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48175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尝试与构想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为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大学计算机文化及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基地,软、硬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1. 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2. 设备淘汰的速度加快。 3.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困难。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结合我系计算机软件公共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我们对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合并分散的实验室,成立软件教学实验中心。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设备资源,我们以公共机房为基础,经过两年的努力,将原先隶属于教研室的、小而分散的软件教学实验

2、室合并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教学实验中心,并对人员、设备和上机课程安排进行统一管理,使实验教学更加系统化,提高了实验室的综合利用率。 2)建立系/实验室二级管理体制,把握实验课程改革与教学的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实验室人员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力量相对较弱,为了把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成立了以系学术委员会为主的实验教学指导小组,将实验中心(室)的管理分为两个层次:指导小组负责实验中心(室)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验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审定;实验中心(室)的教员负责实验中心(室)的日常管理、运作和实验课程改革的实施。 3)积极采用新技术,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由于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3、很快,这就迫使实验环境要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但因资金的限制,硬件平台的变更较为困难,我们在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采用新软件的方法来变更软件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硬件的能力,达到改善实验环境目的。为了节省资金及避免由于知识产权和软件版权引起的麻烦,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基本上是赠送软件、免费软件和测试版软件等。 4)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才优势,建立实验教学辅助小组 我系的学生对计算机及通信方面的新技术新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了正确的引导学生,我们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设立了实验教学辅助岗位,成立了实验教学辅助小组,由实验中心(室)统一管理,

4、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和钻研学习的场所,也为实验中心(室)的技术更新和发展找到了新的力量。 5)组织实验教员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现有实验人员是实验中心(室)正常运作的主要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是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系里通过假期系统地组织学习和聘请学生为师边干边学等多种方式,为实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能迅速的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提高教学和工作能力。 经过系里和实验教员两年多的努力,我系软件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已步入正轨,改革尝试中的经验将为我系正在进行的硬件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硬件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一、完善制度,科

5、学管理实验室实行了科学管理, 有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全的岗位责任制。实验室人员工作认真, 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对系里下达的教学任务, 在开学后两周就基本安排就绪, 并打出表格, 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使每一教员及实验人员心中有数, 并且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对待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及维护量较大的机器, 为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机环境, 我们坚持每周一次集中搞卫生和一些教学经验交流。几年来, 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协助,使所承担的西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及本系的软件相关课程, 都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得到师生们的好评。二、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92年至94年, 系里先后分配了四名

6、硕士毕业生固定工作在实验室, 他们业务能力强, 理论水平高, 在实验室的初始阶段, 为实验室的建设起了指导作用, 也使实验室的人员受益匪浅, 给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95年起,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发展、教学改革及诸方面的原因, 系里安排高年级的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参加了实验室的部分工作, 给实验室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思维敏捷, 基础知识扎实, 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他们的加入, 使实验教学与学生更加贴进, 使我们公共软件实验室的软件资源能够不断更新, 跟上时代。同时也使我们实验人员认识到业务上的紧迫感,所以, 大家都能认真的向同学们学习, 不断接受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提高, 为今后的工

7、作能够更有深度与宽度而努力。目前,为配合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校投入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系里也加大了管理力度,使本实验室制度更加规范,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实验室建制模式初探与实践在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使之在新形势下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1 高校实验室的建制模式 实验室的建制是根据某种已定义的对象所提出的实验要求,组合一定量的实验技术条件,建立符合该对象实验要求的实验室的设置方式。不同的实验室建设制模式在于选择不同的定义对象。1.1 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分散型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根据课程所提出

8、的实验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实验室的方式。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帛模式是高等学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1.2 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集中型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根据大类学科提出的实验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实验室的方式。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是高校近年来改革传统模式而提出的新实验室建制模式。其优点是:实验功能集中,可覆盖整个学科,实验室规模大,效益高。2 实验室分散型管理模式剖析 分散型管理模式建帛的实验室是传统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专业面窄,一个实验室为一门或二门课程服务,依附于课程,归教研室管理。

9、我院1990年以前的实验室均是这种管理模式。当时这种管理模式虽对配合理论教学、验证课堂理论和理论联系实际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这种实验室建制模式显露出不足和弊端: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实验室处于从属地位,不仅人员、设备、房屋的使用效益低,而且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具体表现如下:2.1 缺少学科交叉及相互间的渗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技术要求学生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要求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应强调淡化专业,加强学科,形成由一个主干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从毕业

10、生质量调查反馈信息反映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弱,就可以看出应增强工程意识,加强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而分散型管理模式的实验室由教研室管理,造成实验室之间相互独立,实验由实验室教师准备好,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重复性实验,得到验证的结果,就算达到了目的。实验内容的安排仅是围绕着本门课程而设置的,几十年一贯制,很少变化,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性,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2.2 实验技术人员分散,专长得不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提高 由于实验室被分割过细、过小,实验技术人员不能统筹安排,工作中忙闲不均,往往造成“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

11、的局面。平时各实验室人员之间沟通甚少,共同研讨实验教学的机会就更少,造成实验技术人员专长得不到发挥,影响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实验室归教研室管理,对实验室的规划和发展就相对考虑较少,实验技术人员在教研室中往往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提高。2.3 实验室功能单一,难以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优势,不利于提高办学水平 由于实验室分得过小,往往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各实验室只考虑本实验室的局部利益,盲目争要经费,使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在分散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低水平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同类食品设备在某个实验室不敷应用,而在另一个实验室则常年闲置不用的局面,影响食品设

12、备水平乃至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再则,一些科研项目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科研成果更需要在实验室得到验证,而分散型管理体制的实验室,往往难以承担这类任务,因而不利于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不易形成跨学科的现代化科学实验能力。2.4 实验室用房不能充分利用 目前,高校实验用房比较紧张,虽然总面积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其分割使用,实验用房却总不够用,一些实际急需实验用房的单位得不到用房,而一些实验用房甚至成为“个人专用”,实验用房无论谁都很难调动。形成实验用房表面上紧张,实则使用率低的局面。 显而易见,克服以上种种不足,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3 实验室集中型管理模式的实践 为了使实验室建制适应教育

13、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房屋的效益,改善教学、科研的条件,我院从1990年开始,已由过去的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逐步向院、系(部)两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迈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为主的二级管理体制。”这不仅进一步肯定了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明确指出了要改革现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提倡实验室向综合型发展。几年来,在主管院长的统一领导和教务处的组织、各系(部)的积极配合下,方向明确,信心坚定,并根据各系(部)的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把相近学科的实验室先集中合并,在管理体制上不搞一刀切和

14、无益的凑合,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边实践,边研究,以点带面,积极推广,使我院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除个别系(部)的专业实验室以外,全院已由过去的35个教研室下设的32个实验室,全并为现在的16个实验室,初步实现了院、系两级管理的体系,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的综合效益。4 建立中心实验室带来的变化 建立系(部)中心实验室,从而形成了实验室集中管理的新体制。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验室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室集中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已逐步显示出来。4.1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中心实验室是系(部)所属的,是与教研室平行的教学单位,这样可使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

15、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实验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纯属于教辅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室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仪器设备及实验用房,资源共享,可集中有限的财力,保证重点建设,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置。同时,合理配备了实验人员,教学实行统一安排、相互协调。自从成立了中心实验室之后,实验人员统一管理,要求每人能指导三门以上的实验课,一专多能,充分发挥了实验技术人员各自的专长,也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4.2 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各实验室能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法的研究,把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如:分化专业衽教学、实验一条龙改革;计算中心、CAD中心和计算机教研室改革计算机教学和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物理教研室将计算机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专业利用中心实验室人才和设备优势,积极促进学科的发展,为科研工作服务;同时,及时将科研成果移植到实验教学中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技术,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活跃实验室科学研究气氛,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1995年学院制定了“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