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49791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教育实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课堂注入活力 提高教育实效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初探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一、搜集身边故事,积累教学素材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的能力,教育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告别贫困奔小康这一课时,有一个内容是认识票证,了解过去的贫苦生活。可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无法了解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那段历史,硬要给他灌输这种思想,只能适得其反。于是,我让学生回家搜集各种票证,老照片,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讲述,对过去的生活有了深刻认识。从而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通过实物展示、讲故事,让全班同学了解过去,懂得珍惜现在。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教学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育

3、目标不相同,有的讲述的是珍惜水源等大道理,有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小事。虽是熟悉的事,可是学生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针对这一特点,可以设计情境教学,把教室当成生活的每个角落,创设生活情景。学生观看后,各抒己见。老师因势利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效果十分好。在教学我是谁时,有位老师将公交车上的一幕搬到教室里来。学生感到新奇,认真观看。几名学生模仿乘客,有位乘客不给老人让座,还振振有词。车子不停颠簸,老人差点摔倒。看到此情此景,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老师无须多言,孩子们已经懂得在公交车上自己是名乘客,

4、应该尊老爱幼。这比老师反复说教要管用得多。在教学珍惜水源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事先准备了一小桶水放在讲台上。在讲述地球上水资源的缺少时,书上的一串数字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地球的严重缺水。课上让一位学生上台,用一只小勺子从桶中舀出一勺水。老师用吸管从这一勺水中取出一滴水,滴在手上,告诉学生:“虽然地球上的水很多,正如这一桶水;可淡水很少,就像那一勺水;而可利用的水就更少,就像老师挤出的这一滴水。”相信看到这样的演示,孩子们已经清楚地记住了水的宝贵。接下来该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就无须老师怎样引导和教育了,孩子们已经知道如何去做了。情境教学直观,便于学生

5、理解。我们在备课时应仔细思考,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思品课也焕发光彩。三、课内外结合,关注学生成长教育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态度浸润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孩子们的生活空间简单、狭窄。每天接触的人除了父母、同学,就是老师。但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却能够见到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他们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有的只是好奇、新鲜。如果我们不善于引导,他们容易走入困境

6、,陷入烦恼,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我们应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选取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实例切入主题,研究教材中的潜在内涵,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关注课堂内外,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因为如此,只要我们给予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