格和不科学,在进行研究和讨论时会产生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及至20世纪初,语言学兴起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革命,对传统语法的不科学性大加批判。跟传统语法不同,结构主义语法使用类似数学符号、算式的形式化语言表达语法事实。例如结构主义语法在判别名词时,并非使用日常语言的定义,而是综合使用五项标准(包括屈折变化、

12、派生变化、语调模式、词序和功能词)确定名词的特性。举例说,在屈折变化(Inflecion)方面,名词有单复数形式(boy, boys)和所有格(Possessive Case)形式(boys, boys)的变化;在词序方面,名词能出现在以下句型框架的空格地方: The _ is here.These _ are here.结构主义语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类似计算机程序的语言描写自然语言的语法,其优点为充分反映了自然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 - 递归性(Recursiveness)。我们知道,人类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也能生成任意长的句子,其关键就在于语法的递归性。所谓递归性,是指某些句法单位可以重

13、复出现在其内层结构中。例如在张三知道一个消息这一句子中,宾语消息是一个名词,但除了用名词充当宾语外,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句子充当宾语,例如张三知道李四说了一句话,便是用李四说了一句话作宾语。这样句子之中可以包含另一句子,形成了一个崁套(Embed)结构。其实句子的崁套并不限于一层,我们可以在李四说后再崁套另一句子,例如张三知道李四说王五会来。上述崁套方法就是语法递归性的表现。除此以外,生成语法还使用比结构主义语法更为复杂的数学工具,使语法学研究更为形式化。继结构主义语法之后,乔姆斯基(Chomsky)在1950年代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tional Generative Gram

14、mar)(后来由于已减低转换在语法理论中的作用,故现在一般简称为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一方面继承了结构主义语法利用形式化语言描写自然语言语法的做法,另一方面亦提出一些新的语法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概念的提出。这两个概念代表句子生成的两个阶段,可以用来解释某些有歧义的句子以及某些表面结构不同但在语义上有关联的句子(例如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句子)。前者是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而后者则是深层结构相同的句子,经过转换( Transformation)后成为表层结构不相同的句子(注6)。由此可见,生成语法不仅尝试概括表面的

15、语法现象,而且还尝试从深入的角度解释不同句子之间的联系,这一点是对结构主义语法的超越。事实上,生成语法学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日趋形式化,而且它的研究对象也像数学那样日趋抽象化。跟以往的语言学流派不同,生成语法不仅重视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也非常重视不合语法或介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句子,这是因为生成语法不仅要描写某种语言的语法,而且还要解释人类的语感,即辨认句子是否符合语法的能力。他们认为只有在合格与不合格句子的边缘地带才能看清某些语法现像的真谛,因此在生成语法学派的著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冗长而且结构非常复杂的句子。除了研究结构奇特的句子外,生成语法还研究抽象的空语类 (Empty Categories)

16、,即没有语音和文字形式的语类,例如语迹(Trace)(注7),而且还形成了专门的理论 (例如界限理论和空语类原则Empty Category Principle等)。此外,它的某些理论也像数学那样力求一般化,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些个别情况。例如它的X-阶标理论便尝试把四种最重要的词组(Phrase亦称短语):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介词词组统一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除了生成语法外,现代语法学的其它流派,如格语法(Case Grammar)、对弧语法(Arc Pair Grammar)、词汇功能语法(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广义短语结构语法(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等也广泛使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及表述语法。其实,即使传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