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41073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辅导讲义l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组织激励【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需要与激励的概念,主要的激励理论,激励的基本形式及常用的激励方式,以及在实际管理中运用激励措施的能力。【章节概述】n 知识构成:1.需要、动机与激励 2.激励理论 3.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n 知识点:36个 重点:25个其中:无(知道) (了解) (掌握) (运用)【历年考情】n 2007年:单选2个,多选1个,案例3个,共10分;n 2008年:单选6个,多选3个,案例3个,共18分;n 2009年;单选6个,多选1个,案例3个,共14分;n 2010年:单选3个

2、,多选2个,案例0个,共7分。【章节内容】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激励【知识点】(9个)1.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2005年考题) 题型:单选、多选2.需要的两种状态:需要未能满足的状态,会产生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消除。3.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4. 动机三要素:行为的方向 努力的水平 坚持的水平 题型:多选5. 动机的类型:(2006年考题) 题型:单选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行为本身可以带来成就感、价值该类员工看重的是

3、工作本身,如: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结果该类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如:【例题12010年单项选择题】关于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B.外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C.追求高社会地位属于内源性动机D.谋求多拿奖金属于外源性动机【答案解析】C “追求高社会地位”是要通过行为获得社会报酬的范畴,属于外源性动机。6.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7.(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激励通过动机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

4、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策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8. 激励的作用: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并不断提高工作绩效。9. 激励的类型:题型:单选、多选 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 从激励对象的角度: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重点】 4、5、9第二节 激励理论【知识点】(18个)需要七大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三重需要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l 需要层次理论10. 需要层次:(2007、2008、2009、2010年考题)马斯洛认为:需

5、要强度并不都是相等的,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各自内容2006、2007考题 题型:单选(后增认知和审美两种需求,但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例题22009年单项选择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 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 B.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C. 安全生理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 D. 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归属和爱【答案解析】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1.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

6、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4)以上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12. 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题型:单选、多选、案例(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7、如果想要激励一个人,就需要知道他现在哪一个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如:(3)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与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公司仍以原来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如:【例题32010年多项选择题】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B.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具有强的激励作用C.基本需要主要靠内部条件满足;高级需要主要靠外在条件满足D.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以及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层次E.组织用于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答案解析】B C(略)

8、13. 对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优势与局限)题型:单选优势:合乎人们的直觉经验,易于理解局限: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并不十分可靠和准确:五层需要并不严格呈阶梯关系,不是某种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低级需要都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为呆板不灵活,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l 双因素理论14.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赫兹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简称为“双因素理论”,包括:题型:单选、多选激励因素:具备员工满意,不具备员工不满。题型:单选保健因素:具备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见教材

9、P3:表1-1)【例题42009年单项选择题】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会导致员工(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没有不满【答案解析】B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会招致员工没有满意。赫兹伯格的双因素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004年考题)教材P315. 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题型:单选给管理者的启示是:让员工满意和防止员工不满是两回事,需要从两方面人手,如:l ERG理论16. ERG理论的主要内容:奥尔德菲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2007年考题)各个需要与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的对应关系。题型:单选1

10、7. ERG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题型:单选、多选独特之处: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挫折退化”:认为如果较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增强意义:a.更灵活,补充马斯洛不足b.更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现实c.有助于说明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的差异。【例题52009年单项选择题】关于奥尔德佛提出的ERG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关系需要”对应马斯洛需要理论中的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部分“尊重需要”B.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C.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一定会减弱D. 不同文化下各种需要的顺序可能会发生

11、改变【答案解析】C 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一定会加强。l 三重需要理论18. 三重需要理论的概念:(2007、2008年考题)麦克里兰提出三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题型:多选【例题62009年多项选择题】根据麦克里兰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 )。A.生存需要 B.权力需要 C.亲和需要 D.成长需要 E.成就需要【答案解析】BCE(略)19. 三重需要理论的特点: 题型:单选、多选、案例(1)成就需要指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特点:a.选择适度风险 b.有较强的责任感 c.喜欢能够得到及

12、时的反馈(2008年考题)2)权力需要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2006、2008年考题)特点:a. 喜欢支配、影响别人 b. 喜欢对人“发号施令” c.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d.地位越高,权力需要越强,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职位e.高权力需要高管理效能的一个条件,甚至是必要条件(3)亲和需要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2007年考题)特点:a. 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b. 易被人影响 c. 常充当被管理者的角色d.在管理上过分强调良好关系的维持通常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例题72007年案例解析题】小张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凭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不懈的努力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

13、骨干,并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但让公司领导略感意外的是,小张升为主管后虽然依然工作勤恳,但他所管理的部门的整体业绩反而较先前有所下降。通过私下询问,员工们普遍反映小张对下属缺乏适当的管理和激励,他似乎并不关心下属的工作绩效问题。1.从小张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较高的( )。A.亲和需要 B.安全需要 C.权力需要 D.成就需要 【答案】D2.具有小张这种较高需要的入,通常有以下特点( )。A.责任感较弱 B.希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C.喜欢得到及时的反馈情况 D.经常选择做有适度风险的工作【答案】 CD3.根据麦克里兰提出的需要理论,亲和需求高的人常常( )。A.不易受他人影响 B.在组织中充当管理

14、者的角色C.看重能否被他人接受 D.喜欢能体现其地位的场合 【答案】C20. 三重需要理论的应用:题型:单选根据各需要的强烈程度,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组织人事安排,测量、评价一个人的成就需要对如何分派工作和职位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成功地建立和发展起激励员工成就需要的训练方法,以便提高组织效率。l 公平理论21.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题型:单选亚当斯(2004年考题)的公平理论指出,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成为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举例)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2006、2008年考题)注意:员工比较的是其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测量结果。投入、产出包括:纵向比较组织内、外自我比较;横向比较组织内、外他比;(内容比较)【例题82010年多项选择题】小张原本在A公司工作,后来跳槽到B公司;跳槽半年后,他发现新公司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回报远不如A公司。根据公平理论,这种比较属于(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组织内自我比较 D.组织外自我比较 E.组织外他比【答案解析】BD 纵向比较组织外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