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50361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孝感特大桥90#墩桩基施工方案孝感特大桥90#墩桩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湖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8、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9、

2、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1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桥梁工程)11、相关的设计文件通知、规定等。二、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新建铁路汉孝城际铁路HXSG-04标段孝感特大桥90#墩(中心里程为DK055+697.710)桥梁基础钻孔桩施工。三、目的 保证孝感特大桥90#墩(中心里程为DK055+697.710)钻孔桩试桩的施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收集相关技术参数,检验桩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四、施工程序依据招标纵断面参考图知:从原地面1米至13.7米为粉质粘土;13,7米至27.44米为砂岩夹砾岩;27.44米至37.8米为泥质粉砂岩;37.8米至49.

3、6米为硅质页岩,本桩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吊车安装钢筋笼,混凝土采用经批准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采用水下灌注法灌注。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平整场地桩位放样检测、调整泥浆指标制作护筒护筒埋设泥浆备料搭设钻机平台钻机就位泥浆池泥浆沉淀池孔桩钻进终孔、清孔导管水密试验钢筋笼吊放、下导管制作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养护图1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场地准备90#墩桩基的施工场地为旱地,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钻孔前将场地整平,清除杂物,即构成钻机平台。场地的大小要能满足钻机的放置、泥浆循环系统及混凝土运输车等协调配套工作的要求。2、桩位放样采用GPS卫星定位根据桩位坐标进行放样

4、,桩位放样坚持测量复核制度,在护筒埋设前放出护桩。桩位放样完成以后报现场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埋设护筒。3、埋设护筒护筒用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顶应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左右(同时高出地面0.5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90#墩从原地面1米至13.7米为粉质粘土,故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顶面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不大于1%,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护筒埋设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护筒埋设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钻机就位。4、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就位护筒埋设结束后进行钻机

5、就位,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内。钻机安装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钻进。5、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优质泥浆。各项指标如下:(1)泥浆比重:泥浆比重为1.051.10。(2)黏度(s):一般地层1622,松散易坍地层1928。(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4)PH值:应大于6.5。(5)胶体率():不小于95%。若现场无达到上述指标的泥浆,可通过加膨润土制备适用于施工要求的泥浆。

6、1)施工中旋挖钻采用井孔外以泥浆搅拌机制成泥浆后使用的办法;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根据本标段地质情况,大部分钻孔桩采用原位土造浆即可。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Na2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合理配备。2)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3)旋挖钻施工泥浆系统在旋挖钻施工中,泥浆不循环,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桩孔砼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

7、泥浆池内,利用于下一基桩钻孔护壁中。6、钻孔施工旋挖钻机钻孔(1)钻孔前应对钻孔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依据招标纵断面图知:从原地面1米至13.7米为粉质粘土;13,7米至27.44米为砂岩夹砾岩;27.44米至37.8米为泥质粉砂岩;37.8米至49.6米为硅质页岩。 (2)因旋挖钻造浆能力较差,旋挖钻孔泥浆主要采用机械制浆。当钻进至接近钢护筒底口位置12m左右时,须采用低钻压、低转数钻进,并控制进尺,以确保护筒底口部位地层的稳定;当钻头钻出护筒底口23m后,再恢复正常钻进状态。 (3)钻机在各地层中的钻孔指标:对于淤泥质土层和亚粘土层,采用低速、优质泥浆方法钻进;对于粘土层采用高等钻速稀泥

8、浆钻进;对于砂层,采用轻压、低档慢速、稠泥浆钻进,以免孔壁不稳定,发生局部扩孔或局部坍孔,以防埋钻现象;对砂砾层,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浓泥浆钻进,确保护壁厚度。 (4)及时详细地填写钻孔施工记录,正常钻进时应参考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情况,及时捞取钻碴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及时调整钻机的转速和进尺。 (5)钻进过程中,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后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护筒。每钻进4米深度验孔一次,在容易缩孔处应勤验。(6)在淤泥、粘土、砂砾、砂土层采用旋挖斗进行施工,在泥岩、泥岩加砂岩采用短螺旋钻头进行钻进。7、成孔检查成孔验收:成孔达到如下

9、质量标准后,即可进行下一到工序的施工。护筒埋设 偏差(mm)孔径 (cm)孔深 (m)桩位偏差 (mm)沉渣厚度 (mm)50设计设计100200灌注前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pa.s酸碱性ph胶体率(%)砂率(%)1.1017-208-11952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钻孔至设计标高后要报监理工程师,对孔底标高进行复核,满足要求后再开始清孔。1)孔径和孔形检测孔径检测是在钻孔成孔后,吊装钢筋笼前进行。是根据桩径制做笼式井径器入孔检测,笼式井径器用16的钢筋制作,其外径等于钢筋笼直径加100mm,但不得大于钻孔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

10、孔径的34倍(旋转钻成孔)。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测锤检测。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3cm15cm,高2022cm,质量4kg6kg。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3)成孔垂直度检测采用探孔检测仪。8、第一次清孔清孔处理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虚土)厚度、泥浆液中含钻碴量和孔壁垢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为水下混凝土灌注创造良好的条件。当钻孔达到设计高程后,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孔。用钻斗捞渣清孔。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保证

11、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碴厚度:摩擦桩2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第一次清孔完成后下钢筋笼之前要报监理工程师对清孔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核。9、钢筋笼加工及吊放1)钢筋骨架制作:钢筋笼骨架在加工场内分节制作。 采用胎具成型法: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每组胎具由上横梁、立梁和底梁三部分构成。上横梁和立梁分别通过插轴、角钢与底梁连接,并与焊在底梁上的钢板组合成同直径、同主筋根数、有凹槽的胎模。每个胎模的间距为设计加劲箍筋的距离,即按每节钢筋骨架的加劲箍筋数量设立胎具。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

12、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 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钢筋保护层为钢筋耳环,每隔2米设一组,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筋箍筋N3周围。2)钢筋笼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存放在平整、干燥的临时场地。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组钢筋笼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钢筋笼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运输时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采用人工抬运时,多设抬棍,并且保证抬棍在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各抬棍受力尽量均匀。在安装

13、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钢筋笼直径大于1200mm,长度大于6m时,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采用电弧焊连接。连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先连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

14、重作用下垂直,再连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位置按规范并按50接头数量错开。接头焊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骨架最上端的定位,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在4h内浇注混凝土,防止坍孔。3)综合接地:桩基接地钢筋用桩身通长钢筋代替,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钢筋笼分节制作时,每一节段都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在吊放过程中各节段之间的连接质量也要

15、有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4)钢筋笼上浮的预防措施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在清孔和混凝土灌注前把泥浆的比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要求作泥浆用的粘土塑性指数不小于15,且清孔应尽量彻底。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中,使泥浆的比重增大。泥浆比重增大,钢筋笼受到的浮力也增大。(2) 在钢筋笼的制作中,将对称的4根主筋的下部延长至孔底,并在加长钢筋末端起弯钩,加强混凝土灌注初期对钢筋笼下部的握裹力。在设计要求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少钢筋笼下部的箍筋和加强筋的数量。钢筋笼就位后,在其顶部用钢筋或钢管将上部主筋固定于浇筑平台或护筒上,以防止钢筋笼的上浮。(3) 混凝土配制时严格控制其流动性(坍落度)和初凝时间,选用初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品种,适当加大混凝土的含砂率和水灰比,含砂率采用40%一50%,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