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506885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襄阳-刘吉云-勤快的播音员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勤快的播音员声音的录制方法说课稿谷城县冷集镇小学 刘吉云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勤快的播音员声音的录制方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四个部分进行说课。第一部分: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单元“信息”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收集信息的多种方法、并学会通过新闻采访收集信息,也引发了学生对“信息内容多了,用笔记不下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思考。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提高,也是为后面学习存储信息和对信息文件分类管理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初步

2、认识电脑声卡的端口和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学会启动windows系统自带的 “录音机”,并学会录入和简单地制作声音(课件出示)。2、学情分析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掌握了一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操作技能;为学习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家庭条件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操作实践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wind

3、ows自带的“录音机”的启动与基本设置,学会简单的录制声音。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尝试操作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自己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自己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4、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录音机的窗口难点:如何录制声音5、教学具准备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麦克风及相关课件;教学用电脑及耳机设备;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挑选喜欢的文章、诗歌、音乐,准备录音时使用。第二部分:教法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在

4、本课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选用了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借助课件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三部分:学法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所以本课教学中主要渗透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第四部分:教学设计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课教学分

5、五个环节进行: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探究实践,学习新知三、综合运用,提高技能四、作品展示,享受成功五、自我评价,总结收获详细阐述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在上课时,我首先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唱歌、朗诵,同时我录下这几位同学的声音。然后通过小游戏“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当同学们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被录到电脑中去了,自然也跃跃欲试,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任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探究实践,学习新知这一环节

6、的教学,我利用“创设情境法”引出“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这一环节又是学生学习重点知识和突破难点知识的重要环节,由浅入深主要分为两个知识点:一是认识声卡端口及连接方式;二是学会启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和使用录音机。(课件出示)第一个知识点:认识声卡端口及连接方式。首先课件出示声卡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声卡每个端口的名称与标识,这是一款独立声卡。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让人们更便捷的使用电脑,计算机硬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在这里我进行了知识拓展,选取了现在通用的集成声卡来加以对比。(课件出示:机箱前、后面板接口)现在

7、这种集成声卡接口标识更直观,最大特点是接口与外接设备颜色一一对应,使用起来就很简单,学生也更容易明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电脑上找到耳机的接口,插入耳机。第二个知识点:启动和使用录音机。我把这个知识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三步进行教学。这样做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可以分散难点,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1、启动录音机。如何启动“录音机”程序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难题,我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打开“画图”程序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打开“录音机”程序。同时配合课件演示。(打开“录音机”窗口: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2、认识录音机的窗口。“录音机”窗口学生第一次接触,也

8、是学习的重点。为了后面录制声音能顺利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录音机”窗口中各种按钮的名称与作用是很重要的。我首先让学生合作观察探究然后班上交流最后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窗口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作用。录音机的窗口分为两部分显示(课件)(一、“录音机”窗口:标题栏、菜单栏、位置栏、位置滑块、波形显示窗口、长度栏和控制按钮。二、控制按钮:搜索到开头、搜索到结尾、播放、暂停、录音。)3、录制声音。录制声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录音操作简单,但涉及的技术知识较多,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演示操作及分组练习等方式,一步步加深印象,让学生掌握录制声音的方法。首先我示范录制一段声音、播放并保存(

9、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说出录音操作方法: 1)启动“录音机”。2)单击“录音”按钮进行录制。3)单击“结束”按钮结束录制。4)播放声音。5)保存声音文件。接着再让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录音素材并尝试使用录音机。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适时点拨解惑。重点在两个方面:(1)录不了声音,引导学生知道声卡提供了多路声音的输入通道,录音前必须正确选择录音源,即要设置声卡的属性。(2)录出声音太小。引导学生明白正式录音前,应调整好录音的音量大小,为了保证效果要进行试录。(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我在示范讲解过程中并没有提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三、综合运用,提高

10、技能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录音机功能学习的完善,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进行简单的声音编辑。让学生知道录音机不仅可以录制和播放WAV类型的声音文件,还可以对这类声音文件进行回音、调节音量等简单的编辑。在教学时,我将事先录好的声音播放一遍,然后调整声音速度、添加回音后再播放一遍,通过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各种效果命令。四、作品展示,享受成功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功录音并说出自己的录音过程。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通过作品的展示,给学生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和欣赏,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资源共享。使学生在此环节中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五、自我评价,总

11、结收获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课件出示)(学生先自评,然后由小组长进行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励学生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评定内容评价者自己小组1、我知道了声卡上各接口的名称与连接方法。2、我能够熟练地使用“录音机”程序播放、录音、保存文件等。3、我可以利用“录音机”程序进行录音,并能够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如删除、插入声音等。4、在本节课的活动中,我利用“录音机”程序录制了(填写“绕口令”“文章”或“诗歌”等),操作的过程(填写“顺利”“一般”等);在操作的过程中,我还对声音进行了简单的编辑(填写编辑的内容,如“增大音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