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45572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1检测: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B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C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D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2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是实际存在的B副热带高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吹的是西北风D大气环流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解析:高空空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实际并不存在,形成低纬、中纬、高纬三圈环流;副热带高压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答案:1.A2.C读下图,回答35题。3.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4若此图为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降温、减湿 D减湿、减温5.图中阴影部分B表示水体,A、C表示裸地。如果此时是南

3、半球夏季,那么A、C两地的风向一般表现为()A西南风和东南风B东南风和东北风C西南风和西北风D东北风和西南风解析:第3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a地气温低,气压高;b地气温高,气压低。第4题,绿地有净化、降温和增湿作用。第5题,水体与裸地热容量不同,气温变化快慢不同。夏季,裸地升温快,气温比水体的高,气压低,风从B吹向A、C,南半球向左偏,分别形成东北风和西南风。答案:3.D4.B5.D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67题。6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

4、西南风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该大气环流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所以,图中从甲地向乙地的空气运动,应是从低纬向高纬流,故应为西风带。因此,该环流应为中纬环流,近地面风向应为西北风。答案:C7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受高压带控制,并且位于大陆的西岸,若该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那么,甲地气候有可能是极地气候,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地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或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其气候类型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D下图为气压

5、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解析:图中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040为西风带控制。答案:D9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甲图 B乙图C丙图 D丁图解析:P点地处3040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答案:C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10该岛甲、乙两地()A1月降水量最大B2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C7月气温最低 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地处背风坡C距

6、海较远 D受沿岸寒流影响解析:第10题,由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7月气温最低。第11题,由图中轮廓和纬度可以判断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降水量小的原因是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答案:10.C11.B读下图,完成1213题。12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相对固定 B在其他大洲没有分布C天气状况单调 D气流下沉不感觉有风13图中K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第12题,理解赤道无风带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赤道无风带是由于受赤道低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导致的。其位置并不固定,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而移动,赤道无风带分

7、布广泛,天气状况单调。第13题,K地地处南半球的信风带,盛行东南风。答案:12.C13.A二、综合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乙地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解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气温较低处气流下沉,而对同一地点而言,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据此可判断第(

8、1)、(2)、(3)题。第(4)题,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高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故低压控制下的气温日较差小于高压控制下的气温日较差。第(5)题,根据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判断。第(6)题,城市中心区气温较郊区气温高,据此可判断表示郊区的是乙地。答案:(1)乙、甲、丁、丙(2)如下图(3)甲(4)阴雨天气晴朗天气乙(5)东北风西南风(6)乙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材料二2008年8月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被称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使中国在世界中的威望大大提高。此次奥运会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评价,与北京

9、市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密不可分。(1)观察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_。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_。(2)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示意图。(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中A、B、C三地中的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_。(4)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中的A、B、C三地中的_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_。解析:由于城市人为释放热多,城区出现“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方向为:近地面空气从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空气从城区流向郊区。造林重点应在B处,它可以净化空气,给城区输送新鲜空气。工厂应建在C处,避免对城区造成污染。答案:(1)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市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释放人为热较多(2)图略(3)B新鲜空气输入市区(4)C避免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带入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