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48601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2年2月目 录一、发展基础与形势6(一)发展基础6(二)发展形势91.外部发展态势92.内部发展形势10二、总体思路与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主要目标13三、重点任务16(一)建设创新载体161.聚力创建国家高新区162.积极创建国家农高区19(二)集聚创新主体201.大力引育科技型企业212.积极搭建产业创新平台223.加快引育科技创新人才22(三)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241.支撑集成电路产业做强252.支撑食品加工产业壮大273.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284.助力特色产业发展29(四)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科

2、技支撑29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9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293.开拓智慧农业应用场景29(五)大力发展民生科技301.建设新型智慧城市302.发展数字智慧文旅31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14.发展公共安全技术。32(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331.完善成果转化和权益分配机制332.丰富成果转移转化途径333.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水平34(七)优化创新创业生态34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342.健全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35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354.促进科普事业快速发展365.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交流366.厚植创新文化土壤37四、保障措施37(一)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37(二)

3、完善统筹协调机制38(三)强化投入保障机制38(四)健全监测评估机制39重庆市梁平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梁平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梁平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强区、创新高地,着力打造推动

4、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根据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梁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梁平区坚持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认定“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设立“重庆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梁平区“十四五”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

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2018-2020年)梁平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创新驱动奖扶办法高企引育认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利资助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了“百问百答”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设立了2000万元创业投资种子引导基金,组建了1亿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市级及以上科技服务机构达到42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个),孵化服务总面积达到44万平方米。创新主体集聚增速提质。支持区内企业与市内外2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汇集“两

6、院”院士3名,引进高层次人才35名、A类海外专家1名,设立院士工作联系点3个,选派市、区科技特派员261人次,获评“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6个,获评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1名。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43个,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研发平台42个。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达到4个。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科技型企业达到2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7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21家,重庆OTC挂牌科技型企业达到10家。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7、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74%(渝东北地区排名第一),较2015年增长60.87%,提高0.28个百分点。在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登记科技成果达到234项。申请专利2736件,获得授权220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7件,获得授权96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4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5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29个、市级重点新产品10个。累计承担“863计划”等国家及市级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27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7.5%、17.2%。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8、智慧园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多科技成果融入社会、惠及民生。专栏1 梁平区“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成效表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变化情况1科技进步贡献率(%)52.358增长5.7个百分点2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460.74增长0.28个百分点3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2845增长60.7个百分点4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个)1043增加33个5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个)01从无到有6市级研发平台(个)1042增加32个7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个)04从无到有8市级及以上科技服务机构(个)742增加35个9其中: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个)02从无到有1

9、0市级科技服务机构(个)740增加33个11入库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家)0205从无到有1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364增加61家1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822.25增加1.43件14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登记科技成果(项)171405增加234项1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1217.5增长5.5个百分点1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占比(%)10.517.2增长6.7个百分点17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8.3/(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梁平区科技创新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1.外部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全

10、面渗透,基础前沿技术加快突破,融合性技术不断涌现,为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机会窗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新兴技术领域成为博弈重点,科学人文交流和技术创新合作受到阻碍。我国发展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对加快科技创新有了更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重庆推动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快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为梁平区科技创新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全市着力推动“一区两群”

11、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工作调度机制和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将更有利于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同时,“两群”与“一区”整体发展水平仍存在差距,随着重庆科技西向发展趋势明显、各区县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梁平区面临创新水平需持续提高、科技资源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2.内部发展形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作出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未来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指引。同时,梁平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不够高、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突出表现在“六缺”:一是缺敢试敢闯的科技创新意识,

12、全区创新氛围不足,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企业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缺带动性强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在全市排名中下游;三是缺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平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弱;四是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高精尖缺”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数量少;五是缺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承接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有待提升;六是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资金,对创新研发的支撑力度不足。梁平区必须咬住目标、持续发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梁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二、总体思路与目标(一)指

13、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区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重点工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强区、

14、创新高地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着力培育集聚创新力量,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抢抓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梁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主动担当科技创新使命,充分用好梁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空间优势、良好生态优势,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重点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深化改革,成果转化。遵循科学研究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创新发展规律,深化科技产权制度、科技投融

15、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激励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承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协同创新,集聚资源。强化协同创新战略思维,着力推进产业协同、人才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良性互动,持续吸引更多市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来梁集聚,推动高端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利用,加快打造一体化创新新格局。面向需求,彰显特色。面向产业发展和民生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全面部署、突出重点,选择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形成具有梁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三)主要目标到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