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年度治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年度治理计划.docx(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 2022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书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二二年六月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 2022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书提交单位: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倪海光编制单位: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李勇编 写 人:李勇 张志强 王金柱审 核:倪海光总工程师:李勇日 期:2022 年 6 月文字目录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1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1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9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18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
2、和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18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18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20第四节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21第三章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总结 21第一节 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及面积22第二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内容及措施22第三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23第四节 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24第五节 存在问题24第四章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 25第一节 本年度生产计划25第二节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及面积25第三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
3、地复垦恢复面积及地类25第四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26第五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26第六节 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基金拟使用计划27第七节 经费估算28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500022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1:500033土默特右旗四道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道沟煤矿 土地利用现状图1:50000附件目录1、采矿许可证 (副本) 复印件2、矿山企业营业执照 (副本) 复印件3、2021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
4、收意见书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四道沟煤矿位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正北直距20km 的大青山腹地之磴场东 北面,大青山煤田蹬场井田第 1 、3 勘探线东南段。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土右旗九峰山管委会,地理坐标为: (1980 西安坐标系)东经:11031031103148北纬: 403853 403944本区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110 国道从矿区南部山前平原的萨拉齐镇通过, 区内有二条河床砂石路与山前平原的 110 国道相接,距离约 30km。京包铁路同 110 国道平行从萨拉齐镇通过,西南部 8km 有中 卜圪素矿区自备铁路与京包
5、线接 轨,自备铁路线长8km。矿区内有简易公路可通行汽车,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交 通位置见图 1-1。(二) 气象本区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酷热短暂, 早晚温差较大,年最高气温37,最低-33;降雨量多集中于每年 7 、8 、9 三 个月,年平均降雨量 340mm420mm;蒸发量 2099.6mm;冰冻期从 11 月份至 次年 4 月份,最大冻土深度 1.5m ,最大积雪深度 250mm;夏秋风力较小,冬春风力较大,平均风速 2.5m/s。(三) 水文区内无较大的河流,在中部有后哈拉沟呈近东西向分布,平日仅有矿井排水, 大雨后山洪瀑发,汇入水涧沟,注入黄河。(四
6、) 地形地貌矿区地貌属中低山区,山脊尖峭,河沟切割剧烈,形成陡峭山崖。矿区南北高,中部低。最高点南部边界附近,位于核实区海拔标高 1420m,最低点在矿区 西部哈拉沟谷中,海拔标高 1210m,相对高差 210m。依据区内地貌形态特征可划分为中低山区和山间沟谷两种地貌类型。11、中低山区在矿区海拔标高在 1420-1210m 之间,主要山梁走向为近东西向,切割强烈。 最低点位于评估区沟谷中,最大相对高差 210m,为中低山区剥蚀型地貌。2、山间沟谷在矿区内,沟谷中分布第四系 (Qhal+pl) 冲洪积的砂土和砂砾石组成。(五) 植被矿区地带性植被属于中温型草原带典型草原来带,以中生和旱生类植物
7、为 主。矿区内的天然植被随着地形、土壤、气候、水热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植被的 群落分布不同,覆盖度为 30%40% ,主要是山地乔灌木林,主要植被群有杨、 柳、松、柏、山榆、山蒿、铁杆蒿、百合、黄花菜、羊草等。人工植被有柠条、 沙棘等。(六) 土壤矿区地带性土壤为灰褐土,根据灰褐土的分布特点和发育阶段,又可分为粗 骨灰灰褐土和碳酸灰褐土 2 个亚类。1 、粗骨灰褐土亚类:是灰褐土带内发育在坚硬基岩风化的残积物上的幼年 土壤。主要特点是分布广,遍布整个流域山地的顶部、阳坡上部了陡峭阴坡,侵 蚀作用强烈,成土过程晚而弱,剖面构造简单为 AC-C 型,腐殖层极薄,均小于10cm ,局部 C 层裸露,基
8、本上保留母岩特征。2 、碳酸灰褐土亚类:主要分布在阳坡、半阳坡及其坡面下部,母质大多为 残积、坡积物以及黄土和黄土状物,剖面结构为 A- B-C 型,石灰反应强烈。养分 含量较高,表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72ppm ,A 层平均厚度 39.5cm ,多为灰黄棕 壤质土。2图 1-1 矿区交通位置图3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 地层岩性四道沟煤矿位于磴场普查区东南缘及其外围,处于后哈拉沟两侧地带,小哈 拉沟向斜 (S2) 横穿全区。地表除东北部及南界附近灰岩出露外,其余多为大面 积石炭系上统栓马桩组第二砾岩段灰白色砾岩、砾质砂岩出露,沟谷内第四系冲 积层覆盖。根据磴场普查区资料和矿区调查,区内地
9、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寒武奥陶系 ( -O) :为本区煤系地层之基底,出露于矿区东北部,岩性以灰黄、灰色白云质石灰 岩、石灰岩为主,间夹薄层白云岩,含三叶虫化石。2、石炭系上统栓马桩组 (C2sm) :该组地层由四段岩性组成,由下至上分述如下:(1) 栓马桩组一岩段 (第一砾岩段Cu1) : 以灰色砾岩、砂砾岩为主,间 夹粗砂岩,靠近底部夹薄层炭质泥岩。砾石成份以石英岩为主,砾径一般在 1cm 5cm。全层厚度在 24.1m37m 之间,平均 30m。仅在矿区东北部及南界附近出露。(2) 栓马桩组二岩段 (下含煤段Cu2) :底部为灰黑色泥岩、粘土岩偶夹炭 质泥岩;上部为本区的主采煤层,夹有
10、炭质泥岩,硬质粘土岩及细砂岩等。部分 地区煤层夹有厚层砾岩透镜体及白云岩层,全层厚度在22.5m42.8m,平均32m, 可采煤层厚度在8.50m42.77m之间,平均24.23m。(3) 栓马桩组三岩段 (第二砾岩段Cu3) :以灰白色砾岩、砾质砂岩为主, 间夹细砂岩,含有黄铁矿、燧石;泥质胶结,厚层状。砾石成份以石英岩为主, 砾径一般在 1cm5cm,全层厚度在 3595m 之间,平均 60m。在矿区内大范围出 露。(4) 栓马桩组四岩段 (上含煤段Cu4) :灰黑色泥岩、粘土岩偶夹炭质泥 岩,含 4-5 层煤层。煤层厚度不大,可采煤层 1-2 层,夹 4-10 层夹石,全层厚 度在 15
11、.5m90.8m,平均 36m,可采煤层厚度在 0m24.7m 之间,平均 7.23m。 在矿区内该地层仅在北部及中部零星出露,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粘土岩。3、第四系 (Qhal+pl) :沟谷中为近代冲积层,黄土、砂土和砂砾层,厚度为 110m。4(二) 地质构造1、小哈拉沟向斜小哈拉沟向斜 (S2) :位于后哈拉沟以南,横贯矿区中南部,为一向西缓倾 伏的向斜构造,两翼地层产状较陡,南翼地表采坑中倾角 40-70 度,北翼地表采 坑中倾角 30-40 度,底部平缓;该向斜西为水晶沟正断层 (F4) 切断,南被石匠 窑沟逆掩断层 (F2) 掩覆,在区内向斜北翼受头道沟逆断层 (F8) 限制,向东
12、此 向斜扬起被黑土坝沟正断层 (F21) 截断。以上构造特点决定了矿区地层的分布特征:大部地区出露石炭系上统栓马桩 组第二砾岩段 (Cu3) 地层,在向斜南翼至边界一带出露第一砾岩段 (Cu1) 地层; 区内地层向东翘起,造成东部栓马桩组下含煤段 (Cu2) 煤层埋深较浅。2、断裂构造石匠窑沟逆掩断层 (F2) :位于矿区南部,为整个煤田的东南界限,由南向 北将大青山煤田基底地层太古界片麻岩直接逆掩于煤系地层之上,矿区内表现为 上石炭统栓马桩组含煤地层与寒武奥陶系 ( -O) 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的接触 界线。该断层倾向南偏东,倾角地表为 50左右,落差大于 500m。黑土坝沟正断层 (F21)
13、 :位于矿区东北部,为整个蹬场井田的东部界限, 走向呈 165方向,倾向南西,倾角地表为 60左右,向地下变缓为 30-50, 落差 50-200m,对井田深部煤层造成影响。水晶沟正断层(F4):走向呈 50-60方向,倾向南东,倾角为 82-85左右, 落差 10-135m。该断层由西向东影响逐渐减弱,东端消失在哈拉沟附近栓马桩组 第二砾岩段 (Cu3) 地层。头道沟逆断层 (F8) :位于后哈拉沟南坡,走向近东西向,南倾 70,落差 8-50m,该断层控制了小哈拉沟向斜北翼,使断层下盘出露栓马桩组第二砾岩段 (Cu3) 地层。F16 逆断层:位于矿区西南,走向北东向 60,其东部末段转为东
14、西走向, 北西倾 70-80,落差 20-90m,该断层小角度顺切了小哈拉沟向斜南翼,使断层 下盘地层下降,造成向斜南翼煤层露头南移近 100m。以上构造形态的确定主要参考蹬场井田的整体构造形态,并结合区内地质特5征而定。由于区内构造复杂,小的次一级构造仍然较发育,在煤层开采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观察,及时更正。本区构造程度被定为中等复杂构造类型。3、区域地壳稳定性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GB-18306-2001) ,本区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 加速 (g) 为 0.30,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对照烈度为 8.5 度, 距评估区西45Km 的包头市发生 6.4 级地震, 曾波及本区。综上所述,评估区地 质构造较复杂,属于地壳较不稳定区域。(三) 岩浆岩矿区内没发现有岩浆岩出露。(四) 矿体地质特征1、含煤地层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栓马桩组二岩段 (下含煤段 Cu2 ) ,赋存于向斜 之中,向斜两翼煤系地层抬起暴露地表,东部地层抬升剧烈。南翼地层地表采坑 中倾角4070,北翼地表采坑中倾角 3040。经对采坑调查,主要含煤岩段含煤一层,为栓马桩组二岩段 (下含煤段) Cu2 含煤段,含煤段地层含煤厚度 0.90m33.59m ,平均 19.96m;出露石炭系上统栓马桩组 (C2sm) 地层平均厚度为 10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